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朱扒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06:39: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代的官场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比较黑暗的时期,所谓黑暗,并不是官员贪腐众多,而是自朱元璋开始,为官者都人人自危。起初的朱元璋气性倒是还好,对于元代的一些官员贪污很看不下去,就下令自己的国家官员一定要清廉,各地百姓都可以举报地方官员的贪污事件。如果属实,就让地方官员戴上手铐脚链进行办公以示惩戒,如果还是没有悔改就再行定罪处置。开通这样的投诉绿色通道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朱扒皮”?

但是有一个事件让朱元璋震怒了。当时浙西的官员对于百姓十分严苛,上缴赋税,如果是运粮到南京就需要增加4石的运费,百姓就改成送钞,但是浙西的官员依旧还是征收百姓运粮的运费,除此之外还会增收一些乱七八糟的工本费,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当时的朱元璋气急败坏,觉得是自己对于贪污官员的惩治还太轻了,一气之下就杀掉了所有的犯事官员。后期,随着朱元璋的脾气越来越差,对官员也是越来越苛刻,动不动就直接杀头,杀的不是一家就是一个宗族。后来杀人更是看心情了,不顺自己意思的就直接被杀掉。而且朱元璋杀人,还创出了扒皮这样残忍的酷刑,所以后世也称朱元璋为“朱扒皮”。朱元璋有时候觉得一刀了结了这些人太过于客气,就下令把人的皮都扒下来,然后塞上茅草进行践踏,以泄心头之恨。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朱扒皮”?

在明朝,剥皮并不是朱元璋的专利,后来也有很多人学会这招。比如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蓝玉等一干名将不甘屈服,还是难忘故国,最后被朱棣剥皮,随后的景清对朱棣出言不逊,细数朱棣的过错,也被朱棣剥皮。后来的奸臣魏忠贤也有剥人皮的爱好,魏忠贤当道的时候,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说他的坏话,只要是城中百姓说魏忠贤的坏话被他的特务份子听到了,就会被掳走,最后也是惨遭沥青泼身,剥皮而死。在明武宗当政时期,有传言说,他对于剥皮要求很高,必须要对活人剥皮,甚至是如果刽子手没有剥下一张完整的人皮也会被处死,但是这也只是传言,还没有真实的记录。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朱扒皮”?

在朱元璋的带领之下,明朝的酷刑是越来越残忍也是越来越多样。虽说朱元璋算是创立了明代,打开了历史的新纪元,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恢弘的一笔。但是他的一生作为可圈可点,有功有过。明代后来的锦衣卫,宦官当政也是让老百姓生活过得苦不堪言。一代代的历史沉浮,让一代皇帝陨殁,让另一位皇帝冉冉升起。这也是中国历史的规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明代对于官员的苛政来看,也是一步步倾向于民主,注重民生,但是在手段上也是过于残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09: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朝反腐风暴:户部尚书郭桓贪腐案揭秘
...的工作开展情况。郭尚书的第一站,便选择去了浙西道。朱元璋上级前来视察,浙西道长官黄文通不敢怠慢,以百分百的热情接待了郭桓,先是在官署汇报工作,然后又以欣赏古画为由将郭尚书请到
2024-02-19 20:53:00
...,笔者就给大家聊一聊明朝传奇人物夏原吉的故事。一、朱元璋来视察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取消科举,让各地官员“举贤”,一个叫夏时敏的官员被推荐担任湘阴县教谕官,从而在那里定居。
2024-05-23 06:45:00
明朝杨宪因何事被杀
...排挤,其所作所为又被浙西集团所不喜,身为特务又失去朱元璋信任,这才最终导致被杀。杨宪的性格和出身由于《明史》中并没有为杨宪单独做传,因此对于其事迹只能通过他人传记中的记载来查
2023-01-03 21:10:00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 《四礼剑》之所以成为宦官界的天花板,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密不可分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前朝以文化压制武权、太子上位等一系列手段来划分武将权力。然后他又利用胡惟庸案废
2024-05-04 14:43:00
明朝天启年间的宦官专权,与其他时期的不同之处
...廷中宦官人数和机构众多。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更好的对于国家进行管理,就设立了朝廷内部的宦官机构,并且随着朝廷政治的建设发展,宦官机构的主要职责和主要职位也在不
2023-03-08 10:20:00
历史上崇祯刚继位就除掉了魏忠贤。他是怎么做到的
...,并没有真正想要取而代之。众所周知,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时起,便对太监的权力做出了很多的限制。魏忠贤及其党羽手中所掌控的军队是很少的,这是由于明朝的祖制所决定的。但祖制却难为
2024-06-25 20:31:00
魏忠贤真的是满清的帮凶吗
...是借口,自身的腐烂才是真正的原因。而这些一部分是从朱元璋制定国策时,太过自私,太过维护皇权利益造成了。这让下面的各大文臣、土族看清了老朱家的嘴脸,既然你都知道为自己好,把别人
2022-12-14 11:17:00
明朝的东林党被阉党打压,东林党人的下场有多惨?
...党”会站在权力的顶峰,并对大明朝造成致命性的重创。朱元璋最大的担忧还是成为了现实朱元璋登基之后,鉴于历代宦官集团对朝政和统治的危害,他将“内官不得干政,违者斩”的旨意制成牌子
2023-01-08 14:37:00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掌控朝廷多年,为何会被刚上台的崇祯铲除
...除魏忠贤,主要是明朝的政治体制有关。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做虽然加强了皇权,却给皇帝带来了巨大工作量。明朝之后的皇帝,为了减轻
2023-09-28 10: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