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7月23日晚,肥东县凤凰湖畔推出了千年非遗“打铁花”民俗表演,1600℃的铁汁被抛向空中,击打成“铁树银花”,为在场的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壮观震撼的视觉盛宴。
“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有祥和喜庆之意。夜幕下,只见一名表演者从熔炉中舀出铁水,将铁水抛起,另一名表演者则用花棒奋力向空中击打,高温的铁汁迅速崩裂开来,朵朵铁花在夜空中绚丽绽放,犹如一簇簇烟花绽放夜空,流光溢彩。一时间,惊叹声、欢呼声不绝于耳,前来观赏的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美妙的瞬间。
千年非遗“打铁花”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记者了解到,从事打铁花的其中一位表演者名叫付博文,是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因为对非遗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专门和师傅徐飞雨学习传统的舞狮,打铁花是他最近才学习的。当晚就是他和师傅一起表演。他告诉记者,打铁花前期要准备炉子、坩埚和煤炭,在表演前一个半小时生火,将生铁加热一小时左右,铁水温度升高到1600℃时,用竹筒将铁水盛出抛出去。“难度在于克服心里的恐惧,铁水在抛出来时身上是能感受到散发出的高温的。”付博文说,他希望更多的非遗文化被市民了解和喜爱。
据介绍,“打铁花”是发源于河南确山的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后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打铁花,场面太刺激太震撼了,比过年放的烟花还要漂亮许多。的确不虚此行。”游客段女士一家人特地从合肥市区赶来观看,非常激动。
当天,除了非遗民俗打铁花,还有舞龙灯、赶毛驴、划旱船等民俗表演。据悉,目前肥东县有8支舞龙队及专业的锣鼓、秧歌、旱船等表演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民俗文化表演,带“火”乡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彭红玲
编辑 蒙国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