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13: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语有云,艺多不压身,自古以来作为复合型人才,多才多艺的本领往往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更多样的可能,而他们的这些才能,在关键时刻甚至还能够拯救自身危难,进而改变历史的走向。

接下来我们将要讲的这位,在五代史和宋史上都非常知名,而他在没有功成名就之前,早先出道之时最拿得出手的本领却是唱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如果没有这个才能,中国历史的走向甚至可能会发生不小的改变。

一个会唱歌的死囚

唐末,陈州城外,几名军士正押着一名死囚,准备找一个空地儿,赶紧处决了回去交差,如今正值兵荒马乱之际,处决犯人自然也没那么多讲究,城外随便一个地方,发狠一刀下去,了事走人便是。

被押的这名囚犯很年轻,头发凌乱,垂头丧气,面对马上到来的厄运,他虽然心有不甘,但实在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双手被绑缚得结结实实的,纵然想反抗也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差不多,就在这里送你上路吧。”领队的校尉点了点头,对着囚犯说道。

那囚犯身体一怔,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死亡马上来临,他还是有点儿慌张,他看了看周围,然后凄然地对校尉请求道。

“死罪自知难逃,但一想到身后尸体曝露与外,实在伤感至极,我看着前面那个地方,有一处断壁残垣,请让我到那里去吧,这样死后,那段土墙日后坍塌,或许可以将我的尸身多少掩埋一下。”

那校尉看着他所指的地方,虽然有段距离,但听着这个死囚说得可怜,也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点点头,“好吧,也不差这点儿距离了。”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众人领着这个死囚继续向前走了段距离,到了那处断壁之下,死囚跪好待死,刽子手已经举起刀锋,正要挥下,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疾呼“刀下留人!”

千钧一发之际,死刑被叫停了,这个死囚一脸茫然地被拉了起来,匆匆地被带回了陈州军府之内,而之所以让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为的就是让他做一件事,什么事?

唱歌!

原来,这个陈州军府的主将这天设宴饮酒作乐,结果发现宴会好是好,就是缺少点儿娱乐活动,如果有个善于歌唱的人在这里佐酒就好了,陈州当时兵荒马乱之际,一时还真找不来这样的专业人才,这可让主将有些扫兴。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正在这时,主将身边的爱妓说,“妾身先前听过一个人唱歌,唱得还不错。”

主将一问,好家伙,这人今天就要被砍了,宴会也挺重要,要不等会儿砍吧,先把歌唱完再说。

于是就出现了之前的那幕刀下留人的场景,这位仁兄被押回军府,洗漱后,换了身干净衣服,忐忑地登台献艺,不得不说,天赋这个东西,真是太重要了,这嗓子,一唱出来,直接满堂震惊,所有人都对之惊为天人,这绝对是人才呀。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人才难得,主将一高兴,得了,先前的那个死刑,就免了吧,留在府中给你找份事作,兼职唱歌吧。

这位主将不知道,他这一个心软,留下了面前的这位小哥儿,使得后唐多了一位开国名将,而同时后周柴荣的皇后、北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也都有了出生的机会。

这位就是后唐名将,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秦王、食邑千户,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符存审,他还有一个身份,后周、北宋两任皇后的爷爷。

历史的转折点

后唐北方的龙城飞将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符存审后来混得不错,最后成为了晋王李克用的亲信大将,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更是尽心尽力辅佐李存勖击溃后梁,登上帝位。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作为后唐开国时期的藩汉马步军总管,符存审坐镇幽州常年与契丹耶律阿保机PK,成为了后唐北方最可靠的屏藩大将,可以说,没有符存审的存在,李存勖就不可能从容地领兵击败后梁,成就帝业。

陈桥兵变的纠结

符存审的幸免,使得其最后有了娶妻生子的可能,而符存审的四子符彦卿更是不得了,他不仅是后唐到北宋期间的常青名将,而且还生了三个女儿,其中两个先后是后周柴荣的皇后,另一个则嫁给了北宋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因此当发生陈桥兵变之时,虽然是后周皇帝的外公,魏王,同时还手握重兵天雄军,离汴梁距离也非常近,混乱之际,勤王口号一喊,立即一呼百应。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他也是当时赵匡胤最为担心的不安定因素。

但符彦卿还是犹豫了,他没有选择勤王反抗,而是选择了顺从,因为,两边都是自己的女儿,实在没必要去拼。

古代一死囚因歌唱得好,不仅没死还自此踏上人生巅峰

因此,北宋陈桥兵变之后,那个最为严峻的军事风险,最终以和平落幕。

因为那首保命歌曲,以及自己的完美唱功,符存审最终救了自己,而最终存活下来的他也间接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蝴蝶效应,非常明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ss=\"widt_ad\">值此多事之秋,雍正帝也正是用人之际。但偏偏祸不单行,一向被视为肱骨的十三...
2022-12-07 13:17
李世民过大年放死囚,还赦免,瞎胡闹!
...写了一篇《纵囚论》对唐太宗为了迎接新年,而释放全国死囚回家过年,并最终赦免了他们,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文章指出,唐太宗不懂人情、有违法律、沽名钓誉!唐太宗若泉下有知,一定会愤慨
2023-08-26 13:25:00
李世民救下哪个死囚犯,将唐代的国土扩大3倍
...我慢慢道来。李世民年少时在刑场上救下一个名叫李靖的死囚犯,这个死囚犯很早发现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有起兵造反的心思。于是乎他决定前去找隋炀帝告李渊的状,但是由于有人向李渊透露了李靖
2024-05-20 14:02:00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受死,猜猜结果如何
是否曾听闻,当年盛世唐朝,一仁宗君王曾将三百九十死囚放归,死而复生、命运逆转,而后又有一奇迹发生?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君王,相信无人不晓其大名。然他得国之初,却饱受质疑与非议。筑此基
2024-10-12 11:56:00
“平步青云、睚眦必报”,这两个成语是范雎的标签,也成了他传奇人生的最好总结:身为一个出身贫苦、毫无背景的魏国人,因为口才,他“怀璧其罪”、遭受不白之冤,差点在极尽羞辱中死去;同样
2024-05-26 06:18:00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瞧它,有大用
...刑”字就有在一口井边将头颅砍下之意。不过,他们这些死囚在死前都有机会饱餐一顿,是为断头饭。这个规定在现代并不少见,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对死刑囚犯这种人道主义的关怀。 有些
2023-08-31 14:00:00
从死囚到战神,哪吒之父李靖的逆袭之路
...,陈塘关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个原本深陷绝境、几乎沦为死囚的人,竟然一路逆袭,成为了威名赫赫的战神,守护一方安宁。这个人,就是哪吒的父亲——李靖。李靖的出身,在传说中一直是个谜。
2025-02-19 00:51:00
古代死囚临死前的最后一项福利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古代的死囚,你会在临死前想做什么?或许你会想见一见你的亲友,或许你会想吃一顿美味的饭菜产。但是,你是否想过,你会想跟你的妻子或者一个陌生女人共度一夜,留下你的血脉和后
2024-03-06 21:07:00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瞧它,有大用
...多的影视作品或是文章故事当中,如若有涉及到古时候的死囚,都不免会谈及临行之前的断头饭,作为对于死囚的送行之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所谓断头饭的来历,以及断头饭的寓意,不过断头饭却
2023-10-16 13: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