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打造改革试验田壮大新质生产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7 08: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打造改革试验田壮大新质生产力

——访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

□ 本报记者 王健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如何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如何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日前,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

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陈军表示,安徽将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蹚出一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安徽深入推进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累计揭榜16项国家试点任务、居13个试点省市第3位,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复制。

打造以“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谷院网”融合创新品牌,在“科大硅谷”组建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大硅谷”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科技企业近千家;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培训科技产业组织人才4000人次;“羚羊”工业互联网汇集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项目超12万项、转化落地项目近千项。

安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一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改革探索在全国推广,为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全面深化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谷院网”互动赋能,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同时,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点领域,系统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应用、体制机制、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聚集资源,让更多科研成果“沿途下蛋”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陈军告诉记者,安徽将通过聚集更多科创资源,产出更多原创成果,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沿途下蛋”、落地转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及时将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采取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添强劲动能。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高能级创新体系。建成覆盖省、市、县(区)三级的安徽科技大市场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

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2023年的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安徽还紧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瞄准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

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全面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能级,取得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

同时,聚焦产业需求组织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实施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行动,推动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构建协同高效创新生态

打造相互赋能的创新生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陈军表示,安徽将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实施政策技术场景化行动,争创国家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中心,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安徽注重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最好项目匹配最优资源”。创新投贷联动新模式。在信贷有力支撑下,截至2023年底,全省制造业投资连续24个月增速超过18%,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3个月居全国第1位。

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成效明显。2023年全省开发区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土地占总出让面积的比重达96%,其中21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100%“标准地”方式出让。

同时,“惠企纾困”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全面推行极简极速极便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保持同类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核心要素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最优。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接降低了企业的付息成本压力;全面推行信用报告代替证明改革,有效解决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高效的创新生态。

今年,安徽将加快发展新型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特别提出,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一企一策”支持整车企业发展,提档升级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后市场;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生物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新的发展目标对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提出了新的要求。陈军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把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更好结合起来,促进“数实融合”,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生态系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们愿做‘试验田’和‘先行地’”
...自:杭州日报下沙“喊话”新质生产力——“我们愿做‘试验田’和‘先行地’”记者 史俊杰 钱塘微融圈 刘瑞雪枧洋高分子新能源材料、联想新视界园区项目……昨天,钱塘区下沙街道召开2
2024-02-27 06:21:00
...品世界领先制造业企业,也成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贡献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探索行业“无人区”中国高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注意哪些内
2024-03-18 06:30:00
人民日报关注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科创高地 聚力新兴产业
...2022年6月诞生以来,就肩负着安徽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高科技企业成长高产田的重任。2023年,合肥微观纪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吕川和团队带着科技成果,从上海来到合
2024-03-19 17:27:00
海南向种图强:一粒种子“芯”又“新”
...经烈日炎炎。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试验田中,负责管护的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田里的水稻进行观测并记录相关数据。海南三亚,种业CRO企业在“帮科
2024-04-23 07:59:00
安徽自贸区:2023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1798.6亿元
...、3个片区以及13个联动创新区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带动全省主要开放经济指标提级进位,有力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全
2024-01-05 13:37:00
...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也是全省唯一的“合作试验田”。大半年过去了,这块试验田“耕”出了哪些新气象?为什么必须耕好这块“试验田” 凭什么摘得“国字号”金名片产教融合,是
2024-07-26 06:49:00
全国70多名“硬科技企业家”齐聚科大硅谷 合肥“芯屏汽合”变身“6+5+X”
...力“硬科技”落地转化科大硅谷是安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安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科大硅谷已经落地科技项目800多个,布局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
2024-03-30 08:05:00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创板建设已经五年。五年来,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首块“试验田”,科创板逐步向纵深推进,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收盘,科创板培育了573
2024-07-22 08:26:00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希望赋予上海自贸区更多改革创新的自主权
...了全国近一半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是改革开放真正的试验田。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赋予自贸区更多改革创新的自主权,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刘金表示,
2024-06-20 12: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