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5:03:00 来源:戏说三国

“(新疆)地方二万余里,农田、水利、桑麻、瓜果之盛,畜牧之繁,五金之矿,富甲海内”——陶庐老人随年录》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宣统则是这个朝代的最后一个年号。日暮西山的晚清,外强如狼似虎,环伺左右;各地有志之士,纷纷举旗起义,而溥仪顶着宣统的年号,几乎无所作为。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此间尚有一本书横空出世,这就是新疆建省后的第一部全省通志《新疆图志》,骆驼今天就来聊聊这本书的主要作者——王树楠(亦写作柟)。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王树楠是清末的河北大儒,因为字晋卿,士林之中,多尊称他为晋卿先生。号陶庐老人,因文章出众被称“固当时北方之雄”。王树楠文采出众,一方面是自己勤奋好学,另一方面是家学渊源。王树楠的祖父王振纲,曾和曾国藩为同榜进士,但是志在讲学而不愿入仕,曾先后被曾国藩和李鸿章,聘请为当时中国北方最高学府“莲池书院”的山长。王振纲桃李遍地,著作等身,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学问都有很深的研究。王树楠的父亲王铨,是咸丰年间的举人,也是学问优长。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书香门第长大的王树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三十二岁时,就被聘为畿辅通志局(国家编写省级地方志的所在)分编纂,冀州书院主讲(相当于大学教授),每月两边各去十五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树楠不光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工作也是当仁不让。这也为他将来编纂《新疆图志》打下了基础。(王振纲曾写《地理择言》10卷,在这方面王树楠应该受益匪浅)。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后王树楠不堪朝廷内部争斗,用户部主事的闲职,去换了更为辛苦的实职知县。在底层摸爬滚打后,王树楠对于基层工作更加了解,并能把自己以往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再从实践反证理论,成为了一个理论实践都过硬的综合性人才。在四川青神,甘肃中卫,疏浚沟渠,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活人无数,两地百姓都曾主动为他立生祠。在兰州时,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商路,是地方百姓收入成倍增长。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因为王树楠出色的表现,和优良的官声,被任命为新疆布政使,掌管新疆全省的财政、民政。因为他在经济上,有着敏锐的嗅觉,他很快就找到新疆经济的命门,并果断处置,减少农民上交税负的同时,当地的营收却有增无减。当时新疆资金用度相对拮据,王树楠大胆发行纸币,因为监管得力,纸币的信用非常好,即使兑换紧俏的银钱,也是高额兑换((一百两纸币可以兑换一百二十两银子)。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王树楠还大力推广邮政,取得良好的经济民生效益,还曾建言兴修铁路,但当时时局动荡,朝中肉食者鄙,鼠目寸光,最终不了了之。(基础建设都是长期收益)他针对南疆的实际情况,重定《南疆粮草章程》,是百姓有余,国家得利。他还极具战略眼光,认为未来石油会是重要战略资源,筹措巨资,筹建独山子油矿,并紧跟时代,购置先进机器设备,开发石油应用工艺,使独山子日后成为了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他在教育、纺织等民生方面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王树楠曾经在畿辅通志局任职,到了新疆,发现当地还没有编修通志,就向上级申请并筹办了新疆通志局。后来历时三年,编纂成了《新疆图志》,成为宣统年间一大盛事。当王树楠离开新疆时,已年过花甲。但仍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在当世及后世依然影响很大的论著。他的自传体回忆录《陶庐老人随年录》,记载了他多年的经历,和对当时各方面事物的一些真知灼见,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清朝官员王树楠的生平和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塔寺半截残碑,见证清初名将与末代帝师的跨时空交会
...封碑,碑文主要内容为墓主人孙思克的官职官衔、姓名、生平和任职经历,以及立碑时间。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书体。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
2023-09-07 10:33:00
...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清帝宠信。人物生平早年时期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陈宝琛出生于福建闽县螺洲,他的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陈家在唐末从河南固始南迁福建
2023-02-17 15:21:00
鹿传霖(1836年~1910年),男,清朝末年大臣。字润万,又字滋(芝)轩,号迂叟。直隶(今河北)定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
2023-03-07 22:20:00
孙家鼐,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后,初次会试不第,目睹诸兄登榜,益自奋勉。终于咸丰九年(1859年)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后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钦赐扩建故居,悬“状元及第”匾
2023-03-08 21:18:00
简介明末官员黄尊素
...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受酷刑死。有《忠端公集》。生平简介黄尊素之父黄曰中,别号鲲溟,清修《浙江通志》中有传,读书人出身,以教书为业,“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
2024-06-24 21:48:00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任上被称“勤慎和平,事有条理”,可见也是一个干练的官员。1908年6月《四川教育官报》光绪三十四年第五期,有他关于清末新政改革学制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陈志喆并不因循以前的旧儒
2023-02-16 15:49:00
简介清朝隆裕太后
...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人物生平成为皇后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帝成婚,大婚庆典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
2023-02-10 09:42:00
清朝无昏君?清朝最后六个皇帝都毫无作为,而且都是奇葩
...皇帝不是看你节俭不节俭,而是你有没有给这个民族带来贡献。道光愚昧的很,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道光居然连英吉利在哪里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鸦片战争打了败仗,赔
2023-01-15 21:05:00
仁怀县志编纂记
...纂辑,清抄本二册,今存贵州省图书馆。禺坡真实姓名和生平事迹无考。本志流传极少,清道光时郑珍、莫友芝编纂《遵义府志》时见过。在《遵义府志》卷四十八记载:“今得志稿六册,无卷数,
2024-04-21 0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