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27 21: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

元朝时期,在浙江婺州义乌的赤岸镇,有一条小溪,名为丹溪。这片宁静的地方曾是晋代著名道士、后羽化成仙的葛洪的故乡。公元1281年,丹溪的溪水旁,一个平凡的农房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一位男婴的降生,标志着一个传奇人物的诞生——他就是元朝著名的医学家、后人称之为“朱半仙”的丹溪先生,朱震亨。

朱震亨自幼聪慧,聪明过人。他从四岁起便开始读书,展现出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九岁时,他便已经读遍了儒家经典,力求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使得村中的老学者们都对他赞叹不已,纷纷预测他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业。

转眼间,朱震亨已长大成人,年仅十八岁,他风采俊逸,胸怀壮志,志向高远,决心如诸葛亮般辅佐明君,成就一番事业。怀着这样的理想,他拼命学习,立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命运总是捉弄才子,尽管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但从十八岁到三十六岁,他十多年的科举之路都以失败告终。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他百思不得其解,难以理解自己为何总是屡试不第。曾经的坚持,最终却带来了无尽的沮丧和迷茫。无奈之下,朱震亨决定寻求命理的解答,走进城中的名声在外的相馆,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连续为他算了两卦,结果都是“困卦”,命运不济,注定无缘做官。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面对这些预言,朱震亨意识到也许命运无法改变,于是放弃了追求仕途的念头。然而,他依然是个书生,未曾掌握任何谋生的技能。陷入困境的他,决定尝试开设私塾教授学问,却不料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朱震亨带着绝望去求医,但无论如何都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看着母亲的病痛,朱震亨决定自己动手。他翻阅了古代医书,特别是扁鹊和华佗的医术,逐步理解中风症状与气血上逆、血块压迫神经的关系。最终,他依据《和剂局方》之类的古方,自己调配药方,日日为母亲熬药。经过三年的坚持,母亲的中风竟然奇迹般康复。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朱震亨,他深刻体会到“久病成医”的含义,决心投身医学,继承传统医术。

为了拜访名医,朱震亨踏上了寻医之路。经过长时间的打听,终于得知有一位江南的名医罗知悌,他是荆山浮屠的弟子,医术高明却性格孤傲。朱震亨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尽管罗知悌百般冷漠,朱震亨依然坚持每天前去,风雨无阻。他的执着打动了罗知悌,终于得以收徒。在罗知悌的指导下,朱震亨学习了中医的经典,尤其是《素问》和《难经》,并参与了医术实习。初时,朱震亨并未完全理解师傅的医术,直到他亲眼见证罗知悌治疗病人时的手法,才逐渐领悟其中的奥秘。

二、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一天,朱震亨正在诊治患者时,突然有一个急匆匆的人跑进来报告:“朱郎中,街上有个和尚似乎不行了,赶紧去看看!”朱震亨立刻将此事告诉罗知悌,罗大师淡定地说道:“你把他抬起来。”

罗知悌走出来检查了和尚,发现他已经昏迷不醒。通过简单的脉诊,他诊断出和尚体内有淤血和积痰,于是立即开始治疗,用双指点住了和尚的人中。不久,和尚苏醒过来,讲述了自己因思念母亲而病倒的经过。

罗知悌指示朱震亨给和尚煮些牛肉汤,并安慰他等病好了就能回家探望母亲。经过多日治疗,和尚的病情逐渐恢复。最终,罗知悌为和尚开出了排毒汤方,经过几次排毒后,和尚完全康复。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朱震亨在师傅的指导下,医术有了显著提升。他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与实践,渐渐掌握了更多的治疗技术,并逐渐成了罗知悌的得意门生。

三、

1320年,朱震亨完成学业后回到了家乡。乡里的郎中们听说他拜师学艺归来,纷纷感到惊讶,不知道他到底学到了多么高深的医术。为了回应他们的好奇,朱震亨决定举办一场盛宴,邀请乡里的医者和亲朋好友共同聚会。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正当大家沉浸在宴席的欢乐中时,忽然有人急匆匆地敲门,急需购买痧子药。朱震亨正和亲友推杯换盏,指示自己的小舅子取药。然而,小舅子醉眼朦胧,一时手误,将药错拿了。结果,误把“信石”当作痧子药给了来人。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事后,小舅子得知自己犯了大错,惊慌失措,急忙准备逃走。朱震亨淡然处之,安慰小舅子说:“不用慌,没事的。”他决定带小舅子一起去乡下寻找合适的医者。

四、

与此同时,王英将军在与江浙平章张闾准备联军剿匪时,突然晕倒。王夫人急忙指派侍卫去购买痧药,王英服下药后,病情有所缓解。

第二天,王夫人前来寻找朱震亨,想要感谢他治好了丈夫的病。王英也决定请朱震亨入伍,为军队服务。朱震亨却婉拒了,坚决表示自己要专心研究中医,帮助更多百姓治病。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通过这一事件,朱震亨的医术在当地得到了极大的认可,而他的“信石”误诊也在后来证明是为王英驱除寒湿气的一剂良方。

朱震亨的传奇人生,最终让他成为元朝著名的医学家。他的《丹溪心法》成为后世医学的瑰宝,并被誉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他的名声也因此广传,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元朝神童科考16年不中,39岁研究偏方治愈母亲偏瘫,最后成为名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医在身边 服务送到家
...查他的上肢运动情况。两年前潘爷爷因脑梗导致右侧身体偏瘫,家人经过多方打听,决定将老人安排进亭湖区人民医院治疗,“这里条件好,康复治疗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每月还定期有专家到身边给
2024-03-26 01:04:00
...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3)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藕汁、梨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
2022-12-29 21:02:00
...精神运动抑制。一般在病程中均可检出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阳性锥体束征等。2.昏迷型起病后迅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如不同程度的昏迷或特殊的意识障碍。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去
2022-12-29 17:12:00
家里老人迷上网络“名医”,花大价买药!儿女们全急坏了:根本不听劝,看病不用“望闻问切”吗?
...?广东廉江黄阿姨的女儿,近段时间也操碎了心,“脑梗偏瘫的老妈,现在可以生活自理,在微信看到这些教授讲课说的多好多好,可以通栓通血管。”她告诉橙柿互动,“妈妈瞒着我们,偷偷在网
2023-10-21 17:25:00
湖南神童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被中科院录取,却在20岁被劝退,如今已去世
...子13岁上大学、17岁进中科院博硕连读,被称为是“东方神童”,但在20岁时儿子却被劝退,母亲愤恨无奈的说“你怎么不去死”!2岁就能识千字,8岁就考上了初中,12岁时一举拿下物
2024-06-28 12:39:00
问止中医|治脑重伤偏瘫等后遗症
...色暗、频尿、体力差、长期倦怠乏力等等。首诊先针对其偏瘫后遗症给予温阳补气、强化体力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考虑到患者病程久以及体质虚弱,首诊开方10付,并配合我们
2024-11-12 14:38:00
华佗再世?上海10岁神童坐诊,求医者踏破门槛!
...学院钻研深造,现在成为了中医主治医师,刘尚瑾是不是神童,想必人们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最后,不管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他们的宗旨都是治病救人。
2024-04-03 10:52:00
...时,就在多次国际象棋的对弈中斩获不少胜利,被称为“神童”。哈萨比斯17岁时领衔开发了于1994年发行的经典模拟游戏《主题公园》
2024-10-09 21:07:00
男子突然偏瘫,妻子精心照顾4年,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同房
...突发脑梗晕了过去,虽然及时送医,但身体的左半边还是偏瘫了。不仅需要长期卧床,甚至连洗个澡都无法独立完成,张友茹也并没有嫌弃,不离不弃照顾了整整4年多。原本,程刚对张友茹也抱有
2024-03-08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