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09 23:08:00 来源:VISTA看天下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电商在线”

(ID:dianshangmj)

原标题 | 2亿融资,能救“生鲜电商第一股”吗?

作者|沈嵩男

编辑|斯问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这一新技术在国内催生了搜索、电商、社交、外卖、短视频等一众庞大市场,诞生了阿里、腾讯、字节、美团等大公司。

但互联网模式也在诸多市场折戟。其中每一个代表性巨头的跌落,往往意味着该市场短时期内将趋于沉寂,热钱开始退散。ofo跑路、摩拜卖身,代表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退潮。“蛋壳”暴雷,让长租公寓市场陷入长时间的冷清。

去年,每日优鲜的关停,则使得火热的生鲜电商的诸多商业模式,受到了更为严苛的拷问和质疑(尤其是前置仓模式)。

自2022年7月起,每日优鲜关停了其占营收比重约为90%的DMW零售业务(分布式微仓,即前置仓业务),陆续裁撤几乎所有的前置仓和员工——这被业界视作,每日优鲜进入实质性的“停摆”阶段。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每日优鲜“离场”

停摆逾一年,美东时间8月3日,每日优鲜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最新年度财务报表。这份财报披露了这家曾经的“生鲜电商第一股”在2022年的经营概况、关停核心业务后具体的善后措施。

但更受关注的,是其公示8月份新签署的一笔约合人民币1.94亿元(2700万美元)的融资。钱还没到账,也未必一定到账——去年山西东辉投资集团就曾接近为每日优鲜注入约2亿元人民币“救火”,但最后没投,管理层也没做任何解释。

谁也不知道融资最终会被运用在什么领域,发挥多大的作用。但至少让每日优鲜的股价在北京时间8月4日收盘时暴涨284.47%。从濒临退市的0.515美元,跃至1.980美元,回到了安全线之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股票最低报买价不得长期低于1美元)。只是,对比13美元的发行价,每日优鲜的市值仍在“地板”上。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北京时间8月7日盘前,每日优鲜继续暴涨

我们通过梳理财报、对话供应商与前员工,尝试了解,停摆一年后,每日优鲜剩下了什么,还能做什么。

01

关停逾一年,每日优鲜还剩什么

这份迟到了近半年的年报,核心项还是营收与亏损、负债与融资、残缺的业务,以及关于员工和供应商的大量诉讼。

1.亏光165亿,还欠供应商13亿,欠用户1800万

据年报,每日优鲜在2020 年、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61.304 亿元、69.515 亿元和27.613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6.492亿元、38.498 亿元和15.236亿元。

其中营收的大幅下降主要因2022年7月后主营业务的关停,但亏损仍然巨大。自披露财务数据的2018年开始,到最新的2022年,我们统计每日优鲜合计亏损约人民币121.64亿元。

而据企查查监测,每日优鲜创立以来的总融资规模在172.7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IPO前的18.17亿美元和24.3亿元人民币融资,以及IPO轮扣除承销佣金、折扣、发行费用后的2.472亿美元,按2023年8月7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1895计算)。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每日优鲜部分融资,其中山西东辉投资集团的投资并未到账

每日优鲜不仅亏完了所有的融资,至今还欠着供应商13.04亿元(2021年为16.05亿元)。这个“烧钱”的速度,比之ofo也不遑多让。

据企查查监测,小黄车历年融资合计约154.37亿元人民币(不包含未披露具体金额的融资,可能高达数亿美元)。小黄车不仅亏光了这些钱,以2018年其APP显示的退款人数和常规押金档位(199元)来算,它当时还欠1600万用户,共计约32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

欠用户的钱,每日优鲜相对少很多。每日优鲜将用户预付款(主要是储值卡)作为递延收入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并在用户消费后进行摊销。据2022年年报,每日优鲜迄今未摊销的递延收入余额约为人民币1820万元。

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反应迅速的用户曾在去年7月每日优鲜频繁缺货,乃至即时配送业务关停时,及时消费(曾在短期内保留次日达业务,用户可进行消费)降低损失。也有人退款成功,但从年报来看,至少有1820万元的用户的钱,成了一个纯粹的数字。但目前每日优鲜的APP和小程序都已打不开,甚至连数字都看不到了。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每日优鲜的小程序和APP界面

但最受煎熬的肯定还是供应商。关于这13.04亿元的应付货款(主要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货品、物流和营销费用),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其中既有被拖欠了4000万元货款的蔬菜供应商,也有金额虽只几十万元,但资金链断裂使得其生意难以为继的小商人。 我们采访了为每日优鲜供货、供仓库、做加盟的人,他们表示被拖欠的货款和押金,这一年来没有实质性进展。

年报显示,每日优鲜在2022年还掉了3亿元欠款,但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供应商同意按总货款的两折进行分期支付——很多商家接受了两折还款,但似乎也没拿到钱。年报还提到,每日优鲜在国内被提起约851次起诉讼,其中主要是供应商诉讼,标的金额总计约人民币 9.627亿元,平均单场诉讼的标的金额在113.125万元。 联想到农产品生意低毛利、重资金、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每日优鲜为供应商们带来的坏账,已然构成了一道又一道他们难以迈过去的坎。

2.也欠着“自己人”钱,CEO和董事们只领了250万元工资

2022年7月28日,每日优鲜全员会录音流出。会上,有高管称山西东辉集团战略投资款未如期到账,绝大多数员工薪资会暂缓发放。 同时,人事负责人宣告,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截止到7月28日。公司将继续缴纳7月份的社保、公积金。但从8月开始,需要员工自理。

期间,有员工就6月、7月尚未发放的工资提出质疑,人事回复“现在没有能力回答”。

据年报,每日优鲜的一众子公司目前正处理着约1332名前雇员在国内发起的劳动争议,涉案金额总计约人民币6660万元——每个人差不多5万元,大概是几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工资。其中,截至2021年年底,每日优鲜还有1925名员工,而到了2022年年底,只剩下57人。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2022年6月1日,北京,位于望京的每日优鲜公司总部

这其中,业务相关13人、财务和法律10人,人力资源和公共关系5人。显示的管理层仅剩1人,然后有27人被归入了“其他”。据我们采访的曾负责每日优鲜采购的前员工“杨希”(化名)介绍,她曾经的直属领导,每日优鲜的创始团队人员,也已在今年年初离职。

也就是说,每日优鲜在2022年少了1868名员工,按1332人对其诉讼来算, 最乐观的预计是,仅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个人权益上与公司不存在纠纷,也就是未被拖欠薪水。

杨希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之一,她在2022年年初离职,彼时每日优鲜资金链尚未彻底断裂,工资虽然有所削减,但好歹按时发放。

此外,2021年,每日优鲜的首席执行官(CEO)和董事共领了2890万元薪酬(现金和福利)。而在2022年,他们也只拿了250万元。

3.仓库归零,公司还剩318平米

在关停前置仓业务后,截至2022年10月31日,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总建筑面积还有66390平方米。而在之后的2个月时间里,它关光了几乎所有的仓储,仅剩5093平方米。

按照其单个前置仓260平方米—657平方米的面积区间计算,彼时前置仓还剩几个到十几个之间。 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每日优鲜终止了生鲜市场的所有经营合同及相关租赁。仓库彻底清零。

租赁物业,只剩了北京一间318平方米大的办公室。

过去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成功,都倚赖同一路径——用融资换效率,用效率换规模,用规模换利润。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传统行业或公司动辄几十年的成长周期,背后是几百几千家公司迅速的优胜劣汰。

但如果某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本就未被充分验证,那么几百上千亿的资金,海量人脉、资源的催化,未尝不是对错误的放大。过去,我们看到一众公司早熟,然后早衰。ofo、蛋壳、每日优鲜都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以生鲜电商为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了这一领域的4000多家公司,其中7%巨亏、88%亏损、4%持平,仅有约1%能盈利——盈利的大概率是只做地方市场的小公司,在做全国市场、具备规模的生鲜电商公司中,我们暂时没有看到全面盈利的迹象。

02

新融资两亿后,每日优鲜还有什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每日优鲜现金账户还有人民币2091.5万元,租赁物业还剩一间办公室,以及57个员工。但它公告称,已与两家投资者分别签署两份股票购买协议。两家投资者同意认购每日优鲜总计54亿股B类普通股,交易总金额为2700万美元(约合1.94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3年6月,创始人徐正持有每日优鲜6889万股普通股,持股比例9.4%,腾讯持股比例在7.6%。新进投资者将合计持有每日优鲜54亿股B类普通股,占已发行股票总数的88.1%。 而两家同意将这些股票的投票权,全部转让给每日优鲜董事会主席兼CEO徐正。

也就是说,2019年最高时市值被估到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每日优鲜,最终以差不多2亿元“卖身”了。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优鲜还与Mejoy Infinite Limited及其股东签署了股票购买协议,将以1200万美元收购Mejoy Infinite Limited的全部普通股。

市场上关于公司Mejoy的信息不多,我们仅通过“领英”了解到,其大股东严人杰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同时,Mejoy官网介绍,其成立于2019年,管理层来自于广告公司蓝标、汇量等,主要为出海企业提供推广方案、买量投放、素材制作、本地化真人视频拍摄等效果类广告营销服务。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Mejoy官网

据公告,业务收购交易完成后,每日优鲜将开始提供定制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及服务。但有二级市场投资人猜测,这两笔交易实质上是Mejoy花了1500万美元借壳上市——先花2700万美元买下每日优鲜,再用其中的1200万美元收购Mejoy,将实际业务注入。

前员工杨希倾向于认为每日优鲜确实是借此“调头”,开始做数字营销业务。但这笔钱不论用在何处,大概率都不会拿去还债,用来还债也远远不够。所以,那个专注于前置仓的生鲜电商公司每日优鲜,已经为自己的创业生涯,划下了句号。

03

脚上“沾着土”,也赚不到生鲜电商的钱

让每日优鲜陷入“巨亏”的前置仓,曾是互联网对“大、散、慢”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一次“创新”。

每日优鲜搭建了“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即大仓。再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3公里内的地区,排布上千乃至数千个sku,保证产品品质和小时级(后面被不断缩短至半小时范畴内)的交付速度。

但居高不下的履约成本,让前置仓模式始终面临着“效率和成本”的两难抉择。我们以数据更充分、业务更成熟的每日优鲜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为例。

这一季度,每日优鲜共履约2870万单,但付出了6.379亿元的配送成本,单均分摊22.22元配送费用。

怒砸2亿,能救这生鲜电商“前巨头”吗?

每日优鲜骑手

而此时,它每个订单的价格为88.4元。 也就是说,对前置仓模式反复优化了七年,每日优鲜的配送费占收入比重,还是在25%左右。这对于低毛利的生鲜行业来说,仍是“难以承受之重”。

《每日人物》曾采访每日优鲜高管“王大强”(化名),他提到2021年9月,每日优鲜的履约成本被压缩到20块钱(每单)左右,同时保持着史上最大规模单量。在北京,日单量(单仓)超过1000单,已经出现盈利趋势,“是每日优鲜最接近盈利的时刻”。

但这背后,是一个店长管多个门店,夜班变成一人巡查。就连租用的服务器数量也进行了缩减,同时开始裁员。

美团新业务得以持续经营,靠的是背后酒旅、外卖业务作为现金牛,源源不断的“输血”。2022年,美团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9.3%至592亿元,亏损收窄至284亿元——一年还是亏掉了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历史亏损之和。

2022年,前置仓另一头部公司叮咚买菜的亏损历史性地收窄到了8.069亿元(披露财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一季度更是只亏了0.524亿元。但靠的是降低折扣与优惠,砍掉一半的营销费用,这导致其营收首次录得同比下滑。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在该季度的履约费用还有11.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达23.9%——线上买菜一方面依然重度依赖营销,另一面配送费用始终居高不下。过去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规模化”实现固定成本的不断分摊,最终获得利润。也就是前期烧钱、后期赚钱。但生鲜电商行业,目前仍有包括营销、配送、仓储一揽子等比例增长的刚性成本。

即便单量增长,这些费用仍很难被大幅分摊,前置仓商业模式的边际效益微弱。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在202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叮咚买菜原来讲性价比,而现在要强调品质或商品更好。提升高价值商品的经营,提升客单价,是叮咚买菜的未来方向。”

但想要让用户在刚需、民生属性强烈的“买菜”上花更多的钱,不仅对业务是挑战,对舆论影响与公司形象,同样有很大风险。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成功上市,是前置仓模式迈过的第一关。未来,“活了下来”的梁昌霖,或许还能把公司做到盈利,迈过“第二关”,但充其量也就是“撅着屁股捡钢镚”。此时回过头来看,虽然天猫、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大平台这几年都在持续加码“生鲜电商”,但“买菜”对于平台级公司来讲,本就可以弱“财务考量”,长期亏钱不是不能接受。平台看重的,是高频、复购的买菜提供的“生态价值”。

而对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们来说,似乎只有赚钱才能活下去,也才是成功的。但这实在太难了——徐正15岁就被保送到中科大数学系,精于“算数”。又在联想工作时,领导过集团的水果事业部,是“脚上沾过土”的创业者。 但纵是如此,他在2019年的一场高层会议上还是痛哭,“生鲜这生意太难做了”。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效仿TVB?亚视宣布进军直播,能拯救曾经的香港电视巨头吗?
...元,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3.67亿元;归属股东应占亏损1.84亿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6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2023-06-08 10:19:00
双巨头财报报喜:万亿元级赛道 医药电商迎来拐点
...售药房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张,并分别于2024年及2030年达到人民币4560亿元及人民币12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4
2024-06-20 09:30:00
中国快递出海,仍在等待巨头
...和自家跨境电商结合的当地仓配。2022年7月,京东以5亿元人民币买下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物流仓库;同年10月,以3.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连锁超市Tesco位于英格兰北部城市唐卡斯特的一个配送中心
2023-07-20 11:54:00
​巨头拼海外仓,快递出海“龙争虎斗”
...字:老挝本地的快递费用是每公斤7000老挝币,相当于2元人民币。中国与老挝之间寄送的快递费用是每公斤2.2万老挝币,相当于6.5元人民币。目前,这一网点每月业务量稳定在300
2023-12-21 13:50:00
带货直播又迎巨头!顺丰、支付宝相继入局
...团预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全网合计完成的GMV超过人民币50亿元。交个朋友在财报中将增长主要归因于跨平台的运营,表示:“打造了高质量的直播电商和新媒体营销渠道品牌
2023-08-22 10:04:00
市值蒸发99%,千亿巨头卖给韩国,即将退市
...润达到14.7亿美元,其盘中市值一度达到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72亿元)。而如今,发发奇的市值相比最高点已跌去了99%,仅剩2.53亿美元。在与酷澎的交易完成后,它将从
2023-12-25 10:38:00
字节跳动的另一颗心脏
...据来看,抖音电商在2022年全年的交易总额达到了1.41万亿人民币,与2021年进行比较,增长76%。2020年6月,字节成立了以“电商”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统筹公司旗下抖音
2023-02-04 10:00:00
昔日电商巨头官网变“空”了,App两年未更新,你用过吗?
...累了10多万注册用户,一年时间,年总销售额就突破了5亿人民币。经过短短四年时间,聚美优品2014年5月16日顺利在美国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上市的美妆电商第一股。值得一提的是,聚
2024-11-05 14:02:00
巨头互攻:Temu和SHEIN的海外低价斗法
...者线上购物的需求。于是,这一年,SHEIN全年营收约700亿人民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也从2020年1月份的7%在一年半后已经达到30%
2023-11-30 09: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他们在!大停电多年未遇,“网”自岿然不动编者按科技改变世界,而位于各大高校院所
2025-09-09 07:43:00
由十几人紧盯变一两人巡检,5G+智能产线“显神通”一根头发丝的1/7!滑块南京造,精度航天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走进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艺”)的“5G+智能滑块生产线”车间
2025-09-09 07:43:00
尚诗颖 南昌市新建区象山初级中学摘要:人工智能为中学生外语教育领域引入了新的变革与视角,着重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5-09-09 06:59:00
共创优质产品体验,从“MagicOS创享家”看荣耀的“听劝”哲学
摘要:以“听劝”的姿态持续进化,才是产品迭代的核心价值坐标。8月底,成都宽窄巷子又一次“出圈”了。年轻人能听Live现场
2025-09-08 08:19:00
网易云音乐教师节特别活动正式上线 百万黑胶VIP免费领
9月5日,网易云音乐教师节特别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为教师与学生群体都准备了丰厚福利,教师可免费领取100万份专属福利大礼包
2025-09-08 08:20:00
人工智能成“显眼包” 一批高科技产品亮相投洽会
MUGIN EV350全电动碳纤维垂直起降无人机平台,轻量化碳纤维机身设计,兼顾高强度与低能耗,适用于城市巡检、应急通信等场景
2025-09-08 09:01:00
“红房子”成热门国际会客厅 九位国际嘉宾昨做客
英中贸易协会会长詹诚信翻看《厦门日报》。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张昀 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进福)投洽会的“国际范儿”体现在哪里
2025-09-08 09:01:00
IBM中国企业级AI巅峰论坛首落烟台黄渤海新区 携手盛启AI新世界
论坛现场大众网记者 邢晨 烟台报道9月5日,IBM中国企业级AI巅峰论坛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成功举办。论坛上,IBM分享了有关企业级AI的最新洞察
2025-09-08 09:10:00
鲁网9月8日讯当今世界,科技浪潮奔涌而来。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的运行逻辑,也重塑着金融业的未来。对银行来说
2025-09-08 10:42:00
电冰箱能效新国标出台 节能门槛再提升
本报记者 赵 曦 □ 唐 瑞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GB 12021.2-2025《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
2025-09-08 11:05:00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要求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须进行标识
2025-09-08 11:05:00
记者8月2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新版洗碗机能效水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此次修订发布的标准
2025-09-08 11:06:00
技术驱动增长!聊城乖宝研发构筑壁垒,自有品牌营收35亿稳居行业龙头
大众网记者 彭静 聊城报道9月5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四)聊城农副产品加工与大健康产业链专场
2025-09-08 11:18:00
白象旗下网店公司因虚假广告被罚3万,此前因“多半”桶面“多半”为注册商标陷争议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尚选电子商务(江苏)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新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违法事实显示,该公司在某平台网店发布虚假宣传广告
2025-09-08 11:20:00
莘县新立信:破解鸡肉调理品同质化困局,打好差异化战略
大众网记者 彭静 聊城报道9月5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四)聊城农副产品加工与大健康产业链专场
2025-09-08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