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14:35:00 来源:翰林冷知识

我国科举考试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创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主流朝代产生638个状元。

但是,在这600多位状元中,仅出过一位驸马。是什么原因,让状元郎很难一脚倒插皇家大门?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科举考试流程

一般来讲,公主到了适婚年龄,如果没有和亲的需求,找老公的海选便开始了。

皇帝就会让礼部颁发榜文,上边写明了招聘驸马的标准、时间和报名方式。各朝选拔标准大同小异,基本集中到以下几项: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江南贡院

一是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八年华,古人结婚确实有点早,放到今天这还正准备高考呢;

二是出身。门当户对肯定是不可能了,谁还能比得过皇家。但是不能差太多,基本都是官宦家庭,大部分都是高官后代。家里有矿的优先;

三是颜值。有趣的心灵要先过好看的皮囊这一关,长得小时候被猪亲过一样,那是不行滴;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科举试卷

四是户籍。皇家偏爱京都人,如果实在京都赛区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勉强扩大到周边相邻各地;

五是心理素质。公主大多比较有自己的主见,有一定概率嫌驸马碍眼。所以,皇家女婿,要能做到招之即来,呼之即去,可盐可甜,可萌可咸;

六是学识。圣贤书还是要读的,皇家总不能找几个大学渣。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科举试卷

经过层层选拔,入选者还要经历一个特殊的测试,需要测一测武功。准确的说是床榻上的武功。

会有专门的姑娘过来亲自出题,来体验准驸马爷的武功招式,过了这一关才能算做大功告成。

最后选出来的都是那些"兵器"大,"武功"好,三观正,可贱可萌不粘人,颜值高,脾气好,可以喂马可吃草的。

至于说纳妾,看你实际地位。皇帝如果是为了拉拢你,那好说;如果为了拉拢你爹,那慎重;如果你是倒插门,一颗脑袋有点少。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定州贡院

再来看看状元队伍,学识自不必说了,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折腾还能扛到最后的人,都是变态级别的学霸,而且身体普遍不差。

但是,年龄却是主要的问题,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可查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这岁数普遍都有点大: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这已经都是仲夏与立秋之间的男子了,还有好多考上状元时,已经有妻,有的着急的都有儿子了,显然不符合驸马的标准,公主总不能没事就去当个小。

而真正在年少就高中的状元郎,哪个不是想大展鸿图,官居宰相。很少有想当看媳妇脸色的倒插门。

历代科举状元,一共600多人,为何仅出过一位驸马?

▲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书法

历史上做驸马的状元仅一位:唐朝的郑颢。

唐朝的驸马还可以做官,郑颢官拜礼部尚书、河南尹,他为官的时候很清正廉明,很有官声。

不过据说郑颢本有心上之人,却是因为被皇家看中,无奈之下退了婚,娶了公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状元驸马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2024-06-08 16:45:00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状元之最,都是大人物
...历史上总计可考的777位文武状元中唯一有据可查的“状元驸马”就是郑颢,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郑颢在长安考中状元。到了唐宣宗李忱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任翰林学士
2023-01-29 17:51:00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仇士良不会有好下场,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1、驸马状元郑颢人们常常喜欢把驸马和状元联系起来,可实际上,只有郑颢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唯一的一个"状元驸马"。郑颢是唐会昌三
2023-10-31 08:11:00
在古代,只要考中状元就能当大官娶公主吗?
...是“几乎”呢?因为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位状元当上了驸马。他是唐朝的郑颢。郑颢的家世也不简单,他出自关东大士族五姓七望里的荥阳郑氏,家里世代都是书香门第,高中状元也并不是什么特
2023-05-17 12:15:00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与万寿公主的婚姻奇缘
...科举的一千多年间,有据可查的状元有700多人,其中成为驸马的仅有一人,他就是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一说养正),祖籍河南荥阳,后迁居河清,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祖父
2024-02-21 12:22:00
...个印象:在古代只要高中状元,就会与公主相爱,被选为驸马,从此不但仕途畅通,还可以光宗耀祖,享受无限风光——然而,这却是一种误区。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招状元当驸马的习惯,当然
2024-04-19 08:25:00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一生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骂宰相
...圣旨。皇帝可是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是不会改的。莫非驸马爷要抗旨不成?”郑颢也不生气,反而赔笑道:“这位大人,要不你替我给皇帝解释下,就说我相貌奇丑无比,尖嘴猴腮的,配不上公主
2024-11-11 11:13:00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清代扬州科举上榜多少人?361名进士和1469名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清朝科举。清朝
2024-06-11 08:09:00
他是唐朝状元驸马,一生却充满戏剧性和反传统的色彩,令人唏嘘
...是文武双全、令人仰慕的人物。然而,唐朝却有一个状元驸马,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和反传统色彩。郑颢,这位唐朝状元驸马,以他的特立独行和不合常规的行为,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命运
2024-03-01 18: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