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戚小强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今天是腊八节。腊八节的“食品顶流”少不了腊八粥。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又或是东海之滨、黄土高原,腊八粥的味道弥漫在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飘荡在大街小巷的人群里。也许制作方法略有不同,但腊八粥让我们共享同一种年味。“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一碗腊八粥,我们迎接农历新年的仪式感逐渐拉满。
百姓日用即道。腊八粥里有学问。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背后是欣欣向荣的中国。腊八粥的原料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需要经过农民的辛勤劳作,需要依靠便捷高效的商贸物流体系才能来到居民餐桌,反映的是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腊八粥里盛满了丰收的底气,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而农业丰收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在2023年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反映的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
喝腊八,盼团圆,好把丰收说给家人听。我们一生会喝很多腊八粥,但无论走多远、身在何处,最难忘是家的味道,最难忘是小时候妈妈做的腊八粥。此时的腊八粥不仅是一种年俗文化,更是一种味觉提示、亲情纽带、记忆锚点,提醒在外工作的人们趁着过年回家看看,或是把父母接到身边“逆向团聚”,又或是阖家旅游过年。团聚地点并不重要,家人团聚就是最大最暖的年味。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们和亲人说说体己话,聊聊过去一年的收获,谈谈新年的打算。我们在家长里短中感受亲情,用温馨抚慰疲惫,重整行装再出发。
腊八粥里说丰年,说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未来。冬日虽寒,望春则暖。腊八粥是一种信号,告诉我们春节就要到了,春天就要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提醒我们脚步要快起来,士气要鼓起来,动作要实起来。我们不仅乐于在腊八粥的美味中回味“上一个丰年”,更要善于在创新实干中再造“下一个丰年”。
喝腊八,盼丰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不惧风雨、直面挑战,从身边事、手头事做起,积小胜为大胜,把个人奋斗汇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在我与祖国共奋进中,以人生出彩为祖国添彩,在香甜的腊八粥里,期待下一个香甜的丰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