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4·24 中国航天日】逐梦星辰大海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4-26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4·24 中国航天日】逐梦星辰大海

——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科研人员

当我国首次海上发射的重任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肩上时,这支年轻的团队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首次海上发射任务意义重大,是我国航天开启新纪元的关键之战;忐忑的是,此次任务将面临全新型号调试、新型组织模式运用、陌生地域发射测控通信调试、陌生地域自主化保障等多重困难。经过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2019年6月5日中午12时6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从首次受领海上发射任务到一年三次执行海上发射任务,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优化流程机制最有力的证明。

2023年,海上发射扬帆再起航,挑战新的“不可能”,在“浩瀚星辰、磅礴大海”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航天人,他们逐梦海天,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凝聚成海上发射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一环,用实干精干彰显了一代航天人的初心与使命。

李成——

海上发射定盘星

2020年9月15日黎明,黄海海域碧海连天,一轮新日缓缓升空。拥有“中国红”船身的德渤号自动力驳船停泊在碧浪之上。甲板上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水平放置在发射平台上。

发射现场各岗位操作手各司其职,其中有个人格外显眼,他就是被同事誉为“海上发射定盘星”的李成。他先后执行过百余次发射任务,曾担任第一次海上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如今,作为第二次海上发射的现场总指挥,他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使命更加光荣。

航天发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说明书、岗位要求、操作标准等技术文件繁多。面对这些枯燥的技术资料,李成不厌其烦地带领团队系统梳理技术文件,对发射流程、测试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在一个个不眠夜,将数以万计的技术指标融入指挥链里。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成翻阅了近百万字的技术资料,那几本岗位规程和关键流程的技术书已经被翻得起毛。“李成被誉为我们办公室的‘最后一盏灯’,因为最后一个下班的永远都是他。”同事说。凭着这股劲,李成成为发射测试系统有名的“问不倒”。

当日9时23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商业发射,象征着海上发射常态化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韩秀利、丰晓霞——

奋战一线夫妻档

2022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此次任务中有个“夫妻档”,丈夫韩秀利负责点火发射,妻子丰晓霞负责跟踪测量,为发射任务千里接力连线,全力保障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韩秀利不仅是发射团队的负责人,还兼顾技术总体工作,并且在任务后期还担负综合计划组工作。

由于家里人不能帮忙照看孩子,于是孩子的照看问题摆在了夫妻两人面前。经过家庭会议商量决定,4岁的儿子留在几百公里外的姥姥家,夫妻二人则全身心投入到发射任务中。韩秀利舍弃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最忙的时候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丰晓霞也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更为了自己深深热爱的航天事业,没有一句埋怨,也没有叫过苦。

曾经有人问他俩:“那么小的孩子不在身边能放下心吗?”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舍小家顾大家光荣,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每个幸福的小家,所以我们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2年4月30日上午11时30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韩秀利激动地流出了泪水。

王志华——

精测妙控守护者

“俯仰角度73.50°,方位角度171.80°,天线运行到指定角度,已调整完毕。”这一道口令从王志华口中发出时,海上火箭发射平台上最后一批人员迅速撤离,最前沿一线数据将从这里传输至指挥中心,为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王志华作为遥测设备系统指挥,一方面带着问题查找相关书籍资料,另一方面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态度让他在测控专业的学习中稳扎稳打,崭露头角。王志华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研究学习专业知识,操作设备练习步骤。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他的专业水平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掌握了设备上所有岗位的相关知识,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航天测控工作者。

航天测控所做的是幕后工作,默默在偏远点号的设备方舱里关注着火箭运行状态。“测控工作也是航天发射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前’和‘幕后’都是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每当有人问他是否后悔选择测控专业,王志华都会这样坚定地回答。

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首次采用近岸发射的方式进行航天发射。

“神箭”飞天,雷霆万钧。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的努力下,海上发射数量从三年两次到一年三次,参试团队从120人缩减到80人,发射周期也从30天缩短至15天。在他们的见证下,海上发射五战五捷,也将在接下来的征途上不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年轻发射团队将在这条寻海问天之路不断探索,将自己的梦想深深地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

邓伟强 杨文青 王可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7: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起到文昌追“火箭” 种下星辰大海的梦!
...泊远:我的理想是将来也成为我爸一样的航天工作者,为中国航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少先队员 吴尚泽:我的理想是成为航天员,探索火星。火箭点火升空的一瞬间,点亮了夜空,也点燃了所有
2024-01-18 13:51:00
七夕遇上集体婚礼 他们把爱播撒在星辰大海
...射中心“爱在星辰大海”集体婚礼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航天精神为主旋律,婚礼分为舞乐鼓韵爱悠长、百年好合同心结、八方宾客喜满堂、且喜今朝缔良缘、吉日良辰贺新婚、苍穹为证成佳偶
2023-08-22 21:23:00
在山东逐梦星辰大海|剑指苍穹!东方航天港打造航天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岸海上发射,这是国内民营航天首次实施海上发射。作为中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海阳东方航天港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和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首次近
2023-10-12 17:51:00
强国策划 | 逐梦苍穹,它们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奔赴星辰大海
4月24日是第9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天问”探火、“嫦娥”奔月、“天宫”建造、“天舟”穿梭……一个个大国重器从我国最“年轻”的航天发射场—
2024-04-24 11:01:00
逐梦2024丨这些时刻,见证对星辰大海的一次次奔赴
...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眼”巡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仰望星空,创新驱动的“中国号”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一年里,“蛟龙”入
2024-12-23 16:48:00
让我们一起探索星辰大海(图)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来,中国航天领域半个多世纪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第二代”飞天航天服,还是谷神号固体火箭一级发动机残骸和三级发动机真实件
2023-01-06 05:41:00
筑梦星辰大海 共育航天新人丨东方航天港文旅2025中国航天日青少年航天教育研学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众网通讯员 高胜楠 王凯 烟台报道在我国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东方航天港集团文旅公司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联合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海阳市教体局,于4月2
2025-04-22 10:16:00
为运载火箭练就“火眼金睛” “重庆造”护航“神十七”奔赴星辰大海
...射前产品状态检查测试工作,为本次发射任务保驾护航。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让国家航天器装上先进的“重庆芯”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生产现场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
2023-10-26 11:55:00
...25日电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24日成功发射,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5日表示,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上,中国与世界同行,为人类造福。中国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
2025-04-25 20:2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海工核心装备自主化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台(套)船用SCV模块化装置成功交付南报网讯(通讯员张正平记者张希)近日,由江宁高新区企业中圣科技集团旗下中圣高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应
2025-11-05 08:1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彭蓉10月31日,在“向栖霞·享未来”2025年栖霞区秋季引才校园行南京财经大学站专场招聘会上
2025-11-05 09:56:00
智艺共生:AI赋能传播设计研究生作品展开幕
展览开幕历经三十余载积淀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以教学、科研与创意实践的融合创新,持续引领设计教育的前沿进程
2025-11-05 10:56:00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小威随行APP于2025年11月5日重新上线iOS和Android平台
2025-11-05 11:00:00
钉钉AI表格支持千万热行,超复杂实时计算真实可用
11月5日,钉钉AI表格宣布成为业内首个单表容量支持1000万热行的智能表格,目前已率先应用于“老字号”餐饮德香苑烤鸭等多家连锁零售
2025-11-05 11:23:00
沂南农商银行:助力科技企业打造新领域标杆
鲁网11月5日讯一根摩丝仅比头发丝略粗一点,但中间却是空的,这款膜组件直径36毫米,里面装了2000多根摩丝,直径最大的膜组件超过600毫米
2025-11-05 11:44:00
科技为骨,情感为魂:米连科技如何用温度重塑品牌连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技术和服务是骨架,而品牌情感则是血肉。米连科技的过人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帮助用户获得爱与归属感”这一企业使命
2025-11-05 13:58:00
2025留学机构推荐:高口碑中介综合评测
在当前全球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因此承担起连接国内外教育资源的重要角色
2025-11-05 11:09:00
在线许愿,“听劝”的Leader统帅成了年轻人最想@的家电品牌
一条评论区里的留言,一次产品论坛里的建议,甚至是一段短视频下的“许愿”……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角落的零散声音,正被统帅仔细收集起来
2025-11-05 11:07:00
即将开幕!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一篇理清所有重点!
想对话全球营地大佬?想抄浙江标杆营地的实战作业?想一站式对接国际资源与供应链?2025年11月7-9日,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将在“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安吉重磅启幕
2025-11-05 08:25:00
近日,太重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1100吨直臂架门座式起重机,历经海上运输的平稳旅程,顺利抵达用户现场,设备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5 08:30:00
科赴与美团医药健康升级战略合作 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多元化、便捷的健康解决方案
2025年11月4日,上海 – 今日,在美团北京总部,科赴中国与美团医药健康宣布升级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
2025-11-05 08:55:00
绘喵教育八周年庆典圆满落幕:以热爱为笔,绘就艺术教育新蓝图
近日,绘喵教育以“无限热爱・无限可能”为主题的八周年庆典活动圆满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盛典”双线联动的形式,共同回顾八年深耕插画教育的成长足迹
2025-11-05 10:26:00
“AI+医疗”活力迸发!温州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高地
温州居民李阿姨通过AI助手解读的体检报告;医院放射科利用“AI+云影像”,五分钟就能初筛CT片;糖尿病患者张大伯通过可穿戴设备传输数据
2025-11-05 10:46:00
校宝App荣获“2025榜样教育产品奖”,以持续创新引领教育服务数字化进程
2025年10月21日,2025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暨“中关村·智聚”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大会的焦点环节“第十届榜样教育年度盛典”中
2025-11-05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