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梅松政中医综合诊所
患者女,44岁,农民,2022年12月16日初诊。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肛门周围瘙痒不适,自以为“热重”,自行购买三黄片、龙胆泻肝片等药物治疗,稍有缓解,随后时作时止,反复使用洁尔阴洗液、醋酸氟轻松乳膏等外用药以及龙胆泻肝片等口服药。1年多前开始出现会阴部瘙痒,随即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肛门湿疹、外阴炎等,采取外用药与内服药结合治疗(具体用药不祥),时而好转,时而又发作。半年前,患者到某中医医院就诊(具体诊断用药不祥),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后,疗效依旧不显,故前来就诊。刻下:肛门周围以及会阴部瘙痒,有明显的瘙痒抓痕以及皮疹,解大便后以及夜间尤甚,略显消瘦,舌淡红,苔黄,脉细。
诊断:虫证(蛲虫?)。
处方:百部12g,川楝子6g,苦参10g,茵陈10g,木香10g,黄柏10g,甘草6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共煎3次,混匀,分3次饭后温服。
12月19日二诊:患者自述瘙痒症状明显缓解,继续用前方治疗4天。
12月13日三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停药观察,嘱其注意内衣卫生以及个人卫生。随访半年,未再出现相同症状,临床痊愈。
按 方中百部、川楝子、苦参杀虫止痒,茵陈清热除湿,黄柏燥湿止痒,协助茵陈除湿,辅佐百部、川楝子、苦参止痒,木香行气调中,与甘草配伍调和药性,固护脾胃。全方配伍,共奏杀虫、清热、除湿、止痒、固脾、护胃等功效,中病机而收获良效。
本例患者发病前有在屠宰场从事清洁卫生工作的经历,或正是因此不幸感染了虫卵,导致发病。然而在前面的就诊过程中,医生或忽视了这个特殊工作史,加之患者自以为“这个病是哑病,不好意思说”,从而或按照中医药学的肝经湿热、湿热下注等治疗,或按西医学所称的湿疹、皮炎等治疗,收效甚微。
《景岳全书·诸虫》载:“虫之为病,其类不一,或由渐而甚,或由少而多。及其久而为害,则为腹痛食减,渐至羸瘠而危者有之。”说明了虫证对人体的危害是循序渐进的。本例患者发病2年多,忽视了“因虫而致”这个病因,值得临床注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