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16: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正值过年期间,一条网络视频受到众人的关注,那就是山东人祭祖,那“浩浩荡荡”几百人在室外为先祖叩首的场面让人震撼。在中国古代,祭祖是重要的维护统治稳固的方式,也是家族维系关系的重要项目。

五服在中国经典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分量举足轻重。亲属关系有远近之分,亲属之间也就慢慢有了“五服”这个概念。

最开始的五服指的是“孝服”,一服代表一辈人生命的结束,五服通常是五代的意思。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何为五服

“服”在古代最开始只是一个计量单位,《汉书地理志》记载:“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意思是大禹治水后根据物产丰富程度划分了五处不同的地方,方便进行控制每年上供进缴的数量。

《国语周语》也说道:“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周王开始国家就被划分为五个等级,依照距离远近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以“服”为单位的划分。

不难看出,五服的概念从几千年前的周王朝就开始施行。早在古代,统治者就深知关系远近的利害,距离王城越近越是成为“心腹”,自然“服”的等级就要高一点,所以根据甸、侯、宾、要、荒就能分析出各个地方的重要性。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当然这是“五服”对于国家的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管控领土而进行划分。古人对“九”这个数字极为崇拜但并不常用,通常只在王权中以九鼎来稳固统治地位。反而古人最为常用的却是“五”这个数字。

周礼中就可以看出“五”对于礼节的重要性。另外五服对于丧服也有讲究,共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这五种丧服相对五种与殡葬者的关系,也被世人渐渐用于隐喻亲属远近,人死后能够披麻戴孝的是为五服之内,五服之外甚至没有戴孝的资格。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其一最近者着斩衰,是父子或者夫妻之间最亲近的人,这种丧服所用麻布是最粗糙的,并且不能缝边,以表对死者的哀伤之情。

其二齐衰,和前者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要缝边,是为二等亲准备的,也是用非常粗的麻布制成的。

其三大功,大功的丧服要比前两者布料轻细一点,是为堂兄堂弟这类表亲准备的,包括伯父叔父等等也着大功。

其四小功,熟麻布制成,本宗的曾祖、外祖这类相对的远亲服之。

其五就是缌麻,外孙、外婿等等都服缌麻,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亲人。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五族九宗本中也用关系图表明五服关系,以自己为中心,上走父母至高祖,算自己一方五辈,下走长子至玄孙,左右分支堂兄族兄等等,都算五服之内。

所以一次说来,“五服理论”并不是没有道理,五服之外的亲戚真就是难以算得上亲戚。

有些偏远山区由于人烟稀少,为了防止近亲通婚常以此五族九宗本来查阅,如果男女双方在五服之外的则可以通婚,若是在五服之内说明两人是近亲,就会被禁止通婚。这个方法虽然有些久远但确实好用,防止了不少近亲通婚带来的伤害。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五服下的亲属关系

山东作为中国的“齐鲁大地”受周朝宗室文化最深,但祭祖时人虽然多,但都是本家五服之内的亲人。

可以看出五服理论才是古人的大智慧,在划分等级的同时还坚持了伦理至上的理念,这也是中华传统孝道的铺垫。

历史上分封制的朝代鼎盛时期都是建国后的五服之内,因为五服之内的亲属关系,姓氏分封后心还是相对比较齐的,到了五服之外,分封的诸侯王有些不承认与王室的亲属关系,渐渐王权就会失去控制,甚至更迭。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当下社会能常走动的亲属关系都不算五服之外,五服是一个很神奇的社会学定理,一旦出了五服即使之前的家谱再“枝繁叶茂”,也难逃疏远的命运,几辈之后基本就不会走动了,渐渐自然会失去这层亲属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们常说“亲不过五服”,虽然这种说法看起来只是老辈人对于亲情的感受,但其中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五服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生物学上讲,五服是相当明智的,因为父辈系的某个染色体一直在,但是每一代的配偶,都会为下一代带来不同的基因,几代下来,各分支间,基因相似的概率就会降得很低。这也就能有效地提高人口质量。

五代过后为何不再是亲戚,五服理论都代表哪些含义

族谱的作用就在于此,族谱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五服的具体书面版本,不但非常方便认亲还可以防止近亲通婚。这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里面充满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重要伦理纲常。

如果按几代人来算的话,五服其中包含九代人,自己为一代,上溯四代,下延四代,则为五服。

人们口中的“八辈祖宗”其实也早已过了五服,有四辈“祖宗”已经跟你毫无关系,所以在人口少的地方千万不要提八辈祖宗,有可能就会说到自己头上。

五服在很多人看来没那么必要,甚至认为是中华文化中的糟粕,应该摒弃,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必须得以传承。

但是现在看来无论是糟粕还是瑰宝,五服理论对中国五千年来人口的延续一直默默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几千年来,五服从国家的分封祭祀到民间的族谱,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概念也一直在变,在当今社会一夫一妻制度和优生优育的发展下,这些政策取代了曾经的“土办法”,但五服作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一,即使有一天毫无用处也需要人们记得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薛蝌是薛蟠的“从弟”,什么叫从弟,与堂弟又有什么区别?
...为,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很难看懂这本书,甚至里面的亲戚关系和地位层次都不容易理解。在古代,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亲戚间常常结婚,关系错综复杂。比如薛家,薛蝌被称为薛蟠的“从弟”
2025-01-03 10:46:00
借8万给堂姐治病,遗憾她还是走了!过后姐夫却说,这钱就不还了
...深了我对整个家庭的失望和痛苦。我原本以为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可以超越金钱的纷争,然而现实却残酷地让我认识到了家庭关系之脆弱。这件事情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家庭、亲情和价值观的含义。我
2024-06-18 06:10:00
五服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具体代表了哪些亲属关系
...那么,五服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具体代表了哪些亲属关系?五服的历史渊源五服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天子对治下领土与臣民的划分。《尚书·酒诰》中记载,天子将天下划分为内服和
2024-09-28 13:14:00
亲戚关系淡化的原因有哪些?
...间彼此依靠,亲缘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珍贵。杭苏红说,亲属关系是中国社会中相当重要的关系网络,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会性资源与情感性资源。它有温暖的一面,比如归属感和人生意义的实现,亲
2023-02-14 14:15:00
“爸”与“爹”有何区别?为何古人叫爹爹
...的称呼方式。清朝时期,称呼父亲为“爸爸”不仅仅代表亲属关系,还象征着权力和权威。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个词汇渐渐变得更加广泛使用,特别在民国时期。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多重因素,包括
2023-10-29 20:00:00
宋孝宗都出五服了,连亲戚都算不上,为何赵构还选中了他做储君?
...,有时候,如果皇帝本身没有子侄或兄弟,也会选择有着亲属关系的后辈子侄,例如后周郭威没有子侄,最终选择了内侄柴荣继承皇位。这其中最特殊的案例之一发生在南宋高宗赵构的时代,他竟然
2024-08-05 22:25:00
娱乐圈中有哪些不被熟知的亲戚关系?
...行里,也存在像普通人一样的,七大姑八大姨似的各类型亲属关系,只是很多都不为人熟知而已。老演员姜大卫一共有三个孩子,二女儿已经移居国外,小儿子外形十分的帅气,如今也出道当演员了
2023-01-16 09:39:00
小姑的小叔子结婚,婆婆让我去随1千块,有这个必要吗?都不认识
...结婚,和我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随什么礼,根本不算亲属关系,更谈不上有血缘关系,我们干嘛还要去随礼,还要随1000块,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婆婆说我不去,没有任何关系,连见面都没
2024-06-03 14:14:00
网络放大效应,亲情永远不会消失
...的亲缘关系模式,以更加平等、开放和理解的方式来维系亲属关系。如今,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忙忙碌碌,远方的家乡对他们变得逐渐陌生。当他们在城市安家后,每年似乎只有过春节才是必须要回
2023-09-21 0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