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以前下大雨,公园附近的路都是积水,现在雨停了路面就干爽了,看来改建的排水设施真管用!”家住松原市幸福公园附近的市民李女士,道出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真切变化。

距幸福公园3公里外的沿江西路上,一座崭新沿江泵站拔地而起。泵站建成后,打通了江南城区排水主动脉,周边5个涝点问题被解决。
作为松原市143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的缩影,幸福公园和沿江泵站给城区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正是这座江畔城市以技术巧思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注脚,更是松原“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的生动体现。

2022年6月,松原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一场关乎城市韧性与民生福祉的升级行动自此铺开。松原市委、市政府确立“12345”工作思路,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重点破解补短板、惠民生、提品质三大课题,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内涝治理等四大领域,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等五项措施,推动总投资61.86亿元的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三年攻坚,变化触手可及。在幸福公园,针对原有设施老化、雨水积存等问题,建设过程中采用专属研发的生物滞留板,这种为本地海绵建设量身打造的创新构件,能高效过滤雨水杂质,配合透水铺装、下凹绿地等“蓝绿灰”组合设施,让公园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如今,像这样完成海绵化改造的公园广场达16万平方米,113个老旧小区、114条破损巷路旧貌换新颜,8.3万居民直接受益。

更令人振奋的是城市韧性的跨越式提升。面对松花江沿岸低洼地势与北方寒冷气候的双重挑战,松原探索出差异化治理路径:江南城区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体系,依托镜湖等天然水体新增10万立方米调蓄容积;江北城区打通排水通道,强化雨水下渗。2024年松花江汛期,三场强降雨,城区未现内涝倒灌,建设成效初现。截至目前,中心城区25处内涝积水点全部消除,48%区域内涝防治能力达30年一遇标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70%提升至81.98%。

“十四五”期间,松原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不仅补齐了市政设施短板,更擦亮了生态城市底色。下一步,松原将持续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管理,让“会呼吸的城市”持续滋养民生幸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高艺上/文
伦歆然/摄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