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95后科研工作者堵玉林:在微观世界追寻“星辰大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4 09:34: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身着白色隔离服,手拿微量移液器,有时在各种化学试剂和精密仪器间有条不紊忙碌,有时对着一页页满是英文和数字的实验记录圈圈点点……这便是29岁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杭州医学所”)博士后堵玉林的科研日常。

4月30日,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堵玉林从早上7点工作到了天黑。她赶去了高铁站。趁着假期,她打算回一趟湖南老家,陪一陪4岁的儿子。不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则意味着,即使在假期,她的科研工作依然要进行:“一大堆实验数据,我得在假期里处理完。”

留一袭乌黑的披肩长发,戴一副轻巧的细框眼镜,长相甜美的堵玉林似乎和人们印象中理工科博士后的形象有些不同。

“通俗来讲,我的工作就是研究T细胞,希望能够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些帮助。”堵玉林向这样解释她的研究课题。

95后科研工作者堵玉林:在微观世界追寻“星辰大海”

工作中的堵玉林。谢春晖/摄

“大多数时候会失败,但不会放弃”

“或许很多人看不明白我们的研究,但我们很清楚这些研究背后的科学价值。”在堵玉林看来,微观世界里的研究同样是在追寻“星辰大海”。

堵玉林从博士研究生阶段就开始接触T细胞相关的研究课题。“人体的T细胞是对抗肿瘤的重要武器。如何更有效激活T细胞,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借助精密的科学仪器,堵玉林不仅可以看见微米尺度的T细胞,还可以通过分子水平的精确调控,探究T细胞的工作机制,推动未来生物医药的产业升级。

95后科研工作者堵玉林:在微观世界追寻“星辰大海”

工作中的堵玉林。谢春晖/摄

2023年,堵玉林从湖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杭州钱塘(新)区中国医药港内的中科院杭州医学所继续开展博士后科研,继续她已经探索了6年的T细胞。

堵玉林说,这样一个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小细胞背后,或许隐藏着帮助人类攻克癌症的重要秘密。

科研工作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作为一名全职科研工作者,堵玉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

“实验一环扣着一环,有时是顾不上时间的。”堵玉林说,大多数时候实验都是失败的,需要不断总结和反复尝试。

堵玉林很熟悉失败的滋味。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围绕着T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长达5年的研究。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她逐渐厘清了影响实验结果的所有因素。

“当实验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时,我们就会回过头来从实验设计、操作和试剂等各个方面查找原因,有时会找到失败的原因,即便找不到,也会有意外收获。”

堵玉林认为,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实验结果很重要,但实验的每一步更为重要,“只要有一颗探索的心,大多数难题都会找到解决方案。”

未来想为生物医药发展出力

来杭州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堵玉林只去过一次西湖。

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寓和实验室“两点一线”间往返。

可她的成就感不小。

来中科院杭州医学所,堵玉林的研究课题有了新的进展:“医学所的生物和医学相交叉的研究环境,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可以让我的研究更加深入。”

“生物医药产业的质变离不开生物医药技术的源头创新。”这是堵玉林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中科院杭州医学所有非常完整的生物医药研发链条,有像堵玉林一样专注科研攻关的科研工作者,也有推动生物医药新技术转化落地的产业化团队。

在博士后阶段,堵玉林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争取在专业领域中做出更多被同行认可的科研成果。“每一篇学术论文被发表,就意味着相关科研成果被同行认可。而这些科研成果,会推动医药产业化的发展,进而帮助人们对抗疾病。”

在中科院杭州医学所的实验区,堵玉林有一个1平米左右的专属实验台。

实验台上摆满了大小和形状各异的试剂容器和实验装置。

这是她在医学编织梦想的地方。

未来,堵玉林希望能够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为生物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在微观世界,追寻“星辰大海”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95后科研工作者 堵玉林我在微观世界,追寻“星辰大海”工作中的堵玉林4月30日,堵玉林如往常一样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天黑。结束工作后她踏上了回湖南老家的高铁,陪一
2024-05-04 06:17:00
“良渚”的光,穿越生命的星辰大海
...见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据统计,良渚实验室600多名科研工作者中90后、00后人数达360多人,占比超六成,从哈佛回来的就有二三十人。年轻一代正奔赴在科技创新的最前线,在时代洪
2024-03-25 06:45:00
七夕遇上集体婚礼 他们把爱播撒在星辰大海
...新娘张天泽、新郎刘烜志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两名航天工作者。大学毕业后,他们在月城西昌相知相恋,却因为航天事业的需要,张天泽留在了山沟,刘烜志奔赴了大海。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2023-08-22 21:23:00
目标星辰大海!吉林大学:不断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贡献力量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深耕已知,求索未知,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将始终秉持‘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不断为我国深空
2024-06-06 10:05:00
逐梦2024丨这些时刻,见证对星辰大海的一次次奔赴
...斗”组网、“嫦娥”探月、“天眼”巡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仰望星空,创新驱动的“中国号”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一年里,“蛟龙”入海、“双龙
2024-12-23 16:48:00
...位的相关知识,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航天测控工作者。航天测控所做的是幕后工作,默默在偏远点号的设备方舱里关注着火箭运行状态。“测控工作也是航天发射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4-26 06:38:00
星辰大海综述:海沧三天三夜,记住成长这个画面
...年演员,积极培养中国电影未来储备力量,助力青年电影工作者不断提升德艺修为,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积蓄希望。 从不再设立终身制的年度入选机制变更,到越来越多地向“纯新人”抛
2023-11-13 13:51:00
科普图书面向“星辰大海”,为孩子带来求知乐趣
...》新书发布会。中国地图出版社供图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苏青谈到,当下科普出版迎来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如何推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质读物,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爱上科学,
2024-01-15 10:43:00
新华网评:星辰大海的征途,从脚踏实地开始
...新华网“新华访谈”采访时,姜鹏说,求真和务实是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这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他的一生为“天眼”燃尽,他把执着和专注做到了极致。他曾拄着竹竿喝浑
2023-03-08 13: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