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风光秀丽的乌江百里画廊。袁德志 摄
兴义市万峰林。陈剑平 摄
殷殷嘱托,声声在耳。
十年来,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贾庆祥 摄
大地绿起来
从48%到63%,这是贵州森林覆盖率近10年的变化。年均1.5%的增长背后,是贵州坚持不懈推进国土绿化,全社会共同植绿、增绿、护绿的见证。
贵阳市观山湖公园在阳光的照耀下,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宛若一幅幅画卷美不胜收。乔啟明 摄
龙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再上春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赫章县3500余名干部职工与全省全市同步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李学友 摄
当天共设1482个义务植树点,共有16.77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36.97万株,面积2.01万亩。
开年上山植树,一年接着一年种,贵州已经坚持了整整10年。如今,开年植树已经成为贵州的一项惯例,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开展生态建设的自觉行动。
在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茶园,当地党员干部参加义务植树。杨武魁 摄
青山多妩媚,绿水流不尽。对长江母亲河的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贵州省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景区雾景史开心 摄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在黔西新仁苗族乡的乌江六冲河段,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黔西市护河护渔人员乌江一级支流鸭池河段巡河护河、清理垃圾。史开心 摄
黔西市化屋景区(乌江源百里画廊)燕江涛 摄
如今,碧波荡漾、游船如织的化屋村,已成为全省、全国的绿色发展新样板。
事非经过不知难。十年来,全省人工造林累计3385万亩,石漠化治理累计14596平方公里,全省湿地面积达385万亩……贵州用一个个硬招实招,加快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大石漠化综合防治力度,用一个个硬招实招,让绿色名片在贵州大地熠熠生辉。
游客在荔波县小七孔景区观光游玩。袁福洪 摄
生态美起来
“贵州最值得推荐的景区,不仅是‘黄小西’,还有‘吃晚饭’(赤万梵)。”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风趣地说。
“黄小西”指的是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吃晚饭”说的是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
梵净山云雾缭绕、层峦叠翠,宛若人间仙境,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光游览。田葛鑫 摄
贵州17.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藏着数不清的奇山秀水。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素有“国家公园省”美誉的贵州,让游客徜徉在这美丽的山水间不由自主地深呼吸。
19℃的六盘水、21℃的安顺、23℃的贵阳……坐拥丰富清凉避暑资源的贵州近年来成为“热门”。网友笑谈:“1亿人在贵州,1亿人在来贵州的路上!”
西江千户苗寨夜景。朱进 摄
回看2023年,生态建设引发生态旅游“同频共振”。全省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秀丽的山川,成为贵州吸引游客的密码——2023年,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为2019年的113%、119%和105%。
赤水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晨韵。王茂祥 摄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这十年,贵州借生态“串珠成链”,以旅游提质扩面,结合自身独特地形地貌,不断擦亮“山地公园省”品牌。
百姓富起来
这十年,贵州努力探索,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并牢牢把握“转换”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推动绿色发展。
这十年,在多彩贵州建设的故事里,尽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的多姿多彩。
江口县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内抹茶生产线铆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订单式加工抹茶供应市场。李鹤 摄
依托环梵净山核心产区,铜仁市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高标准改造升级抹茶生态茶园,建设中国抹茶主要原料基地。2023年,梵净抹茶走出国门,远销美、法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抹茶销量全球第二。梵净抹茶正在引领“吃茶”新时尚。
刺梨采收季,盘州市到处是刺梨采摘、运输、收购的热闹欢乐场景。许斌 摄
六盘水市水城区精准选择刺梨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在喀斯特山地种出一座“绿色银行”,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结合、全利益链联结,推动“农产品变工业品、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成为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的生动体现。
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以刺梨、茶叶、辣椒等为代表的贵州生态产品,浓缩了贵州优良山水生态之灵韵。贵州正不断擦亮生态产品招牌,汇聚生态产业势能。“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外溢,让贵州生态产品以高品质走红市场。
锦屏县敦寨镇亮司村,河流、田野、树木、绽放的油菜花与民居交相辉映,犹如一幅幅彩色的地毯,构成美丽的乡村画卷。李必祥 摄
人与青山两不负,十年奋进展新颜。贵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贵州发生深刻变化,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贵州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成嘉廷
文案 尚宇杰
视频制作 刘婷婷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我们的大山大河》
雁过黔空 《安货入青》《4K 黔行秘境》
编辑 谢佳杰
二审 陈海东
三审 成嘉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