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公田镇饶港村
长石矿山披新绿 金盆柚子富农家
草木蔓发的初夏,岳阳县公田镇饶港村干部周湘红一有时间就去村东山头望一望。那里,有新栽的红叶石楠、桂花树。更令人牵挂的,是满山坡的金盆柚树。
这座山头,原本是村里的矿山,名为长石矿。过去的很多年,由于长年开山采石,长石矿山山体塌滑、危岩耸立、矿坑深陷。
长石矿山,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山”。用岳阳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整治中心工作人员许志方的话来说,是“寸草不生”。
这座矿山自进行生态修复以来,作为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许志方和同事就经常“泡”在工地上,因而,他怎么也忘不了长石矿的最初模样。
“寸草不生”,对一座山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近年来,“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已成为岳阳人的共识。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解决“石山”的“石”是最头疼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实现“有绿能种”。
硬办法:拖土!
然而,约70亩的矿山,相当于近7个足球场,要拖多少土?
施工方负责人任飞翔已记不清每天有多少趟拖土机来回奔跑在工地上了。但他们做了个试验:用风炮机从新填埋上的泥土中打进去,触碰到原先的矿石面,需要足足1分钟。
笔者在现场看到,厚厚的泥土上,三叶草、葛藤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让大地呈现一片青翠。一些不知名的野草也来凑热闹般,你争我抢地在初夏里疯长。
最夺人眼球的,是迎风而长的金盆柚树。它们像在进行集体赛跑似的,撒了腿般,长满了整个山坡。
“这都是政府给我们村里种的,3至4年挂果后,可以为我们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能解决部分群众就业问题。”周湘红说,每次到山里转一转,看到金盆柚树一寸一寸长,他心里就踏实。
“岳阳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一共有53个矿点,从2023年4月开工建设,到12月,基本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岳阳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整治中心主任许石甫说,“这座长石矿,就是生态修复点之一。”
做好了“生态+”文章,如何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效益,这一直是岳阳县思考的问题。
依原来规划,生态修复的长石矿本来要栽种油茶,但为什么又选择成本高两三倍的金盆柚树?
其实,饶港村村民心里也曾“打肚官司”:“种什么最好,种了能不能给我们村带来收入?”
“这几年,我们县金盆柚喜获丰收,拿万石湖金盆柚基地来说,他们的园子虽不到400亩,但金盆柚的总产量超过400吨,鲜果收入达到800万元。”岳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光文调研该村后,给出建议,“岳阳县农业特色之一就是打造金盆柚,这里也可以试点制植。”
在岳阳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岳阳县本土企业湖南际柚诺思商贸责任有限公司还与该村签订对口协议,等金盆柚成熟后,全部保底收购。
沿着山坡,是新修的排洪渠和铺满了卵石的生产路。
“修排洪渠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监理公司技术人员王磊说,“如果不修排洪渠,每逢雨季,山坡上大量的松土便会被雨水冲刷下来,那一切就会白忙活了。现在这条新修的排洪渠有1000多米,完全够用了。”
“那路呢?”笔者问。
“是为了给村民以后运输果子用。”任飞翔抢着说。
树有政府种、果有企业收,只管坐享绿色“福利”,哪个村民不喜欢?
(欧阳林 韩佳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