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楚国有个家族非常了不得,为若敖氏。他们的先祖楚若敖在西周初期做过诸侯,披肝沥血,为后来的楚国打下一片基业。后辈引以为傲,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家族姓氏——若敖氏。
这个家族出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斗子文,使这个家族走上了权力巅峰。他与楚成王同甘共苦,君臣一心,带着楚国驶上发展快车道,斗子文在国家困难时竟然拿出所有家当来帮助国家,并留下了“毁家纾难”的典故,当然他的品行与威望也给这个家族带来了无上荣耀。
从楚武王到楚庄王的五任国君时期,楚国的十一个令尹,有八个出自若敖氏家族。
这个如日中天的家族在掌权了一百多年后却因为一个人而覆灭了。这个人是斗子文的孙子斗越椒。
因为他的权欲与愚蠢导致整个家族被楚庄王血洗,所以后人对他很愤恨,有一个关于他的传说是这样的,不排除后人对他的编排。
传说,当年斗越椒刚出生的时候,子文一见到他就大惊失色,说:“这孩子熊虎之状,豺狼之声,以后会灭若敖氏家族,赶紧杀掉!”斗越椒的父亲不同意,坚持把他养大了。
子文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临终的时候劝告全族人,一旦斗越椒执政就赶紧逃离楚国,并且哭着说:“以后再也没有后人来祭祀若敖氏,若敖氏的先祖在地下都会挨饿了”。言外之意这个孙子将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斗越椒因此留下了“狼子野心”的成语。
我们再回来说说斗越椒怎么当上令尹,怎么排挤家族领袖,怎么除掉竞争对手,怎么叫板楚庄王最后身败名裂,导致家族覆灭的?
客观地说,若敖氏家族确实人才辈出,不过因为功高震主,他们家族当令尹的命运却让人惋惜。
斗子文晚年推荐自己的堂弟成得臣(子玉)当继承者。这时候起,若敖氏分成了“斗氏”和“成氏”两个家族。
子玉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物,但城濮之战的失败毁灭了他一生的名声。子玉过后,楚国的令尹职位短暂地落到过蔿吕臣手里。但蔿氏架不住若敖氏的一致反对,一年以后,又把令尹的位子交给了斗勃(子上)。权力重新回到若敖氏手中。
子上更冤枉,他明明没犯什么错,却因为得罪了还是太子的楚穆王,结果被诬陷,被楚成王冤杀。若敖氏的两任领袖本身都很有才干,却死得很憋屈。
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可能因为他们位高权重引起了君王的猜忌。权臣受猜忌这也是历朝都逃不过的宿命。但楚国君王还是离不开若敖氏的支持,所以继续任用若敖氏的人主持国政。
子上的继任者是成大心,之后是成嘉(子孔)。
不过,这时候起,若敖氏跟楚王的关系就变得相当微妙了。楚王开始防范若敖氏了,若敖氏也不再忠心耿耿辅佐君王了。
楚穆王末期,长期受打压的斗宜申(子西)发动叛乱,想杀掉穆王。结果他失败了,被穆王杀死。楚庄王刚登基的时候,被秦国释放回来的斗克(子仪)又发动叛乱,劫持了庄王逃往商密。结果也失败了。成嘉在平定斗克之乱中起了很大作用,楚庄王当然很重用他,他把若敖氏的地位推到顶峰,他死后,继任者是斗般(子扬)。这时候斗越椒(子越)也崛起了。
斗般是子文的儿子,斗越椒是子文的孙子,两人是叔侄关系,但他们为了权力斗得你死我活,若敖氏的内部矛盾爆发。
当时斗般是令尹,斗越椒是司马。斗越椒为了爬上令尹的职位,不惜跟他们家族的政敌蔿贾联合起来,共同诬陷斗般。庄王半真半假地相信了他们的话,杀了斗般,让斗越椒继任令尹,蔿贾继任司马。
斗越椒如愿当上令尹,可是他的权力被平分了,一半权力给了自己家族政敌蔿氏。斗越椒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又开始排挤蔿贾。
但蔿贾精明得很,用计谋干不掉他,只能用武力。斗越椒在等机会。楚庄王很快给了他这个机会,楚庄王是个有野心的君王,他频频进军中原,收拾不听话的小国,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
而留在郢都的斗越椒简直欢欣鼓舞。他觉得若敖氏这些年被楚王压制得够了,而且楚王正在逐渐削夺他们家族的权力,再不反抗,若敖氏就完了。
而他是若敖氏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若敖氏跟楚王的种种恩怨理应由他来做一个了断。另一方面,政敌蔿贾也感受到了他的威胁,在在庄王跟前不断污蔑斗越椒,也逼得斗越椒不得不造反。
总之斗越椒跟蔿贾的暗斗非常激烈,这是他突然造反的一个原因。而楚庄王也是忍够了,也打算收拾若敖氏。
于是,斗越椒趁着庄王带兵威胁中原的时机,发动突然袭击,捉住最大的对手蔿贾,最后把蔿贾虐死在了监狱里。
若敖氏的军队全体出动,驻扎在烝(zhēng)野,等着庄王回来开打。正在中原的庄王听说后方出事,吃了一惊,紧急率军赶回郢都。双方对决,庄王也没有必胜的信心,所以先跟斗越椒谈判。
庄王做出极大的让步,承诺把文王、成王、穆王三位先王的儿子送到若敖氏那边去当人质,以此保证自己愿意跟若敖氏和平共处。但斗越椒还是不相信庄王。双方最后谈崩了,终于武力相见。
当年秋天,双方在皋浒展开大战,最后庄王一方获胜,斗越椒被杀。战争过后,庄王对若敖氏家族展开大清洗。斗氏、成氏都不能幸免,其家族成员纷纷被罢免或者杀害,剩下的都逃到了国外。主掌楚国政坛一百多年的若敖氏基本被剿除干净了。
动乱发生之时,子文的孙子、斗越椒的堂兄弟克黄正在出使齐国。回国途中克黄听说了国内的事情,下人们纷纷劝他不要回国。他坚持要回去,并表达了对楚庄王的忠心。回国后主动到司法机关投案自首。
庄王看到克黄如此忠心耿耿,又想起当年子文对楚国的巨大贡献,动了恻隐之心,也不想让后世说自己太绝情,于是宽恕了克黄,把他改名叫克生,意思是免除死罪,赐予他新生,并且让他继续在楚国当官——他的后人也一直是楚国的大臣。子文的血脉得以在楚国延续下来,不过再也没有当年若敖氏的地位了。
若敖氏败亡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要算到斗越椒头上:
他残忍好杀,先杀同宗的领军人物,再杀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后直接叫板楚庄王,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别的政治势力和平共处。这样一连串的杀伐下来,最终消灭的却是他自己的家族。
消灭若敖氏是庄王主要的功绩之一。至此,楚国君王彻底收回了君权,楚国从根本上摆脱了权臣干政的命运。所以在春秋后期各国君王纷纷被权臣架空的时候,楚国却能安然无事。也因为这一点区别,所以楚国的国祚还要延续很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