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文帝怎么仅仅用了两个月就灭掉了一个国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21: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东魏时期,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东的渤海蓚,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棵柳树特别显眼,它高达一百多尺,树干挺拔,枝叶繁茂如车盖,见多识广的老人们见了,指着那户人家说,这家要出大贵人。

那家后来果然出了个大贵人,被誉为“隋朝第一功臣”的高颎。

隋文帝怎么仅仅用了两个月就灭掉了一个国家

据《隋书》记载,早在北周时期,少年聪敏的高颎,就因博览群书、擅长辞令而出名了,年仅十七岁,就获齐王宇文宪重用。

高颎最大的本事,是熟悉军事,足智多谋,十七岁那年就参加平齐,立下赫赫战功,战争结束后因功拜开府,后来又随越王宇文盛平定隰州稽胡叛乱。

所以,左丞相杨坚一直“盯”着他不放。

周宣帝一死,企图弄个皇帝当当的杨坚,就想把高颎弄到他的丞相府,派邗国公杨惠去沟通。

原以为他是王爷的人(跟着王爷混多安逸啊),会比较难请,谁知一沟就通,高颎还说他很愿意效劳,哪怕事业失败,哪怕灭族,也不怕。

这个事业,当然指的是杨坚的“事业”。

图1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

这说明他已经猜到杨坚想干什么,而且从他表现出来的自信来看,他相信杨坚的事业一定能成功——哪怕没有他辅佐,那个早已专权擅政的家伙也会那么干,而且成功的几率很大,所以既然他主动伸出橄榄枝,不如顺势投入其怀抱。

一到丞相府,高颎就成了杨坚的心腹,并为他立了一大功——

公元580年,不满杨坚专权的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叛乱,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响应。

叛军可谓人多势众,仅尉迟迥儿子尉迟惇那一路步骑兵,就多达八万,并很快开到河南武陟,杨坚命人平叛,各路大军倒是出发了,却都不敢进攻。

杨坚认为,问题出在没有统一指挥,那就派人去监军吧,所派之人是一个名叫崔仲方的大臣,那家伙却以他父亲在山东为由,拒绝执行命令。

杨坚有点蒙圈,都特么什么人啊,发工资的时候怎么不找借口?

那些家伙畏战,是因为叛军的势力太大,被吓住了,而他们的退缩,正是高颎的机会,于是他主动请缨,杨坚便派他去监军。

图2隋朝疆域

一到军中,高颎就命军,队与叛军背水一战,结果叛军大败,尉迟迥自杀。

平叛结束后,高颎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

第二年,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高颎被拜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成为朝中大臣无人能比的NO1。

没想到,人生刚来了个飞跃的高颎,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却想来个急流勇退,上表请求辞职,推荐一个名叫苏威的人,接替他的职务。

杨坚说,你这是想让贤吧?想落个让贤的美名吧?那就成全你,于是同意他辞去仆射职务。

可是几天后,杨坚觉得这逻辑有问题:举荐贤能不等于让贤啊,不等于让位子啊,何况我听说举荐贤能的人应受上赏,怎么能反而让他丢官呢?

结果,高颎不但辞职失败,不久还被拜为左卫大将军,原来的职务依然由他担任。

杨坚明白,这家伙太能干。

图3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为了不“得罪”高颎,主事的要砍掉一棵树,杨坚说你敢砍那棵树,老子就敢砍你脑壳。

而主事想砍掉的那棵树,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槐树,位于朝堂北边,杨坚不准砍树,仅仅因为——高颎喜欢坐在那棵树下办公。

如果就此认为这是他以退为进的战术,那就错了,因为那以后,高颎一直没有断过急流勇退的念头,历史上那些功高盖主者的下场,他可是门儿清,而贪恋权力的结果,必将是重蹈覆辙,头脑清醒的他,绝对不会那么傻。

而他第二次辞职的借口,是母亲去世,他要求“去职守丧”。

再不同意就太不近人情了,杨坚只好同意,但仅仅过了二十天,就命令他回去处理政事。

好不容易达到目的,高颎岂肯轻易回朝,推辞时他都哭了,但杨坚命令他必须回来。

胳膊扭不过大腿,高颎只好回到朝廷,一干又是二十年。

图4隋灭陈之战形势图

这二十年里,除了为隋文帝制定新律、创建新都,高颎最大的贡献,是为隋文帝出了一个奇计,使杨坚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一举灭了陈国,完成了全国统一。

实际上,登基不久,隋文帝就产生了灭掉陈朝(南北朝末期的主要政权之一)的念头,但因北方有突厥搞事,他只好改变“先灭陈朝,后击突厥”的计划,率先搞定北方的威胁再说。

公元583年,隋文帝兵分八路,对突厥发动全面反击,并采用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离间计,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成功地让四个可汗为了汗位自相残杀。

第二年,沙钵略可汗被隋朝打败,称臣讲和,北方威胁基本消除,南下灭陈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具体咋个整呢?隋文帝召集将相开会,让他们献策。

高颎考虑到刚打过大仗,无论是军,队还是物资,消耗都很大,如果接着打大仗,定会力不从心,弄不好就半途而废了。

于是他出主意说,陈国地处江南,气温较高,地里的庄稼成熟较早,到了他们的收获季节,咱们就派少量人马,做出要袭击他们的样子,他们肯定会丢卒保车,屯兵备战,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农事?

这样一来,那些成熟了的庄稼,不就烂在地里了吗?

图5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

高颎接着说,咱们接着跟他玩儿游戏,他们一屯兵备战,咱们就撤,咱们一撤,他们肯定又会松懈,咱们又派人去“袭击”,他们肯定又会备战,如是再三,他们就会想,特么的隋军,这是玩儿咱们呢,不理他,那以后咱们再扬言派兵袭击,他们就不会信了,咱们一鼓作气渡江,定能达到突袭的效果。

高颎接着又献了一计,不可谓不“毒”——江南潮湿,为了防潮,那里的人把粮食等物资,都贮藏在地窖里,咱们偷偷派人去搞破坏,烧掉他们的粮食等积蓄,他们修好后,咱们继续这么干,不消几年,就能搞得他财力俱尽。

这办法好啊,杨坚大喜,立即采纳。

陈国惨了,地里的粮食没收回来,之前的又被烧了,根本没等几年,就在当年,举国就成了一个“穷光蛋”,别说应付一场战争,能够不被饿死,就算不错了。

公元588年,隋文帝集中水陆军五十多万,分八路进攻陈国。

高颎虽然是元帅杨广的长史,名义上是杨广的助手,但灭陈之战的所有事项,都由他决断,实际上是总指挥。

两个月后,隋军攻陷陈国都城建康,皇帝陈叔宝被俘,陈国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公主也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乐平公主是隋场帝的长姐、隋文帝长女、周宣帝皇后、周静帝的嫡母杨丽华。隋文帝就是从杨丽华手中篡得了北周的江山,建立了大隋。杨丽华也从北周太后变成了隋朝
2024-06-19 19:50:00
聊聊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郭衍
...县公。多次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叛乱。隋朝建立,深得隋文帝亲近,任平凉道行军总管,防备突厥侵犯。开皇四年(584年),开凿广通渠,关东的粮食得以西运,缓解了关中的粮荒。开皇五年
2023-06-16 20:32:00
从英雄到悲剧:史万岁因功遭忌,身死朝堂
...猛将,多次平定叛乱,可谓是战无不胜,但是他因为触怒隋文帝,结果就惨遭杀害。一具体来说,这位猛将就是史万岁。史万岁(549-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2024-04-27 06:08:00
...政权巩固立下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却最终被隋文帝在朝堂之上当场处死!史万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他又因何含冤惨死的呢?史万岁的功绩主要是两方面:其一,转战千里,平定江南
2023-09-01 14:36:00
他是大隋第一猛将,突厥人闻风丧胆,却被隋文帝暴杀朝堂
撰文:乔西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01.北周大象二年(580)五月,北周宣帝驾崩,其子年幼,朝政大权落入了丞相杨坚的手中。次月,兵强马壮的相州总管尉迟迥不甘心杨坚把持朝政,遂
2023-02-11 20:10:00
...期,在中国北部有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突厥。后来在隋文帝的计谋下被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分别是东、西突厥。虽然突厥已经被隋文帝给分裂了,但是当时的东,突厥依然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
2023-08-29 10:20:00
暴君隋炀帝对隋朝还是有重大贡献的,比如收复西域
...为了对抗北齐,北周联合突厥将千金公主嫁于突厥可汗。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千金公主为了给娘家报仇,劝说突厥可汗出兵攻隋。在隋文帝的强烈打击下,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突厥。
2022-12-24 21:14:00
功臣得了重病,皇帝派出名医诊治,功臣却说:看来我要死了
...比不上朱元璋,但绝对比得上朱元璋,这就是大隋王朝。隋文帝杀的功臣算得上的就有王谊、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元谐、虞庆则、史万岁等人,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加上一批开国战将高颎、宇文
2022-12-29 14:42:00
隋炀帝与高句丽之战的历史背景与背后原因
...和满清一样,将目光投向中原。目光深远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自然看到了这个威胁。为了“勿遗子孙忧”,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在隋朝走入正轨之后,就将征讨高句丽确立为国
2024-01-09 18: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