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4月16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16日从西藏那曲市奋进办获悉,依托“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那曲市挖掘非遗资源,开发创新非遗产品,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业。2023年,那曲市14家非遗工坊总计收入235.25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带动就业人数114人。
那曲市奋进办主任袁致新介绍,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文化战略中,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普查挖掘465项非遗资源,其中,依托“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新挖掘申扎编织技艺、巴青县唐卡、巴青皮具制作技艺、尼玛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色尼区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等20余项资源,目前已将新挖掘资源列入县级非遗名录,拟将瓦塘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尼玛林寺彩砂坛城制作技艺列为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下一步将根据新挖掘资源的分布地域、历史渊源、发展传承、重要价值等方面,推荐申报“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不断建立健全那曲市非遗名录。
自“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开展以来,那曲市40多项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活动,涉及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等多个领域。袁致新表示,随着活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非遗、定位非遗,加入非遗保护的队伍,为那曲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那曲市14家非遗工坊依托安多服饰、索如日玛配伍技艺、塞白皮具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积极研究开发创新非遗产品。2023年,非遗工坊总计收入235.25余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14人;参加了西藏区内外多个非遗、旅游等主题展示展演展销活动,销售总额17余万元,对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业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今年1至3月,14家非遗工坊带动就业147人次,收入64.61万元。
袁致新表示,“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也使得传统的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那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得到凸显,非遗工坊的创新也让农牧民群众增收。(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