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谁死19年后“复活”推翻建文帝江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4 21: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396年夏天,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前来奔丧,在半路上接到诏书:所有藩王都不允许离开封地。朱棣无奈返回北京,派了3个儿子前往南京,替自己送父亲朱元璋一程。建文帝办完朱元璋的国丧后,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削藩,一年后,也就是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的手下突然出现一位叫“杨璟”的大将,让很多人目瞪口呆,因为杨璟已经死了19年,怎么又复活了?

杨璟,安徽合肥人,自幼熟读兵书,文武全才。朱元璋从濠州起兵,一路南下,杨璟前来投奔。按照时间算,杨璟和常遇春是同一年投奔朱元璋的,算是朱元璋早期的将领之一。杨璟是个元帅之才,打仗时考虑全面,很少吃败仗。因为杨璟是被朱元璋下令诛杀的,所以在洪武时期,杨璟的功绩并没有被人重视。在朱元璋打天下时,杨璟的功勋不输给汤和、廖永忠等人。举两个例子:

第一,洪武元年,朱元璋攻打广西,杨璟为主帅。杨璟下令兵分七路,从郴州南下,取泉州、桂阳、永州等地,势如破竹。之所以会这么顺利,全靠杨璟用七路大军,虚虚实实,让敌军摸不到头脑,可见杨璟有超高的军事天赋。

第二,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下令攻打西北,当时秦晋之地是枭雄李思齐的地盘,另外元朝将领王保保还驻守在雁门关。朱元璋派大军征讨西北。《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八月,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既定元都,受命帅师取山西。定左副将军冯胜居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居胜之下,偏将军杨璟居和之下。协力同心,剪除余寇。

也就是说,出征的大将众多,为了避免多头领导,朱元璋规定,按照徐达、常遇春、冯胜、汤和、杨璟的顺序,确定上下级关系。可见,杨璟虽然位于汤和之后,但也位列五位大将之一,比傅友德、廖永忠等名将的地位还要高,足见朱元璋对杨璟的重视。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杨璟被封为营阳侯。但是,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著名的“胡惟庸案”,朱元璋在两年的时间内,诛杀了1公21侯,合计22位功臣。其中,就包括营阳侯杨璟。在查到杨璟涉案时,杨璟身在燕京北古口驻守,朱元璋派燕王朱棣秘密诛杀杨璟。半个月后,朱棣回信,说杨璟的全家已被诛杀。

既然杨璟在洪武十五年(1380年)已经被杀,那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杨璟为何又出现在战场上呢?会不会是两个人重名了?可是,大家发现,这两个杨璟,都是合肥人,年龄有偏差,但仅仅差了8岁。两个杨璟的儿子,都是“宗”字辈。最为让人不解的有两点:

其一,靖难之役时,朱棣帐下的杨璟只是一个“千户”,却带领两万兵马,职位和能力俨然不对等。

其二,靖难之役时,“千户”杨璟在灵璧之战中,战死沙场。朱棣称帝后,竟然封杨璟为“璟国公”。一个千户,马革裹尸,结局最多被封个将军称号,封侯都不太可能,杨璟竟然被追封为公爵。

谁死19年后“复活”推翻建文帝江山

所以,有学者称,种种迹象表面,两个杨璟,应该是同一个人,朱棣当年应该骗了朱元璋,他并没有杀掉杨璟。现在的湖南永州,有一个杨村甸,村民大多姓杨,自称是明朝大将杨璟之后,在他们的族谱上显示,上述两位“杨璟”,的确是同一人。

原来,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让朱棣诛杀杨璟,朱棣知道杨璟是受了冤屈,念及杨璟战功赫赫,不忍杀之。便和杨璟配合,伪造杨璟被杀。杨璟因此“诈死”,保住了全家性命。当靖难之役爆发后,杨璟为了报答朱棣之恩,带着儿子重新回到朱棣帐下,帮朱棣推翻了朱元璋预定的“江山”。为了掩盖杨璟的身份,朱棣将杨璟的年龄、职位全部更改。后来杨璟战死,朱棣封他为“璟国公”,善待杨璟的儿子杨洪极其后人。杨璟的后代已经繁衍了30代人,今天的杨村甸的杨姓人家,都是杨璟之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助这位年轻的新君主。在削藩靖难的风云变幻中,他们替建文帝出谋划策,全心全意为大明江山效力。正是有了他们的辅佐,建文帝得以大刀阔斧地削减藩王势力,稳固皇权。建文初年,一时间朝野
2024-02-03 22:01:00
朱棣起兵造反,18个兄弟为何只有宁王帮他?
...18个了,那么这些兄弟们如何看待朱棣起兵呢?废黜派 建文帝的“削藩”运动发起后,首先拿来开刀的就是几位明显不安分的藩王,即周王、齐王、代王、岷王。这几位藩王中年龄最大的周王
2022-12-20 15:58:00
朱元璋的这个后代比建庶人还苦,被监禁一百多年
1402年,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率兵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见大势已去,焚毁宫殿,不知所踪。他的皇后马氏自焚而亡,次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被遗留宫中。随着朱棣的登基,朱文圭也被废
2023-01-07 01:34:00
明朝齐王朱榑:两度废黜,骄横终至囚徒
...锢。(明史·卷一一六)朱允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图谋削藩。由于周王朱橚(su)与最强藩王燕王同母,便先将其逮捕囚禁。朱榑残暴不法,成为建文帝第二位盯
2024-02-26 05:33:00
明朝唯一自焚而死的皇后,丈夫和儿子下落成谜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比较幸运又有点悲催的皇帝,他本来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吕氏也只是朱标的次妃,身为庶子正常来说皇位是轮不到他的。但所谓富贵天命,先是朱标的正妃常氏去世,母亲
2023-06-08 18:47:00
大好的大明江山,朱棣该如何去守
...管齐下,从根本上斩断动乱的源泉。重视皇族,大封功臣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只得到江南地主文人集团的支持,而同时得罪了皇族和勋贵这两大政治集团。朱棣继位之后,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2023-01-17 17:45:00
朱允炆即位后,朱元璋的儿子们下场如何
...30日,年仅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登基,定下国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不久,与众位叔叔就撕破脸。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朱标是建文帝的父亲,早年已经去世,而皇四子朱棣,一直不满侄儿
2024-06-09 11:08:00
黄子澄:建文帝的忠臣与悲惨结局
他是建文帝的重臣,也是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可是说实在的,如果他早死,朱棣还夺不了建文帝的江山,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小编还真是有理由的。不卖关子,这个人叫黄子澄,明初的官员,官至
2023-11-11 08:05:00
朱允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
...失败者,但颇有一番作为。此人就是在位仅有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话说1402年6月,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占领南京城,夺取了原属建文帝
2023-02-13 14: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