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8月30日电 8月29日,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阳开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倡议》,发布语言文化合作项目标志性成果《越喃汉英四文对照新辞典》,启动《南洋华语文献分类丛刊》编纂项目,并举行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高校的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论坛现场。付吉昌摄
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的语言文化交流”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语言多样性、“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数字化时代的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等议题进行分享,旨在发挥语言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数字化赋能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语言文化沟通与合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据了解,2021年,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专设板块,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首次举办,填补了中国与东盟高层次语言文化交流的空白。

与会嘉宾聆听主旨演讲。付吉昌摄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杰指出,希望各方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语言文化合作交流常态化、机制化发展。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建议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提升语言文化交流的服务支撑能力、提高语言文化交流数字化水平。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国家语委有关研究型基地协办。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百余名中外嘉宾参加论坛。(李丽萍、实习生 付吉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