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橙柿互动消息 “医生,孩子腿上不知为啥有个伤口,半个多月了,明明没磕也没摔,最近老说痛!”
“伤口出现前有用过热水袋吗?”
“这段时间一直用的,但热水袋外面还有层布袋子,也会烫伤?”
也不怪这位妈妈不了解,身为医务人员的小张也遇到了同样问题。20天前,小张发现左小腿胫前区疼痛,起初就是发红,后来发白甚至出现了渗液。一到伤口造口专科门诊检查,才知道是因为热水袋发生了低温烫伤。
近一个月来,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接诊低温烫伤的老人和小孩就有20多个!
低温烫伤温就像温水煮青蛙
几日的冷空气,不少朋友翻出了久别的热水袋,年轻爱美的姑娘贴上了暖宝宝贴,好多老人开始艾灸、拔罐……
但是,如果对“低温烫伤”的预见不足,或未意识到发热仪器(物品)的使用风险,就会受到不小伤害。
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急诊科主任盛燚说,高温气体、液体等所致的体表组织损害,我们习惯称之“烫伤”,属于烧伤的一种。而那种热源温度虽不高,但接触时间较长的烧伤,一般被称为“低温烫伤”,也称“温水煮青蛙”。
低温烫伤,是怎么发生的?
理论上,人体的皮肤接受的最低烫伤温度为44°C。当皮肤接触44~50°C的热源,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能造成浅Ⅱ度及以上的伤;当接触60℃的温度,持续5分钟,就可能造成深I度及以上的烫伤;当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就可能造成深Ⅱ度及以上的烫伤。
低温烫伤是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外观小水疱,容易被忽视。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水疱,有可能已伤及皮下组织。外观上看起来,水疱较小,外观颜色较深,疱液多带有血性或黄白色的粘稠状分泌物,创面基底呈苍白色。
然而这种损伤往往会被忽视,延误就诊,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涂抹牙膏、蜂蜜等材料或自行挑破水疱,亦或是立刻、长时间冰敷烫伤处,不仅没有任何的治疗作用,反而会使受伤的表皮面临更多的刺激,还可能加速创面的感染。
遇到低温烫伤,如何应对?
首先,应立即脱离致热源,使用流动水冲洗局部20~30分钟,或使用冷毛巾湿敷。使用冷疗时,需要每10分钟脱离冷水1~2分钟,以防冻伤。
如果出现水疱,切忌自行挑破,或涂抹任何“偏方”。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干净的软毛巾或者纱布覆盖损伤处,立即就诊。
浙大二院临平院区伤口造口专科门诊提醒您,天气寒冷,大家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要重视低温烫伤的危害。由于低温烫伤往往在出现烫伤症状才被发现,皮下组织情况自己难以判断,第一时间就医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