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代表委员建议推进完善融合教育——
给低视力学生提供“放大”的爱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维砚 陈晓燕)“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教材,让接受融合教育的残疾孩子感受到更多关怀与温暖。”今天,中国盲人按摩学会会长、福建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王永澄代表和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委员在全国两会上不约而同聚焦融合教育发声。
根据教育部2022年12月28日统计数据,全国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视力残疾学生共有41806名,其中约60%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这些学生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多在0.05~0.3之间,无法正常使用普通教材、教辅和工具书。
据王永澄代表介绍,2021年底~2023年春,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盲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大字教材,对影响低视力学生阅读的图片、文字底色等进行专业无障碍处理,有利于保护低视力学生的残余视力。不过,目前此版大字教材尚没有列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除少数地区可以为低视力学生免费提供,多数地区只能自费购买。此外,除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门学科教材全国通用外,其他学科教材各省各有不同,非全国通用版的学科教材尚未出版大字教材。
王永澄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将视力残疾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普通教材同步出版大字版,并列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通过学校向全国随班就读的低视力学生免费提供,满足视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他们在普校安心学习,“留得住、跟得上、学得好”。
兰臻委员表示,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并不是简单地让这些特殊孩子进入普通学校上课,而是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包容的成长环境和适合的学习工具等资源,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其中。她建议,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参与,关注并认可融合教育,除了无障碍大字版的教材,试卷、课外读物等也需要为低视力学生提供一份“放大”的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