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402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应天府(南京),夺取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次年,在礼部尚书李至刚的建议下,朱棣将自己原本居住的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北京),并设为陪都。
同时,朱棣想方设法提升北京的地位,强令大批的流民,以及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等迁入北京。1406年,他下诏在北京兴建皇宫和城垣,并且疏通运河,甚至将自己的陵墓修在了北京。
1421年,朱棣正式将首都迁到北京,并将南京改为陪都,还保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称为南京六部,以及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中央机构。
编辑
虽然,南京失去首都的地位,却保留了中央政府的一套框架子,官员的级别也与北京相同。不过,因为皇帝长期住在北京,南京这些官员的权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负责管理南京周边地区,也就是南直隶的部分事务。
那么,为什么要在南京设置一套备份朝廷呢?一方面,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经济繁荣、财政税收高。实际上,直到明朝中叶,南京城仍然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都市,人口多达120万。
另一方面,数千年来,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方的少数民族始终是政权的一大威胁。因此,朱棣把首都设在北京,是想震慑北方的少数民族。
编辑
但是,“天子守国门”也是有危险的。如果北京出现问题,皇帝可以立即返回南京。那里有一套现成的政府班子,能够迅速帮助皇帝稳定局势、渡过难关。
有朋友会问了,既然如此,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为什么还要在煤山自缢殉国呢?
首先,曹叔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李自成的进攻速度太快了,超出了崇祯帝的预期。1644年一月(农历,下同),37岁的闯王决定攻打北京。二月,他渡过黄河,攻下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编辑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拿下了居庸关,十六日到达昌平、沙河,十七日就已经包围了整个北京城,开始炮轰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许多守城的将领、太监投降,向李自成献出城门,包括兵部尚书张缙彦。
史书记载,在三月十六日这天,崇祯帝还在从容喝茶,给33个地方官出考题。听到李自成已经抵达京郊的消息后,崇祯帝才大惊失色。十七日,他召集群臣商讨如何守城,但没有任何办法。
《史忠正公集》写道:“先皇帝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拊胸顿足,叹息通宵,大呼:‘内外文武诸臣误我!误我!’”
编辑
显然,崇祯帝误判了局势。在此之前,他是有机会逃到南京的。但到了十六日、十七日,他已经沦为“瓮中之鳖”,逃不出去了。
有一种说法是,在十九日的凌晨12点~1点,崇祯帝换上了太监的衣服,带着数十名太监,试图从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突围,均告失败。所以,他只能回宫换回衣服,于当天上午自缢。
其次,曹叔认为,崇祯帝的帝王自尊,也是他自缢的重要原因。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已经投降的太监杜勋、申芝秀与崇祯帝讲和。
编辑
李自成开出的条件是,让自己在西北割据称王,犒饷银百万两,可协助平定其他起义军及辽东清军,但不朝觐。另一说法是,李自成要求崇祯帝“逊位”。
不管是哪种说法,崇祯帝都没有答应,想要继续守城。但是,又有将领、太监叛变,打开了广安门,导致外城彻底失守。
如果,崇祯帝答应了李自成的投降条件,或许还能留得性命,但必然会被李自成看守得严严实实,无法逃到南京。
总而言之,明朝定都北京后,将南京设为陪都,还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只是,崇祯帝在最后时刻错过了机会,不得已自缢殉国,留下了一个帝王的最后一丝尊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18: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