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17: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引言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能够遗留下来的文物是我国的瑰宝。其中能够代表公元前221左右的文化有马岩画。那个年代,马不仅是出行的工具,而且在战场上是雷霆万钧的武器。

从马岩画中,我们能够看出马在人们心中举足轻重,当时一匹马被杀死,那么杀马者就要被处以死刑。我国另一件珍贵的文物是驹尊,它是商周时期的作品,其形体不大,栩栩如生,非常精妙。它从发现到储存在博物馆,经过了很多的事情。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李喜娃,是陕西李村的一名农民,为了养家挣钱,除了种地外,他还去地里挖野菜。村里很多人都也这样做,许多地方都已经被挖干净了。他找了一块很少人来的荒地,这里还没有来得及去管理。李喜娃挖了几个小时,收获不少。

后来,李喜娃经常来这片地方挖野菜。有一天,他挖出了一件古物,为了继续找下去,李喜娃在其附近又找到了驹尊和方彝,一共挖出了5件古物。李喜娃觉得这些古物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偷偷把它们带回家。经过整理后,只有驹尊是是留存最好。

他仔细观察驹尊,它是以马的外形打造出来的,小巧精致,惟妙惟肖,真是稀罕的东西。李喜娃的妻子看见后,想要把这些古物卖给废品回收站。李喜娃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珍稀的东西应该好好地保存下来,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会更有意义。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妻子以家里的生活为主,一心想要提升一下家里的情况,让孩子吃点好的东西。李喜娃强硬的态度,让两人之间起了冲突。李喜娃无法动摇的决心,再加上他极其认真的样子,妻子就再也没有提卖古物的事情。李喜娃为了避免走漏家里有古物的消息,就把它们藏在家里的牛、驴墙壁内的小阁子里。

李喜娃计划过些时候再去想古物的事。他继续平常的生活,干活、挖野菜,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家里的一头牛死了,不清楚其缘故,李喜娃猜想牛应该是没能经受天气的寒冷,可是比起往年的冬天,夜里的温度还行,其他的牲畜都好好的。

李喜娃的妻子一直有所怀疑,她把牛莫名其妙的死亡与家里的文物联系起来,认为那些挖出来的古东西很晦气,放在家里总是不安。但是李喜娃不认可妻子的说法,说她是瞎猜罢了。过年前一天晚上,李喜娃去喂养家里的牲畜时,发现有一头驴没有反应,仔细查看,驴已经死了。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这头驴平常非常健壮,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更加坚信了妻子的想法,她想要把家里的古董弄走。李喜娃觉得不是古董招来的不幸,这纯属意外,不必担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隔了一段时间后,家里最后的一头牲畜都死了,李喜娃开始紧张不安。

越来越离谱的事情发生了,他兄弟家里的牲畜也没头没脑的死去,此后,他的哥哥也意外离开。这些怪诞的事情对李喜娃来说,是场沉重的打击,最后他实在接受不了,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李喜娃的妻子因此感到慌乱,请了驱邪的人来解除祸事,最后把古物的事情揭露出来。经建议,这些古物要远离家里。

李喜娃的妻子与亲戚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把古物当做废品卖掉。但是,李喜娃家里的事情早已散布到了当地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愿意收下这些文物。李喜娃的侄子回家看望父母时,听说了这些事情,便想一探究竟。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家里人自然是不同意的,但是他见多识广,不相信鬼神之说。当他看到古物时,便知道它们是无价之宝。他建议把这些文物上交给国家,既免除了灾祸,又响应了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一举两得。他们把文物捐赠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并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李村附近的杨家村,蕴含着丰富的古物。杨家村的村民们在工作时意外挖出了青铜器旟鼎,他们将其捐赠给国家,经由专家摸索。因此国家奖励村里和捐赠古物的村民,提倡将珍贵的文物交由国家保存,还会获得奖赏。

乡亲们热情高涨,大家去尝试挖,先后挖出了将近二十件古物。其中有编钟、编鎛,这些为钻研青铜器时代提供了宝贵的物料。村民李润芳为了得到更多的钱,除了捐赠给国家古物外,还偷偷地藏了几件。这几件古物是她和国外的交易,后来在运输的途中被发现。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李润芳因此受到死刑,这件事警示了村民懂法遵法。90年代时,杨家村还有古物出现,国家对其实行保护措施。十年后,更多的宝藏被发现。村里的人们发现了青铜器洞窖,为了公平公正,他们告知给国家,许多从事文物工作的相关人员前往查看。

清点之后,一共有27件文物。文物上镌刻着4000余字,对于历史文化研究来说,这是非同小可的。经过对杨家村的全面探索,已经发现了多处西周遗址。

古时的朝代虽然已经灭亡,但是留下的文物是十分珍贵的。它们代表了中国历史的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习俗,历史故事充实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老农挖出”不祥之物“,卖给废品站遭拒收,不想竟是无价之宝

结语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文物,历经长时间的洗礼,能够发现和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好好珍惜国家宝藏吧,一旦失去,就很难找到了。为了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我们都要肩负起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物。

参考文献《故宫游》《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父亲送我“书嫁妆”
...摞摞书往里搬,我一问才知道,原来父亲卖废品时,看见废品站有刚回收的旧书,便与店主商议,用三倍的收购价将书淘了回来。在整理的时候,父亲心疼地说:“这么好的书都拿去当废纸卖了,太
2023-10-27 03:46:00
95后小伙开小型废品站回收废品,两个月收入7000元
...个月前,他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总监;两个月后,他是一家废品站的老板兼员工。今年3月,95后淮安小伙蔡羽从一家网络公司离职,带着妻子和一岁半的女儿来到南京,在江宁禄口开了一家小型废
2023-05-05 22:30:00
00后小伙回应“收废品为女友还60万元外债”:债务为女友父母所欠,靠自己挣钱不丢人
...今年上半年两人一起在苏州上班,六月份开始到女友家的废品站从事收废品的工作。张女士表示,她小时候家里就是做收废品这一行的,之前行情比较好的时候,父母通过借钱、贷款给废品回收站盖
2024-11-17 13:47:00
...收站提前解约搬离嘉南公寓小区。”另一张是“关于促使废品站尽快搬离的情况说明”:去年8月下旬废品回收站设立在我们小区小高层外广场居民楼下以来,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卫生和小区品质,
2024-01-19 07:32:00
两次翻遍废品站寻回旧书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心急如焚两次翻遍废品站寻回旧书□本报记者 杨槐柳 通讯员 徐飞 鹏程“警察叔叔,我的书不见了,它对我挺重要,能帮我找到吗?”10月10日中午,大学生小杨匆忙来
2023-10-18 07:32:00
...废品收购站。也许还能找到,民警立即带着秦大姐前往该废品站,可是在询问过程中,废品站老板称其并未收购这个纸箱。大爷会将纸箱带到哪里?民警立即回到派出所重新查找线索,经过对视频监
2023-02-21 17:22:00
...将废品逐一分类:可回收的纸箱、塑料瓶整齐捆扎,联系废品站上门高价回收;腐烂的杂物协调物业清运;尖锐物品小心打包避免伤人。过程中,她发现老 人腿脚不便,还主动借来推车,往返十余
2025-02-23 18:19:00
...骗取他人钱财的想法,他利用一工地上的塔吊,骗取5名废品站老板押金后“消失”。近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毛家寨派出所破获一起诈骗案。今年1月的一天,一男子慌慌张张地走
2023-02-17 03:23: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据印尼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2月29日,印尼中爪哇省邦卡兰地区一个废品站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周围多座房屋受损。警方称,已逮捕包括废品站工人等7名涉事
2023-12-29 19: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