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链接
大学生技师班培养“π型人才” 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到职校“回炉”现象逐年增多。据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统计,近两年,学院招收“回炉”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有学生表示,“‘回炉’并不丢人,‘无事可做’才会觉得丢人。”
无论是为了自身就业还是制造业市场人才需求缺口,“本科学历+技能证书”正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配置。他们更倾向于去职业学校学习一些偏重于实操的专业,“实用”“就业面广”“发展前景好”成为“回炉”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目标,类似汽车维修保养、新能源、智能网联等专业受到青睐。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这些现象背后,还是要看本科毕业生从哪一类本科院校毕业。如果从进行通识教育的本科院校毕业,这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些毕业生在毕业后可根据自己的就业需要,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但如果是从本来就进行职业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则表明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坚持职业教育定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回归职业教育定位,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和普通本科有所区别。职业本科学生和普通职业院校学生相比要具备一定研究研发能力,和普通本科学生相比要具备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青岛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崔桂发总结道。
从2009年起,青岛市技师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办“大学生技师班”,目前已开办15届,累计招生361人,其中本科学历107人,专科学历254人。学生来自269所高校,其中不乏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85”“211”高校,还有部分学生毕业于国外院校。
大学生技师班组建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季节以及学生意愿等,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了最为灵活的政策,采用两套学制模式:一是“1+1”学制,即一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就业实习;二是“1.5+0.5”学制,即一年半在学校学习,半年企业就业见习。崔桂发院长介绍:“我们给‘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总结了一个通俗的说法——两条腿走路的‘π型人才’,根据我们的跟踪数据,毕业生们入职知名企业后,薪酬高于平均水平,很快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
“我们到企业去调研的时候,企业的评价还是非常肯定的,有的单位还说越多越好,欢迎到他们那儿去就业。”崔桂发认为,大学生到职校“回炉”代表了一种适应就业的趋势,“大部分学生本身具备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到职业学校以学习技能为主,毕业后的学生会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