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高平炎帝陵纪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8:34: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一个双休日,我们从太原出发,沿二广高速向东南行驶,过了长治又走了60多公里,便到了高平市出口。这是我第三次到高平了。此行的目的,除了去潞绸厂外,主要是拜谒炎帝陵。

隶属晋城市的县级市高平,对历史古迹本就十分丰富的晋东南地区来说,有三个厚重之处,一是神农氏炎帝早期活动之地;二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最惨烈的长平之战发生之地;三是丝绸文化的重要分支——潞绸的原创与传承之地。

炎帝陵园位于高平市北郊的神农镇庄里村。从二广高速高平口出来到炎帝陵园景区,修有一条景观大道叫神农大道,道路整洁、宽敞、舒适,很是气派。行驶约摸20分钟左右,我们的自驾车到了陵区。一打听,不收费,但要看身份证,手机扫一下码。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天气很给力。

炎帝陵坐北朝南,进门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然后是长长的甬道。甬道旁,立着两排高高的石雕圆柱,上面雕刻着龙和庄稼的图案。甬道尽头是依山而建的台阶,称作“天梯”。天梯每上9个台阶就是一个平台,到山顶陵寝共有12个平台。当我们攀登到最高的平台时,阵阵山风吹来,顿觉神清气爽。回首远望身后的高平大地,绵延起伏的太行山峦逶迤南去,整个山城的景致宛如秀美的潞绸一样飘逸多姿,沉浸在光影之下。

炎帝陵园区为三进院落,院内分别矗立着三座庄严巍峨的大殿: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中轴线两侧,还分别设有大成殿、明伦堂、关圣殿、聚贤堂、颂德堂、钟鼓楼等配殿、配室。在炎帝大殿里,塑有炎帝的坐像。炎帝神农氏头戴传统皇冠,脸色黝黑,体态魁梧,身着金装。细看炎帝的两眼炯炯有神,正穿过殿堂门楣,俯瞰着茫茫大地,仿佛在惦念着人世间的春种秋收,关注着千秋子民的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

炎帝大殿的东侧,立着一座精致的碑亭,后面就是炎帝的陵墓。陵墓坐东朝西,由将近一人高的黄土堆积而成,外围砌着一圈整齐的条石,整个陵墓显得肃穆、简朴而大气。

在停车场,我们和接踵而来的游客打招呼,得知他们有的来自北京,有的来自天津,还有的来自黑龙江。一位领着孩子的阿姨说,我们带孩子来不只是旅游,也是带他们来这里寻根问祖。是啊,炎黄子孙,应该找找自己的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时过正午,炎帝陵园区逐渐归于宁静。我们启动车轮,沿着神农大道,向太行山深处驶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进“炎帝故里” 山西高平:探寻中医药文化历史
...故里,山西高平拥有最为富集的神农炎帝文化密码。高平炎帝陵,资料图高平市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太原12月17日电 题:走进“炎帝故里”山西高平:探寻中医药文化历史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2022-12-17 19:28:00
炎帝神农的活动轨迹
...居。神农尝百草在羊头山,这是故地。都有文化源头。 炎帝陵距离羊头山4公里,当年神农尝百草中毒,不能骑马,只能人抬着走,地名换马村。抬着没走多远,就呼叫不应了,地名“不应村”
2024-01-03 06:28:00
海峡两岸民众齐聚炎帝故里拜祭华夏始祖
...间交流系列活动在山西高平举行。陈子健摄当日上午,在炎帝陵前,在场民众通过盛世钟鼓、恭启圣门、敬献花篮、净手上香、恭读拜文、行施拜礼、敬十献礼、敬献佾舞、祈福中华九项仪程,拜祭
2024-05-15 18:14:00
“在这里,真正感受到我们是炎黄子孙”
...交流系列活动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举行。在庄严肃穆的炎帝陵前,现场民众以传统仪规拜祭华夏始祖,感念神农炎帝丰功伟绩,祈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
2024-05-17 17:13:00
2024山西·高平“问祖之旅”马拉松赛燃情开跑
...平台湾产业园出发,途经高平东站、炎帝大道、智创城、炎帝陵等地标性建筑及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马拉松赛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八音会、九莲灯、划旱船等耍乐故事。此外,赛道
2024-05-03 19:59:00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两岸血脉亲情。在高平炎帝陵,台湾青少年观看展览,聆听讲解,深入了解神农炎帝丰功伟绩。按照传统仪规敬献心香、行施拜礼、祭祖祈福。来到高平一中艺体中
2023-08-22 06:37:00
...化联谊会、同心结伴住家庭、同场球类友谊赛、同行参访炎帝陵、同观国学动漫展等活动,拉近彼此距离,心更近、情更浓。其间,台湾青少年走进高平七中参访交流,56名高平学子以舞蹈《美丽
2025-05-06 17:35:00
山西有了首家射艺传承基地
...及中华传统箭阵的表演,自2017年起连续多年在山西高平炎帝陵祭祖、全运冠军走进高平、炎帝故里元宵节表演、太原图书馆世界读书日、中国高平后羿杯全国射箭挑战赛开幕式、首届艾斯弈体
2023-01-04 08:21:00
有回音丨口袋公园石板路雨天泥泞 晋城高平:修缮
...自:人民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太原6月29日电(田小丽)“炎帝大道路边小公园建成以来深受群众欢迎,但是部分道路由石板构成,一下雨或者浇花后就泥泞不堪,走上去很容易就两脚泥,特别是
2024-06-29 09: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