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激发秀洲青少年“心”能量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获评省级优秀
■记者 沈 洁
本报讯 近日,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浙江省第十九、二十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由秀洲区教育研训中心选送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成长不倒翁”:优势视角下初中生抗逆力培养区域探索》上榜。
抗逆力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成长不倒翁”系列心理课,聚焦乐观感、效能感、归属感三大抗逆力核心品质,采用音乐、绘画等表达性艺术形式,从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赋能,让“韧性”“灵性”“丰盈”等美好体验根植学生内心。
区教育研训中心心理教研员陈宇燕表示,经调查研究发现,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在作业压力和培训负担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依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与挑战。
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压力和挑战分别是:升学竞争激烈、学业压力重、人际关系困扰、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以及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都考验着初中生的心理承受力,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多维发力、协同育人。”陈宇燕说。区教育研训中心积极探索,转变心理育人模式,变“问题视角”为“优势视角”,充分激发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抗逆力,使之变成迎难而上的驱动力。
抗逆力在什么时候最需要激发?考试前夕就是关键时期之一。上学期临近期末时,“陈宇燕心理顾问工作室”学员送教下乡,来自全区5所学校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走进位于洪合镇的秀洲区伯鸿实验学校,送上别开生面的心理课,巧妙激发抗逆力。
“如果把考试失利比作‘小妖’,那我们应该怎样捉‘妖’呢?”在《捉“妖”记》一课上,王江泾镇实验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沈佳宇结合心理弹性概念,引导学生以画笔描绘出盘踞在各自心中的“小妖”,演绎捉“妖”过程。这堂心理课趣味十足,孩子们深受启发。
接着,来自新塍镇中学、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和王江泾镇中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各显神通,有的鼓励学生做自己的成长见证者,有的指导学生与小伙伴合作设计“成长修炼秘籍”,还有的将课堂设计成“超级玛丽”游戏,把挫折比作一个个“小怪兽”,带领学生化身“马里奥”并开启“冒险之旅”,收获人生旅途中代表正能量的“蘑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此外,区教育研训中心还开发了“浸润式”心育项目,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构建“支持型”校园人文生态。在每一届心理科普周期间,全区各校组织开展了治愈系心理四格漫画征集、采集每日幸福日志、设计幸福盲盒等一系列学生喜爱的心理健康特色活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