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辛祥 马应 邓真玉
近日,走进羊街镇双河村党支部领办的石榴基地,红彤彤的石榴迎来丰收,熙熙攘攘的游客边赏美景边摘石榴,争相品尝这份“秋天的甜蜜”。

在毕节市威宁县各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喜人的成果,让乡村两级干部为之激动。
近年来,威宁县注重党建引领,着力破解“人才短缺、资金短缺、持续发展”三个难题,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新路子。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2.7亿元,村均43.34万元。
选优配强队伍,着力破解“人才短缺”难题
耿爱玲,2020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发展,按法定程序担任哈喇河镇海外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村民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邀请种植专家培训种植技术,购买农技专业书籍向村民进行培训,带动了周边群众280余人就业。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田间地头一片好“钱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选好班子成员事半功倍。威宁县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上下足功夫,着力培养深受群众支持、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选出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有效提升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紧紧抓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全县村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理事长由支部书记担任,今年以来组织全县村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进一步优化村“两委”干部专业能力素质,提升领办能力,助推村集体经济赋能赋智发展。
用好资产资源,着力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秀水镇引进蒙源富兴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盘活一处闲置养殖场,养牛200头,形成初具规模的养牛产业带。

威宁县通过用好扶持资金、闲置资产和入股资金,在不断为村集体创造“红利”的同时,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入股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农村“三变”变出一个个惊喜。经过不懈探索与实践,收获了党建加强、村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等多重成效。全县2019年以来所获得中央和省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用于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产业,不断加大合作社实体化运营扶持力度。将闲置地产资源建成种植养殖用地,进行统一耕种或承包流转托管经营。以引导群众进入合作社务工、入股或联合经营的方式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充分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领办方式,着力破解“持续发展”难题
“今年我们按照‘党委统领、支部联建’模式组织10个村筹集资金79万,在松棵村联建310亩蔬菜基地,预计年终销售额达150余万元,发放群众务工工资30余万元,净利润60余万元。”小海镇组织委员李洵说。

威宁县坚持支部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党支部领办创办、合股联营示范带动、入股经营高位拉动为抓手,探索创建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一圈带多场”养牛产业模式和“标准化基地+规模化基地”蔬菜产业模式,实行“保底+分红+务工”,确保村集体和农户有稳定收益。目前,全县村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集中养牛,创建家庭牧场,发展石榴、苹果等特色产业种植,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全县623个村集体合作社基本实现运营实体化。
村民腰包鼓了,人均收入翻倍了,村集体有钱了,村里各项事业也办起来了。如今的威宁县把方向舵掌在“谁富起来”上,把组织决策落实在“怎么富起来”上,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紧贴富民根本,紧扣产业关键,乡村变化日新月异,整个威宁县呈现一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