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8 21:26:00 来源:央视网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古都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文韵悠悠又逢盛事。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在小雁塔下的西安博物院,即将呈现一场集中展示唐代丝路文物的展览,让观众领略古代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

8年前,正是在西安博物院,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等介绍时强调,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5月18日,恰逢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感悟中国与中亚文明交流互鉴的源远流长。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鎏金铜蚕

“鎏金铜蚕”,见证丝路辉煌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以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为佐证,讲述先辈2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外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壮举——

“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行销中亚等国。

鎏金铜蚕,不仅是汉代丝绸业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也体现了丝绸在古代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丝路上流传着的传奇故事、留下的历史文物,更实证了中华文明的悠远与丰富,见证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希瓦古城

希瓦古城,续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一句中亚古老谚语道出希瓦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2年9月,在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为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准备了一份国礼——中乌合作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微缩模型。

这份国礼的背后是一段元首外交推动中国与中亚文明交流的佳话。

希瓦古城地处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曾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东西方交汇之地。古城保存着数十处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部分已年久失修。中方在修复需求最迫切、难度和技术要求也最高的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开展保护工作,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修复整治。

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其中特别提及:“我2013年访问撒马尔罕时启动的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已经圆满竣工,让希瓦这座古城更加绚烂夺目。”

时政微观察丨从文化瑰宝看中国—中亚文明交流互鉴

△在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中方文物修复人员在指导乌方工作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如今,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萨扎干遗址、明铁佩古城遗址,哈萨克斯坦的伊赛克拉特古城拉哈特遗址,吉尔吉斯斯坦的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中国和当地专家密切合作,为全球视野下深入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往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物佐证,携手续写丝路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

文物、文化遗产等就像散布在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串接起中国与中亚五国友好往来、互学互鉴的历史记忆,也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未来,双方必将谱写更多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微观察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物保护工作者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一凿一刻、一笔一画,不仅雕刻出一座座石窟,也镌刻下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
2025-05-22 13:24:00
时政微观察丨上合时刻,习近平再解时代之问
...方发出邀约并表达期待。从中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到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札纳塔斯风电项目,到被称
2023-07-06 12:16:00
时政微视频|共同守护人类文化瑰宝,习近平推动中外联合考古
中国新闻网消息 共建“一带一路”,要增进文明互鉴,让各自的文化携手发展。习近平十分重视“一带一路”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中外联合考古不断推进。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乌
2023-11-08 09:55:00
何以中国|“国宝推荐人”习近平
...文物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2023年5月,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长安复携手”。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器内底部有122
2023-07-10 17:33:00
时政微观察丨有“园”千里来相会
喷泉、酒廊、葡萄园,展现着优雅和浪漫的法式园林;结合地形高差造景,形成多维立体游览视线的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省展园……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来自五大洲的1
2024-04-27 21:00:00
传承千年情谊 续写时代新篇——写在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之际
...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深厚的历史
2025-06-14 15:47: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四川,为何专程看了这两个地方?
...△ 四川考察点示意图 01走进翠云廊:古蜀道上的“国之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是翠云廊古蜀道。贯穿在川陕之间的古蜀道,曾经是千百年间进出两地的交通要道。“噫
2023-07-27 12:40: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四川陕西考察,足迹之中饱含深意
...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在前往陕西途中到山西运城考察。2个多月后,总书记再次展开跨省行程:在出席
2023-07-30 12:17:00
时政微观察丨保护好“城市的灵魂”
景山、故宫、天安门,承载了很多人对北京最初的印象,也是许多学生暑假的热门打卡地。把它们串联起来,向北至钟鼓楼,往南到永定门,这条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被称作“北京老城的脊梁和灵
2024-08-02 07: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