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伍映方:匠心守护非遗根脉
人民网记者 时雨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靖安县靖窑陶瓷坊技工伍映方正在工坊制陶。朱兆恺摄
2月15日一早,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靖安县靖窑陶瓷坊技工伍映方和儿子一道,点燃了开春第一窑。泥土的芬芳、窑火的热浪,诉说着这位陶瓷匠人对非遗技艺的守护与传承。
在泥与火的淬炼中,伍映方不仅用30余年的坚守“复活”了失传数千年的蛋壳黑陶古法柴烧技艺,还以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推动相关非遗保护标准体系建设,让非遗焕发新生机。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伍映方将非遗保护与传承作为履职重点。去年的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体系的建议》,直击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的痛点。他提出:“当前非遗从业者评价体系缺失,虚假宣传扰乱市场。建立专业职称评审制度,才能让传承人更有尊严地坚守技艺,确保非遗传承的纯粹性。”这一建议引发广泛关注,被业内视为破解非遗人才断代难题的可行之法。
今年全国两会,伍映方将在持续聚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畅通传统技艺工匠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年轻人学习传承非遗技艺,让非遗焕发新生机。
伍映方的建议源自深入调研。在履职期间,他走访多地,拜访民间工匠,伍映方发现,不少传统工艺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面临后继乏人等问题,需要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
为了保护非遗文化,伍映方参与完成了《传统黑陶制作技艺》《基于GS1标准的现当代艺术品标识与追溯管理规范》等6项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江西省非遗技术标准的空白。靖窑也被授予“国家标准技术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靖窑古陶瓷中心)”,成为全国非遗标准化实践的标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