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中国第十一颗“金钉子”》:
历时36年钉下贵州首颗“金钉子”
本报讯(记者 黄若佩)10月21日,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十一颗“金钉子”——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研究与贡献》在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发布。
在地质科学中,测算年代地层的国际标准,被称为“金钉子”。在全球年代地层学研究领域,一颗“金钉子”的成功获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地学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据了解,贵州首颗“金钉子”于2018年6月21日申报成功。今年9月,贵州首颗“金钉子”研究团队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自然科学一等奖”。
该书作者赵元龙生前是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二级教授,是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建立全球地质年代“金钉子”研究付出了毕生心血,该书便是他最后的心血之作。书中详细介绍了赵元龙研究团队历时36年,通过国际联合研究、多学科攻关,最终在我省剑河县八郎村钉下贵州首颗“金钉子”的艰难历程。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兰天评价道:“该书的出版,具有文献意义。”
分享会上,与会学者就该书记录的背后历程折射出的科学家精神与观众交流感受。
“该书以工作日志形式讲述了整个研究历程,可以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发掘这颗金钉子的坎坷、不易和坚持的重要性,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科研人员争创世界一流的志气。”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杨兴莲表示,下一步,她将接过赵元龙老师的接力棒,继续发扬“金钉子”精神,把根深深扎在大地,用行动来诠释生命不息、钻研不止,带领团队继续踏上寻找贵州潜在第二颗“金钉子”的征途。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杨宇宁与贵州科普创作协会副会长陈跃康亦表示,希望赵元龙教授遗作能够鼓舞更多科研工作者砥砺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