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丁澄洋接过父亲手中的焊枪,在弧光中感受“学技术大有可为”——
技能成才路上“争金夺银”的父子“接力”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实习生 许驰
《工人日报》(2024年02月05日 05版)
丁卫松(左)正在指导丁澄洋进行焊接操作。受访者供图
时间回到2023年9月,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比赛现场,绍兴技师学院教师丁澄洋获得焊接项目第五名。这是浙江省近20年来在国家级一类焊接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丁澄洋在一片祝贺声中来到后台,准备给家人报喜。
打开微信,父亲的朋友圈让他红了眼:“祝贺你啊,青年!本来此时此刻应该在你身边,但亚运让我无法请假随行陪伴。等你归来时,开一坛和你年龄一样的陈酒,我们就叫它——状元红!”
此时,父亲丁卫松正在杭州亚运会现场进行排水保障。丁卫松曾在2016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按照程序,丁澄洋也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成为全国首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父子。
回顾成长之路,丁澄洋感到,父亲始终在自己的前方。看着儿子在技能路上快速成长,从业33年的机械制造正高级工程师、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排水有限公司焊工丁卫松,深切感受到,技能人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选择技能之路
2016年,丁澄洋初中毕业。面对不理想的中考成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成绩刚扣上民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上高中还是读技工学校,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摆在了我面前。”丁澄洋回忆道。
一场关于成才之路的争论在丁家上演。
饭桌上,丁卫松沉默良久,开口说道:“进技校吧。学一门技术,踏踏实实做一名工人。”
话音刚落,妻子就表示反对:“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学技术有多苦,你怎么舍得让儿子像你一样再经历一遍?”
其他亲戚也觉得丁卫松有些“残忍”,但丁卫松没有回答,而是扭头看向一旁的儿子,“洋洋,你认为呢?”
丁澄洋低下头,没有说话。
在丁澄洋印象中,电焊工是一项“不太体面”的工作。
父亲丁卫松负责的是污水管道的维修焊接,维修电话一响,他常常需要通宵作业。回到家,身上沾着黑泥,带着恶臭。因为工作时要戴着面具,他脸上蜕掉了几层皮,眼睛也经常红肿刺痛。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期浸泡在污水里,丁卫松患上了苔藓皮肤病,太阳一晒,手一挠皮肤就会发红,奇痒难忍。16岁的丁澄洋不确定自己能否忍受这份艰辛。
“不如明天去我工作的车间看看。”丁卫松对纠结的儿子说。
第二天,丁澄洋来到父亲工作的车间,当他看到两块钢板在一道电弧闪过之后瞬间凝结在了一起,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称父亲“铁裁缝”了。焊缝上那一片片整齐均匀的铁鳞片让他感到非常神奇。
到了午饭时间,丁澄洋主动开口,“爸,你觉得我行吗?做这一行有前途吗?”
丁卫松端起手中的不锈钢碗,说道:“世界上的金属制品,60%都需要焊接,焊接技术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小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大到航天飞船、航母大桥都需要焊工。”
“洋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任何一行只要做到极致,都能得到社会认同。”丁澄洋被父亲的话语触动,决定到宁波技师学院学习焊接技能。
焊花飞溅中逐梦
开学没多久,实操项目就给丁澄洋“上了一课”。
焊接时火花飞溅大,初学者丁澄洋经常遇到皮肤烫伤、脸部蜕皮的情况,眼睛发炎更是家常便饭。到了七八月份,焊接工位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训练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半,他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全身都是湿疹,痒得晚上根本睡不着。
丁澄洋开始打退堂鼓,“这个专业太苦了”,他想重新选择工作环境舒适的专业,甚至羡慕起了读高中的同学。
趁着暑假,他回家向父亲提出了放弃学技术的想法。父亲没说话,而是带着他再次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丁澄洋进门就看见书架上摆满了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等荣誉证书。那一刻,丁澄洋觉得电焊也一样可以出彩,父亲就是他眼中的“电焊状元”。
回到学校后,丁澄洋静心学习电焊技术,慢慢体会焊接的乐趣。
他白天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晚上刻苦练习技术。为了练手稳,他每天将砖头挂在手上站桩15分钟。一道道刺眼的电焊弧光从他手下迸发,一缕缕紫蓝色的轻烟在空中飘扬,一块块的铁鳞片均匀整齐,每一种焊接的成功都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
2017年,宁波市“雄镇杯”焊接大赛即将举行。只练习了一年不到的丁澄洋跃跃欲试,又心里没底。周末和家人打电话时,父亲听出了他的犹豫,“不论对手实力有多强,不断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丁澄洋再次被父亲的话语鼓舞,开启了漫漫训练路。
为了争取到比赛名额,他常常为了一条满意的焊缝,在车间里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因为长期穿着不透气的劳保鞋,他的脚掌开始一层层地蜕皮。
最终,丁澄洋获得了学校比赛的第一名,并在大赛中夺得第3名。那一年,丁澄洋16岁,破格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焊工技师。
传递新时代的焊枪
如今,丁澄洋已成为绍兴技师学院的焊工实践指导老师。他了解到学校要开设东西部合作城市四川仪陇技工班,主动申请成为班主任,和四川仪陇前来绍兴求学的23名学生吃住学在一起。
从拥有一技之长到投身教育事业,丁澄洋初心不变。他把全身的精力和最大的热情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照顾学生生活的同时,丁澄洋毫无保留地传授焊工技能。
父亲丁卫松曾告诉他,团队合作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焊接工艺的增加,金属材料的丰富,到处都需要技能人才,不必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们需要的是多交流、多学习、多创新。”
历时两年,丁澄洋带的第一届东西部协作班学生已经顺利入职,在各自的岗位上技能逐梦。
“学技术大有可为。对于现在工作在一线的焊工而言,发展机遇增多了、地位提高了、舞台更大了。”丁卫松感慨道,“我甚至还和儿子聊过,如果以后有了孙子,一定鼓励他好好学习,在大学校园里换种方式继续研究焊接技术,利用科技赋能,成为新时代的智慧工匠。”
“各类利好政策正在向技术工人倾斜,年轻的技能人才只要肯学、有技术,照样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丁澄洋表示,在教学的同时,他一有空就会泡在实训车间里琢磨焊接技术,追求焊接的更高境界没有终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