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通讯员 牛海青 吕佳鑫 黄晓丽
如今在潍坊安丘,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安丘各镇拔节生长,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其中,红沙沟西瓜从传统种植走向精品化发展,用一口清甜诠释着安丘特色产业的升级密码,堪称典范。
深挖本土优势,红沙沟西瓜迎来“品种升级”
走进安丘市凌河街道的国峰农场,连片的设施大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棚内果香扑鼻,藤蔓上挂满沉甸甸的西瓜。工人们有序采摘、称重、装箱,这批红沙沟西瓜即将发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咱红沙沟种西瓜的底子厚,红岩土透气又富含矿物质,山泉水清甜,是种瓜的宝地。但过去品种老、种法传统,这么好的资源没完全转化成效益。”李国峰望着棚里饱满的西瓜感慨道。随着消费市场对小型精品西瓜需求上升,传统大瓜价格走低,品种改良势在必行。
凌河街道依托全市《关于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采取“边发展设施农业、边改良传统品种”两条路子,全面推动西瓜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聘请邓云教授团队担任产业顾问,引进“潍美”“优梦”等优质品种,并组织种植户外出学习,先后发展西瓜新品种植基地4处,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生态种植,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创新种植模式,一年三茬实现“效益倍增”
在品质提升的基础上,种植模式的优化让红沙沟西瓜实现了“一年三茬”错峰上市,瓜农也获得了更为可观的收益。
4月底,头一茬西瓜抢先上市,亩产达到6000斤,市场价能卖到三到四块钱一斤,首茬就迎来“开门红”。到6月底,第二茬西瓜接续成熟,满足了盛夏市场的旺盛需求。最让人惊喜的是中秋前后的第三茬,赶上节日消费旺季,红沙沟西瓜成了客商争相采购的“热门礼品”,销量和价格都有保障。“以前一个大棚一年最多挣3万元,现在三茬瓜收下来,能超过8万元。这变化,放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李国峰一边拍着圆滚滚的西瓜,一边笑着感慨,语气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拓宽产销渠道,精品西瓜畅销“大江南北”
“光品质好还不够,得让全国的人都尝到咱红沙沟西瓜的甜!”这不仅是瓜农的心声,更是红沙沟西瓜发展的关键一步。街道精准发力,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订单化种植,搭建起“线下客商+高端商超+批发市场”的多元销售网络,全力推动红沙沟西瓜“走出去、卖得好”。
如今,这一努力已结出硕果,凭借过硬品质,红沙沟西瓜的销售版图已扩展至全国,稳定供应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型市场、商超,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到采摘季,来自北京、江苏等地的采购商更是早早前来“蹲点”守候,确保能第一时间将这份新鲜与甜美送往市场。畅通的产销渠道,让红沙沟西瓜真正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火”的跨越,为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红沙沟西瓜的“出圈”,是安丘市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的生动注脚,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下步,安丘市将继续锚定独特的自然禀赋,找准农产品品质引爆点,讲好“好土好水出好品”的安丘故事;同时借势“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全力冲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甜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