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8 07:3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2014年12月,贵州第一条高速铁路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贵州迈入高铁时代。以此为开端,十年间我省相继建成贵阳至昆明、贵阳至长沙、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贵阳至南宁等高铁,全面融入国家高铁“八横八纵”网,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塑造了贵州内陆开放新格局。

2024年,贵州迎来高铁开通十周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高铁十年·飞驰贵州”系列报道,记录贵州高铁交通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追赶,反映贵州出山跨海的生动实践和交通巨变下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冬日的清晨,寒风吹打在陈利脸上,令她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忙将大衣的领子立了起来,拖着行李箱快步走进贵阳北站。

此时,高铁站的大屏幕显示7时30分,她执乘的列车班次将在10点钟准时从贵阳发出,开往羊城广州。

人潮奔涌,城市农村,山川江河,在繁忙的贵广线上,每一次出勤,陈利都能看到这些熟悉的景象。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工作中的陈利

33岁的她已有15年的乘务工作经历,是成都局贵阳客运段的一名列车长。十年前,贵州开出第一趟动车组,正是陈利担任的列车长。

玫红的制服,定制的帽子,彩色的丝巾,陪伴了她许多年。仔细整理完着装后,陈利对着礼仪镜露出了标志的微笑。

“大家都说我是个爱笑的女孩,但干这行不能哈哈大笑,我们的笑是经过严格培训的。”

当年,贵州组建的第一支动车队共34人,从5300多人里精选出来,陈利是其中之一。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2014年贵广高铁乘务员进行茶艺培训。张丁欢 摄

人员选拔出来后,先后辗转贵阳、长沙、重庆等地,进行了长达7个多月的系统化集训。

那时候,这些准“动姐”们每天要练站姿、蹲姿、坐姿、走姿,学习妆容、微笑、鞠躬、问好、指引手势等礼仪......

头上顶书、双膝夹纸,挺胸、抬头、收腹……是她们每天的必修课,每次要站1小时以上,每天累计10多个小时。

“有时,还会要求我们用牙齿咬住筷子,露齿6到8颗,主要是练习和定格笑肌,保持30分钟左右,一天训练下来,脸部肌肉都僵硬了。”

“训得我们一个个腿脚红肿,面部肌肉抽搐,口水直淌......”陈利调侃着那些“苦日子”,“苦是苦了点,但值!”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贵广高铁第一批乘务员进行苗语培训。葛蕾 摄

为迎接贵州高铁时代的到来,女孩们做足了准备,那会儿年仅23岁的陈利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动姐”并不容易。

“考取动车上岗资格证、普通话国家二乙或以上证书是必备条件,高铁常识、作业流程、车机联控、应急处置等专业知识更是必备技能。”

除了普通话,陈利她们还要学习英语口语、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内容,以便更好地为旅客服务。

“我们是贵州第一只动车队,之前没有动车服务的经验,因此抓住在长沙,重庆上车观摩时的机会,从每一个细节处努力吸收动车服务的相关知识。”陈利回忆道。

在此之前,陈利一直从事着普速列车的乘务工作。在她心里,能成为一名“动姐”,倍儿有面。

直至2014年12月26日,自信满满的陈利领着班组的4名小姐妹列队向贵广高铁首发车走去。

高挑的身材、时尚的制服、整齐划一的步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不少旅客驻足观看。

“那天动车坐满了旅客,还有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年轻人,他们在车辆里载歌载舞,吹起芦笙,拉着我们列车员合影。”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贵广高铁首发日车厢里旅客载歌载舞。 张丁欢 摄

聊起十年前的首发日,陈利依旧很激动。“因为首发车要搞直播嘛,那天我妈妈守在电视机前,直到看见我了,高兴得不得了。”

“开通高铁后,从贵阳到广州只要4个小时,可以早饮广东茶,午食酸汤鱼。”说着说着,陈利聊起与广州的故事。

广州是什么味道?在陈利眼中,广州的味道是一碗绿豆汤。

2007年,陈利入职贵阳铁路客运段,值勤的第一趟列车,便是贵阳开往广州的普速列车。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值乘普速列车时期的陈利(右一)

“车上没有空调,大热天里,短衬衫也被汗水打湿,热得我都想哭。”回忆起第一次值勤铁路客运,陈利记忆犹新。

年轻的姑娘,闷热的车厢,喧嚣的旅程,陈利就这样一路来到广州,心想到了目的地就好了,可是夏季的广州也是酷热难耐。“下车除空气好了以外,吹到脸上的风都是热的。”陈利笑笑说。

看着陈利一行年轻人被热气蒸腾的样子,当时的值勤列车长自掏腰包,请她们一人喝了一碗冰绿豆汤。

“那是我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绿豆汤,喝下去的瞬间便凉快了,这么多年我依然没有忘记它的味道。”陈利回想起来,眼神中出现了亮光。

“如今到了广州,我也会偶尔买上一碗绿豆汤,还是那碗汤,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味道了。”

时光辗转,高铁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软绵绵的座椅,温度适中的车厢,窗外飞驰着倒退的景色,让旅途更加舒适快捷。

在陈利看来,旅客手中的行李箱,就是两个铁路时代变迁的最好证明。

每一趟列车到站,陈利与同事需要站到车门口,迎接旅客上车。大大小小的箱子、用布包裹着系在肩上的行李都是烙在绿皮普速列车上的印记。

“现在即使是最繁忙的春运,拖着厚重行李的乘客也越来越少了。大概是高铁加快了人们回家的速度,大家更愿意选择轻装出行。”陈利说。

当贵州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密集,陈利还担任了沪昆线西段、成贵线高铁的首发乘务工作,这个笑起来甜甜的“动姐”始终让人印象深刻。

高铁十年·飞驰贵州 | 南来北往,这位“动姐”笑容依旧

陈利(左三)与旅客们合影

“去年榕江爆火的“村超”,让贵广线的客流量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将关注点转向贵州。”陈利说。

经常来贵阳出差的吴先生颇有同感,这两年贵州旅游太火了,尤其是避暑季,临时出差的话,只能祈祷候补时能买到高铁票了。

“有时,我站在车厢连接处,透过车窗,与相对而行的绿皮车短暂交汇时,仿佛回看到两个出行时代的影子。”陈利说。

在她看来,作为高铁动车组一员,自己也是旅客进入贵州前的初印象。提供更优质更温馨的服务,是她不变的初心。

“任由速度再快,微笑的形象永远不会变,就像贵广动车首发那天,我们一如既往。”说着,陈利笑出了酒窝。

策划 / 顾海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图、视频 / 刘力维 王怡 安启余

海报 / 龙春宇

特别鸣谢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客运段

编辑 姚梅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顾海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晓龙年代大剧《南来北往》将播!
...,高满堂、李洲编剧,白敬亭、丁勇岱等主演的电视剧《南来北往》发布人物群像海报。《南来北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讲起,在由宁阳开往哈城的蒸汽动力(请记住,是蒸汽动力!)火车
2023-05-18 09:48: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本报记者 裴云云“马站,今天车上有6名旅客要转乘去往长春的飞机,值机时间有点紧张,请咱们这边做好接应!”2月8日10时10分,河东机场高铁站站长马旭接到D276
2024-02-13 08:21:00
今日立冬,他们在高铁上吃上饺子啦!
11月7日,立冬节气悄然来临,南来北往的列车上,乘务人员为旅客们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还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在武汉开往深圳北的G879次高铁列车上,武汉客运段的乘务员们为旅客提供
2024-11-07 19:01:00
...旅游城市和热门景点的慢火车已成为一种新兴出行方式,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专门选择搭乘慢火车,尽情享受别样的慢时光旅程。汪夏旻和姐姐从江苏无锡来到贵阳旅游,特地抽出时间前来体验慢火车
2023-11-14 02:26:00
...周雅萌 岳端 卢思露 陈祖嘉 邱凌峰8月31日7时33分,G4308次高铁从南宁东站出发,驶向贵阳北站。标志着贵南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从此两地间3小时内可达,黔桂两省区之间
2023-09-02 04:09:00
...种生活方式。如今,慢火车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专门搭乘慢火车,尽情享受着别样的慢时光旅程。从“山货专列”跻身为“旅游专列”,慢火车持续带动着铁路沿线社会经
2023-11-11 22:08:00
...连接着诸多旅游城市和热门景点的“慢火车”旅游线,让南来北往的旅客们能够尽情享受别样的慢时光旅程。“慢火车”并不“慢”,它成为了满足旅游多元化需求的“幸福快车”。它将一幅幅山水
2023-11-17 16:01:00
...大名小吃在内的24款“印象桂味”系列品牌盒饭套餐,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旅途中品味地道的广西美食。此外,还将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自营商超陆续上线广西老字号产品。启动仪式现场,展示
2024-12-19 18:42:00
守护高铁的“草鞋班”
...内一群吸污员穿着草鞋在湿滑甚至结冰的轨道边穿行,为南来北往的高铁列车上水吸污。由于普通的防滑鞋已经无法满足防滑需求,草鞋成为冬季这个班组成员工作时的必备装备,他们也因此被称为
2023-01-31 06: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利钢潘欣辰记者王茸)10月22日凌晨2时许,一辆黑色小车在行驶到沪宁高速南京收费站进城方向马群公安检查站附近
2025-11-05 08:16:00
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建创新中心“智能影像第一股”落子栖霞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葛若凡卢雨文)一段“母校与学子”的佳话在栖霞区续写新篇——11月4日下午
2025-11-05 08:1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萍记者王茸)面对交警的检查,驾驶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有喝酒只是吃了槟榔,企图蒙混过关,然而酒精呼气检测仪上醒目的数值
2025-11-05 08:17:00
□罗立彬李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5-11-05 08:17:00
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N个智能体中国华电“华电智”大模型在宁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刘婕记者徐宁)夯实6类技术支柱
2025-11-05 08:1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昨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在厦门海沧金沙书院隆重启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2025-11-05 08:22:00
为这份雨中暖情点赞! 残疾老人摔倒后无法起身 黄骅车主护送老人回家
“太谢谢了真是遇到好人了”近日,沧州黄骅晚上八点多,小雨淅沥车主刘占杰开车载着儿子回家途经天健湖公园南门附近时她注意到一位老人瘫坐在湿漉漉的路边努力想要站起来却没有成功她没有犹豫
2025-11-05 09:39:00
大皖新闻讯 “听说11月12号到14号芜湖中小学放秋假,连周末能休5天,我都跟孩子商量好去南京研学了,结果学校一点通知都没有
2025-11-05 11:04:00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韩桦)为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在校饮食情况,近日,淄博市高青县三合小学举办食堂开放日活动
2025-11-05 11:09:00
本科直升| 韩国留学理性择业:聚焦潜力领域,实现学业与职业双赢
鲁网11月5日讯随着韩国留学日益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专业选择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不少学生盲目追随热门专业
2025-11-05 11:09:00
小叶医探 | 七岁女童持续高热不退,原来是“它”在作怪!
大皖新闻讯 7岁女童持续高烧、全身皮疹,症状类似川崎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是怎么回事?11月5日,“小叶医探”从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2025-11-05 11:37:00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勇 通讯员 姜林)近日,聊城市临清市市民荆先生将一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专程送至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下辖网点临清市石槽营业所工作人员手中
2025-11-05 11:41:00
泰安高新区京卫制药:破局创新药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鲁网11月5日讯药品从实验室里闪烁的创新火花,到药店货架上惠及千家万户,中间需要走多远的路?让创新种子在产业土壤中开花结果
2025-11-05 11:42:00
守护养老钱,反诈暖夕阳——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白峪店子村开展老年防诈骗宣传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为切实守护老年人财产安全,增强老年群体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1月4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白峪店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街道司法所
2025-11-05 11:43:00
匠心酿就香油韵 乡情温暖乡野间
鲁网11月5日讯在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宁家庄村,宁桂森的石磨香油作坊,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天清晨,石磨转动的“吱呀”声和芝麻的醇香
2025-11-05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