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8 14:13:00 来源:鲁网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鲁网5月28日讯(记者 杜方奇)5月27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枣庄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枣庄)活动新闻发布会。枣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外国专家局局长、一级调研员周慧,枣庄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三级调研员王其军,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裘娜,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王三昭,滕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赵联喜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枣庄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外国专家局局长、一级调研员周慧对山东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周慧说,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的引领支撑,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科技活动周作为展示科技魅力、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平台,自2001年举办以来全市直接参与活动人员超过5万人次,已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科普品牌。2025年5月24—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组建成立了市委科技委,锚定建设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国创区建设成果丰硕,在2024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综合评估中获工作推进“优秀”等次,《从“一黑一灰”到“弘文兴旅”,台儿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复活闲置小院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三生三美”和美乡村模式》等案例入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院士枣庄行活动。

二是创新主体培育储能充沛,2024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1295家,218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由中科院青能所和精工电子联合攻关的“高性能固态锂电池材料、技术及系统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由山东联润牵头研发的“直径及捻度大幅度变化的纱线和产品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是成果转化落地效率跃升,积极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规划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枣庄分市场,持续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8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培训初(中)级技术经纪人182人,推动五批共139名“科技副总”入驻企业开展工作。山东云享天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山东科星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功备案2025年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四是科技服务生态焕新升级,累计对上争取省级资金1.29亿元,与中行、建行等13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累计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2.3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312家;组织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开展培训、服务4983次,受益群众30.7万余人,带动农民增收和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紧密结合“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重要契机,加快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造良好氛围贡献科技力量。

发布会上,枣庄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三级调研员王其军详细介绍了“攻坚提升四项工程”的主要内容。

王其军说,聚焦服务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创新,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2025年相关部门重点实施“攻坚提升四项工程”。旨在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一是实施科技人才服务质效攻坚提升工程。着力服务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关键成长期培育机制,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推选举荐各类科技计划、奖励、人才工程时,更加注重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宣传,展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担当风采。拓展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组织重点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高层次科技专家、海智专家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动能加速集聚。组织开展“山东省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征集及宣讲、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海智基地建设等工作,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技专家联系服务,畅通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渠道,发挥科技智库作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二是实施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攻坚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三联三促”行动,聚焦全市“6+3”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与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的对接沟通,积极争取创新资源向枣庄倾斜,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鼓励市级学会联系上级学会、区(市)科协、科技企业,加强项目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项目,重点围绕高质高效农业、新材料产业,挖掘企业需求,对接山东农学会、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服务,助力产业发展,举办黄河流域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等活动。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团企业行活动,推动学会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下沉到科创一线、基层实践,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

三是实施科普惠民攻坚提升工程。以贯彻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契机,完善“科普汇·惠万家”科普活动体系,打造贯穿全年的经常化科普活动链条。深化“科技馆+”科教融合行动,健全完善“科技馆+校园”阵地建设、“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技馆+柔性人才”人力共享、“科技馆+科创大赛”实绩展示四项行动,探索开展馆际(企)合作,策划科普临展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开展科普报告。试点融媒体科普传播模式探索,提升枣庄科普宣传影响力。

四是实施科协组织规范化建设攻坚提升工程。加强学会党建,增强学会内生动力,推动市级学会创新发展。围绕“企业满园”三年攻坚突破行动,重点推进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建设,对接联系全国、省级学会,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解决企业科技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老科技专家地方行、企业行,召开全市老专家工作站现场观摩会,开展老专家“一帮一、老带新”活动。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成效过硬的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发布会上,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裘娜就枣庄学院科协在枣庄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中、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开展的具体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裘娜说,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中,枣庄学院将与枣庄市科协、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绿智融合 创新驱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会议》。枣庄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论坛,积极对接市科协,密切衔接沟通,有序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会议将紧紧围绕“城市更新”主题,搭建科学家、企业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流平台,共邀请7位专家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并组建科技服务团服务企业,对接交流。

枣庄学院始终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地融合,加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服务,在服务地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专业对接,提升人才供给精准度。学校立足枣庄市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打造与地方产业体系“门当户对”的学科专业体系。根据枣庄市新能源、煤化工、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遴选了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3个学科予以重点建设。学校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人才供给的精准度。联合欣旺达等34家锂电企业成立枣庄市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暨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提高人才供给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城建学院创新育人机制,构建“数字孪生虚实融通、班墨文化浸润育人”双核驱动体系,通过建构技术赋能链与文化铸魂链协同机制,加强虚实融通与产教协同,全方位培养建筑数字化匠师型人才,为枣庄城市更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升级。强化人才对接,提升服务的支撑力。学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聚集地、创新策源地作用,组织优秀干部、青年教师全职到企业挂职培训研发,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5年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3013项,经费总额4.69亿元。“锂电新能源材料”科研团队,在与精工电子等锂电企业的合作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授权5件。益康制药研究院团队20余名博士,深入益康集团开展校企联合攻关,目前已有7个产品进入中试,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三是聚焦社会服务,贡献智库力量。学校精准聚焦山东“十强”产业和枣庄市“6+3”现代产业体系凝练科研方向,校地企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130余个。学校建立了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机械、化工、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基础培训,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训,提升产业人才的素质和层次。

2024年,枣庄学院顺利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学校党委提出一体推进升格大学、升格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两升一创”战略。学校将继续创新校地融合形式、深化校地融合内涵,加快建设产教城融合发展共同体,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发布会上,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王三昭就如何践行“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回答记者提问。

王三昭说,近年来,相关部门以“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围绕“全员创新生态构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三大方向,持续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深化全员创新机制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创新是全员参与的实践。相关部门构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五小’成果孵化—资源赋能保障”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创意向创新转化、创新向效益跃升”。目前已成立4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吸纳核心成员近百人,累计孵化优质创新成果20项,其中射线屏蔽高分辨率光纤材料、高精度非接触式无损拉丝技术、全自动成型熔压系统等成果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三等奖等荣誉。相关技术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超200%,累计降本增效超2000万元。这一系列成果充分证明了全员创新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强化成果转化链条 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相关部门着力打造“产品研制—专利布局—中试验证—规模量产”全流程转化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获批“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12个省市级科研平台,累计申请专利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重点突破“耐辐照光纤面板”“微孔过滤材料”“高性噪比超隔光玻璃”“超大尺寸光纤面板”等关键材料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微光夜视、智能穿戴、精准医疗、高端显示等领域,为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化人才育成体系 厚植创新发展沃土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相关部门实施“技术+管理”双螺旋人才培养战略。一是建立“骨干-工程师-总工”三级人才梯队,畅通技术与管理双晋升通道,为人才提供横向拓展、纵向深耕的发展空间。二是深化产学研融合,通过定向培训、市场交流等机制,提升人才创新视野与市场敏锐度。三是完善“项目制考核+差异化激励”管理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活力。

通过上述举措,公司已形成“人人可创新-成果能落地-人才有舞台”的创新氛围。近五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4%,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10%以上。2024年新产品贡献产值超5000万元,预计2025年新增产值突破1.5亿元。未来,相关部门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发布会上,滕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赵联喜就滕州市科协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计划开展的活动回答记者提问。

赵联喜说,滕州市科协按照中科协和省市科协的部署要求,紧扣“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这一主题,结合滕州实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具体安排了九项活动:

送政策、送科技书籍活动‌

相关部门将为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发放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和前沿科技书籍,及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旨在帮助科技工作者精准掌握政策方向,促进科研工作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

发布《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在《滕州日报》和滕州科协公众号上,相关部门将刊发《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向全市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勉励他们勇攀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贡献智慧力量。

举办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普剧展演启动仪式‌

举办滕州市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启动仪式,并创新推出舞台剧《云边稻田》科普剧展演。通过生动的剧情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观众在沉浸式观演中领略科学魅力,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探索热情。

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

通过固定展板+流动展览的形式,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精选杰出科学家事迹与重大科技成就,以生动图文、互动展项等方式,讲好科学家故事,激励公众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组织开展‌科技工作者现场学习交流活动‌

相关部门将组织科技工作者代表到科技创新现场、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现场观摩,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互动,让科技工作者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联合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举办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和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全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联合市老科协开展送健康进乡村、进企业活动

组织老专家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义诊和健康咨询,为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筑牢健康基石。

开展‌“强工兴产·科技赋能”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发动各学(协)会、各镇街科协、各科普工作室聚焦“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主线,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大局。通过开设Deepseek教学及应用研修班、组织科技成果鉴定材料编制技巧培训会等志愿服务活动,精准赋能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

制作系列科普音视频(图文)

大力弘扬墨子科创精神和鲁班工匠精神,谋划制做系列短视频,生以动视听形式,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现当代科技惠民成果,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杜方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枣庄市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活动在枣庄职业学院召开
...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篇章贡献青春力量。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要涵养情操
2024-05-08 09:40:00
...最基础的技术服务,同时也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我们农民朋友的增产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二级研究员安广池说。
2024-02-03 07:18:00
枣庄市侨联五届三次全委会议召开
...省侨联的正确指导下,担当实干,奋勇争先,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新篇章贡献侨界力量!各区(市)、高新区、枣矿集团侨联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市侨联机关各科室负责同志列席会议。责任
2025-06-17 16:04:00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山东巡展第五站在滕州开幕
...现代化的探寻之路,又有展现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既有科技创新的亮点,又有大国重器的英姿;既有绿水青山的大美,又有人间烟火的气息。滕州巡展遴选出第29届全国影展的近200幅精品展
2024-08-08 15:23:00
...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山东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先行区启动建设以来,崂山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枣庄国家可持续发
2023-07-19 14:55:00
枣庄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工作推进会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召开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枣庄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章程(草案)》及联合体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
2023-09-22 18:19:00
枣庄市贸促会助力泽能电力与沙特达成的两亿元项目大单,为企发展迎来新转机
...服务保障全市“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中心工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枣庄实践贡献贸促力量。走进企业,摸实情送政策。为有效掌握枣庄市外贸企业实情,把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需求,宣传国家稳
2024-07-06 13:33:00
敖宏:推动稀土科技自立自强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稀土篇章”
...长敖宏。人民网 时雨摄人民网赣州2月23日电(时雨)“科技创新既是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稀土集团打造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稀土产业集团的必然要求!”22日,中
2023-02-23 11:25:00
时政新闻眼丨定好位、挑大梁,习近平要求山东做好哪些文章?
...要地位。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在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明确要求中,一个先行区、一个增
2024-05-25 20: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