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22 08:26:00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7月22日,一声锣响,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迎来了首批25家公司上市。时至今日7月22日,科创板建设已经五年。五年来,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首块“试验田”,科创板逐步向纵深推进,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收盘,科创板培育了573家“硬科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16万亿元。其中,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共计133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共计4家。

科创板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集成电路巨头中芯国际(688981.SH),以1956亿元的市值位居榜首。“高端CPU第一股”海光信息(688041.SH)位列其次,总市值超1818亿元;排名第三的千亿市值公司为百济神州-U(688235.SH),总市值超1212亿元,百济神州-U不仅是科创板首只医药红筹股,也是全球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与上交所三地成功IPO的企业;第四家市值过千亿的企业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U,总市值达到了1106亿元。寒武纪上市时发行价为64.39元,截至7月19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涨至268.4元,是四家市值超千亿的公司中,目前股价最高,成长性最好的企业。

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以多元包容的制度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使得科创板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第一选择。Wind数据显示,5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密集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国防军工等行业,产业集聚和板块示范效应逐步增强,覆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链。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下,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无法登陆A股市场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截至7月19日收盘,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表决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科创板扩大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截至7月19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公司573家,募资合计超万亿元,其中首发募资累计达9107.89亿元。

澎湃新闻注意到,科创板573家IPO企业中,将近一半也就是284家的企业,首发募资超过10亿元;22家企业首发募资额超过50亿元;超过百亿元募资额的企业则高达8家。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IPO募资王为科创板市值最高的公司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是科创板首家回归A股的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2020年7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金额高达532亿元。在A股历史上,中芯国际的募资规模排名第五,次于建设银行2007年的580亿融资规模。

IPO募资规模排名第二的为百济神州,募资额为221.6亿元,一举成为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中的最高募资额。募资额排名第三的华虹公司(688347.SH,01347.HK),是中国大陆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龙头,产能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二,IPO时募资额为212.03亿元,成为科创板2023年最大规模IPO。

此外,芯联集成-U、联影医疗、海光信息、中国通号、晶科能源等募资均在百亿规模之上。

五年来,科创板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逐步成为助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支点”。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Wind数据显示,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规模进一步扩大,达1561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自开市以来,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过20%。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科创板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科技攻关。截至7月19日收盘,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形成专利数量199136项,平均每家公司专利达到346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92713项,平均每家公司发明专利达到162项。澎湃新闻还注意到,累计12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6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龙芯中科、铁建重工等大批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在人才集聚方面,科创板激发科学家创新创业热情,超6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3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已汇聚研发人才队伍超过23万人。Wind数据显示,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3成,平均每家公司拥有403名技术人员,5名核心技术人员。

5年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在集成电路、创新药、光伏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5年来,科创板有效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一系列制度创新,为主板、创业板的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注册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落地积累了有益经验。

在科创板设立5周年之际,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既是科创板建设的任务书,更是科创板发展的路线图。随着“科创板八条”的持续落地落实,科创板有望从改革“试验田”成长为发展“示范田”。

下一步,上交所表示,将以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为契机,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为指引,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好科技与资本协同效应,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走深走实。

科创向新|科创板五年成绩单:573家公司研发投入1561亿元,平均每家专利346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嘉兴交出科创金融改革亮眼“成绩单”
...亿元,较年初新增462.65亿元嘉兴交出科创金融改革亮眼“成绩单”■记者 徐佳叶 通讯员 黄余鹏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
2023-11-23 07:09:00
“科创国家队”的科创成绩单究竟如何?
...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被寄予厚望,“科创国家队”的科创成绩单究竟如何?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梳理了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和其他部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所控股的A股、港股和美股
2023-02-04 15:02:00
顶压奋进,“硬科技”企业显韧性
...的直写光刻设备厂商,芯碁微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成绩单”——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4.89%
2023-09-26 02:10:00
泰凌微三季报出炉:公司业绩显著增长,净利增幅高达159.87%,产品连年供不应求
...进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成绩单。经营上,泰凌微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幅44.67%。今年以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023-11-01 17:25:00
...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看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成绩单通讯员 柯季 记者 杨宝岭 陈源浩2022年,是我市落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快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攻坚突破年。昨天
2023-01-13 07:59:00
悦达集团狠抓提质增效交出年中“成绩单”
...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交出了一张沉甸甸的“成绩单”。转型提速强赋能。今年以来,悦达集团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持续推动“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从市
2023-08-29 06:22:00
2024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彰显稳中有进的生命力杭州日报讯 一份榜单,映射出杭州这座生机盎然的创新活力之城和造梦之城,正在不断蜕变和进取。昨日,第八届万物生长大会
2024-04-25 06:34:00
...尔—楚格创新带等全球科创走廊对标的能力。除了亮眼的成绩单外,昨天的大会还围绕新赛道新产业培育、跨区域科创生态营造,公布一系列最新举措,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在G60科创走廊加快形成
2024-05-25 05:36:00
...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深市上市公司交出一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多个重点领域实现进中提质。韧:资产端改善巩固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推
2024-09-02 06:1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