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以为海归数学家、心系祖国材料学家、汇聚种类人才的专家组,都不过是为了《画眉》这部反特剧东拼西凑出来的历史素材。可当专家组到位之后,当听到专家们口中那些陌生且高深的名词与术语后,我才猛然发现原来庞红张、计丹阳等人,才是被作为素材与陪衬的一群人。相比起楚怀秋带领的专家团队,相比起专家团队将要进行的事业,眼前这群年轻人不过是伟大事业之前的调剂而已。
当专家团队提及“鹦鹉螺号”以及“U-XXI型”两种潜艇时,当楚怀秋心心念念寻找钛矿时,当有人说庞红梅那一身警服不像那个年代所有时。我才明白这一切似乎都是真的,都是无数先辈曾经经历与实践过的。庞光梅那一身英姿飒爽的白色警服,如果不是五五式就是五八式警服,这两款警服的时间跨度大概是1953年至1965年之间。
也就是说《画眉》所在的历史时空,很可能就是五八式警服装配的1958年11月前后。这样的时间节点,也很符合我国在1958年启动研制第一艘试验潜艇的设计历史。虽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16日于罗布泊爆炸成功的,但是作为核潜艇的动力之源,潜艇所使用的核反应堆以及整个核潜艇自制计划早在1958年便开始了。
虽然历史上正式确定核潜艇研制时间被定格在了1965年8月,但《画眉》向我们讲述的是比这更早的一批人。他们是为了建造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而走进“大三线”艰苦开荒的一群人,也是《画眉》中被庞红梅等人重点保护的一群人。这一点从剧中提到的“鹦鹉螺号”来看,也能佐证与历史并无太大出入,因为所谓的“鹦鹉螺号”便是世界上第一艘实际运作并服役的核子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核子动力潜艇”。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潜艇的代名词,如果真如《画眉》所讲能拿几张结构图之类的资料,那便是十分珍贵的研究方向与资料了。相对于“鹦鹉螺号”的“U-XXI型潜艇”则显得较为古老了,因为这是一种早在1939年便被生产出来的常规动力潜艇。虽然当时我国还不能完全自主设计与生产潜艇,但通过购买或有偿转让等方式,在1956年3月便已经有我们自己生产的常规动力潜艇下水了。
虽然潜艇这事《画眉》可以说是做到了尽乎照搬历史,但过度高抬了钛金属与钛矿的地位与重要性。不可否认钛金属对军事武器的制造或潜艇制造有着诸多益处,但并非只能使用钛金属制造潜艇。而且《画眉》似乎在刻意将钛与核潜艇两者硬拉在一起,虽说我国西南方确实是钛矿的重要出产地,但将其放在1958年这个时间节点并不合适。
因为早在1956年我国便可以生产自己的钛锭与钛管了,也就是说早在此之前很可能已经找到了储藏量相当可观的钛矿了,而且在1955年11月我国便可以生产出纯度为99.2%的钛了。虽说自主研发像潜水艇这种高精尖武器,需要集合大量的高精尖人才攻克无数的技术难关。但像这种寻找矿藏的事情,或许并不该是专家组需要亲自上阵的繁杂之事。
就像核弹、卫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一样,《画眉》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不太被人们所注意到的故事。就像隐藏于大海碧波之下的潜艇一样,即便像楚怀秋等科研工作者成功研发、生产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他们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人提及、不被世人所知晓,他们的工作就像潜艇一样神秘且隐蔽。
他们不会像计丹阳这般张扬,他们不会有大张旗鼓的欢迎仪式。即便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小范围誓师大会,也会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进行。只可惜在这方面《画眉》并没有完全照搬历史,因为从计丹阳与庞红梅下火车之后,这一切不仅闹得满城风雨而且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关于《画眉》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