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30 09:20:00 来源:涛楠综合汇

近日,一段关于一位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建微缩版黄鹤楼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黄鹤楼、兰溪桥、凤凰楼……这些惟妙惟肖的仿古建筑,竟然都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竹筷搭建出来的,让人惊叹不已。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据了解,这位大叔名叫唐正军,今年45岁,是一名木模工人。从小就喜欢手工的他,一直以来都对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3年前,他向经营餐馆的姐姐要来废弃的竹筷,清洗并晾干后,便开始了他的创作之旅。

在三年的时间里,唐正军用上万双废弃的竹筷,一点一滴地搭建出了这些巧夺天工的亭台楼宇。每一个建筑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力求还原出原貌的细节和神韵。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引人入胜,而且在结构上也十分巧妙,让人不禁感叹大叔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这一系列的创作不仅展示了唐正军对手工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传递了他对环保和循环利用的关注。废弃的竹筷在常人眼中可能是无用的垃圾,但在他的手中却焕发出新的生命和价值。

这些微缩版的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启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尊重。网友们纷纷为唐正军的手艺点赞,有人评论道:“这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啊!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每一座建筑都充满了故事和情感。”也有人表示:“这样的创意和手艺真的让人感到敬佩,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保和循环利用。

”热点分析:这个热点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是因为唐正军的手艺和创意让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唐正军用废弃的竹筷搭建微缩版黄鹤楼等仿古建筑,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才华和艺术追求,也传递了一种环保和循环利用的理念。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此外,这个热点还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黄鹤楼等仿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唐正军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还原了这些建筑的外观和神韵,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这个热点也提醒我们要重视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的竹筷原本可能被视为垃圾而被丢弃,但在唐正军的手中却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创意和手艺,也展示了我们在面对废弃物品时可以采取更加环保和有意义的处理方式。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

总之,这个热点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涉及到文化、艺术、环保等多个方面的话题。唐正军的创作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追求,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深入思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叔用废弃筷子搭出微缩版黄鹤楼,网友:巧夺天工
远近闻名的黄鹤楼、玉溪的地标建筑兰溪桥和凤凰楼,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唐正军自制的展台上,仿佛一个浓缩版的古建筑群落。小小的亭台楼阁在灯光下显得美轮美奂,古建斗拱、飞檐翘角、瓦片、梁柱
2023-10-30 10:46:00
东湖赏樱登黄鹤楼,新疆大叔手机“装满武汉的春天”
...加帕尔·猛德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东湖赏樱、登黄鹤楼、参观中共五大会址、乘游轮夜游长江。游览期间,他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等我回去,我要让村里人看看,看看我们祖国还有这么美
2023-03-17 10:28:00
黄鹤楼为何频频发生火灾?
...衰败的过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安史之乱被烧毁的黄鹤楼与大唐盛世之时的黄鹤楼形成鲜明对比,令无数网友不禁惋惜如此壮丽的黄鹤楼因火灾毁于一旦。大唐盛世的黄鹤楼(资料图)安史之
2023-08-24 16:36:00
...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徐璐“在江南三大名楼中,黄鹤楼是首先对周边环境进行视线保护规划的。”6月7日,谈到这场跨世纪的坚守,数代规划人异口同声:这是责任,也是情怀。■ 登
2024-06-11 04:56:00
武汉地标黄鹤楼,距离现今有多少年历史?
...游人处。把酒酻滔滔,心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10月18日,随着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隆重召开,武汉,这座厚重的华中重镇,再次惊艳了世界。而作为武汉的
2023-01-18 12:40:00
黄鹤楼公园开展“背诗免票”入园活动
5月9日记者从黄鹤楼公园管理处获悉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14岁及以下儿童背诵与黄鹤楼相关诗词三首可免一位同行者门票王佳旭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
2024-05-10 00:10:00
“六一”背黄鹤楼诗篇可免门票,33首诗词的“题库”已帮你备好
来源:极目新闻00:06极目新闻记者舒均胡浩“诗在,黄鹤楼就在!”继《长安三百万里》带火黄鹤楼诗词后,近来“六一”背黄鹤楼诗篇可免门票的活动,又频频登上各平台榜单。近日,极目新闻
2024-05-30 15:51:00
网友建议“背诗词享黄鹤楼门票优惠” 武汉:收到!安排!
...就可以免景区门票。作为与之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是否也有类似活动吗?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了解到,针对网友提出的“背诵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即可门票免票、优惠
2024-05-10 14:59:00
定了!就在武汉,倒计时15天
...市已经1800岁了公元223年孙权在黄鹄矶头建起瞭望塔这是黄鹤楼的前身也是武昌古城的起始1800年来在蛇山之巅、长江之滨黄鹤楼与武昌相生相伴不仅是古城地标性建筑也是文化的传承
2023-09-16 18: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