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07:2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相信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觉得这个皇帝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并没有留下一个好印象,其实殊不知他才是真正的明君。秦始皇又名嬴政,是千古以来在中国第一位统一六国的皇帝。据说他从小生活在赵国邯郸,父亲曾经是昭襄王的孙子,是孝文王的儿子,名字叫做异人,而他的母亲就是吕不韦之前娶的一个小妾赵姬,他的父亲异人本来在赵国做人质,后来遇到了商人吕不韦,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也让异人成功的获得了继承人的资格。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一、他的父亲身世

公元前257年,在吕不韦的协助下,他选择在危难之际抛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逃回了秦国。等到几年之后,秦昭襄王离开人世,这时孝文王才做了皇帝,这时秦始皇的父亲异人,自然而然名正言顺地就成了太子。可想而知,赵姬和秦始皇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于是他们被送了回去。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从历史的资料中记载显示,昭襄王是秦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年仅70多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很长寿的了,而孝文王一直也被自己的父亲拖累着,等到父亲去世之后,他自己也差不多50多岁了,据说在他坐上皇位的第3天后,昭襄王丧的葬礼才刚刚开始,这时他就不幸离开人世了。这时候的异人也改名为子楚,当他在继承王位时叫秦—庄襄王。其实他的命也不是很长,据说在登上皇位之后的三年左右就已经不幸离开人世。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二、秦始皇掌管大权

这时秦始皇才开始登上皇位,那时候他的年龄只有12岁左右,被大家称之为秦王政。因为他的年龄比较小,不能掌控朝政,所以秦国上下都是吕不韦这个人说了算,在位期间的他先是慢慢铲除了吕布为这个大奸臣,从20多岁的时候才开始清正,那时候他正是掌管着朝中所有的大权并开始重新重用李斯、蒙恬、王翦等人,直到将近40岁才称自己为始皇帝,可以说在位将近40年的他,在中国历史上也属于首屈一指的华夏大统一的政治人物,从古至今也是第1个被大家称之为皇帝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统一之后的秦始皇似乎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荒谬,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花天酒地想,反而他想的是如何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如何能让他辛苦打下的天下能够更好的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所以他开始修筑长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并称自己为始皇帝,开启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不过在他的领导下也是大秦帝国成为了有史以来统领百万军队的国家。

秦始皇的统治:毁誉参半的明君

结语

虽然说荆轲在行刺秦始皇之后,使他大发雷霆,但是秦军在攻打燕国的时候,却从来没有屠杀过百姓。反而在淳于越的寿宴上,说他心狠手辣,甚至还诅咒他江山赶快灭亡,不过这些话被秦始皇听到之后并没有杀他。其实也有人说他执政就像一头老虎一样凶猛。却用许三多时候会放假,让他们回到家里去秋收。从而让犯人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于是在最早的时期也出现了保护犯人权利的法律。

之所以他会选择焚书坑儒,主要是因为这些人都不屑正数,反而都是江湖骗子,所以秦王只不过是把他们当做骗人的东西才全部销毁的,避免留给后世,危害百姓。其实仔细想一想,当国家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秦始皇让赵作固守南中国不让回国,他执行依法治国,而儒家的思想正式提倡的是以德治天下,所以秦始皇在改革的道路上一直使用的是儒生,所以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其实小编觉得秦始皇这个人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虽然说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做出了一些让人不理解的事情,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还是在当时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探析其明君辈出的原因
战国以秦国的大一统而宣告结束,虽然秦国并没有完成秦始皇“传承万代”的壮举,但完成统一也足以让秦国青史留名,那么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秦国凭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呢?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秦
2023-05-08 13:51:00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离不开前六代国君的铺垫
秦始皇想必大家都知道,本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同时也是中国走向强大的领头者,可是在战国
2022-12-22 13:50:00
吕不韦与秦庄襄王:改变秦国命运的合作关系
...在这君王继位事件中,也有着很严重的明争暗斗,就好比秦始皇的老爹秦庄襄王,要是没有吕不韦,别说继承王位了,就连活着都成问题。无论是秦庄襄王嬴异人,还是后来的秦始皇,都是在吕不韦
2023-12-09 09:10:00
秦国君主都任用了哪些人才?为何秦国能留住人才?
...员名将,蒙骜一生经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四世,秦庄襄王时期,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二城,秦国因此设置三川郡。蒙骜攻魏夺取37座城池,后被五国联军击败,秦始皇
2023-07-07 10:50:00
秦国自秦献公到秦始皇出过昏君吗?
...者见智,当然西汉的贾谊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就是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制六合。贾谊的观点,有道理吗,当然有,但是正是由于贾谊的论断,却滋生了另外一种判断,那就是秦国自秦孝公
2023-07-10 14:33:00
秦始皇到底是正是恶,是否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呢
秦始皇被后世之人称作是“千古一帝”,就是因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帝王,功绩十分伟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秦始皇,许多人首先会想到他令人唏嘘又惊叹的一生中
2023-07-19 20:32:00
秦国三公子:流亡成就的霸业之路
...们的统治下,愈发的强劲,攻灭六国的心也愈发坚定了。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他的前代祖先们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后世说的奋六世之余烈,尽管如此,但却不能否认秦始皇是千古一
2023-11-12 21:57:00
秦国六世:统一之路的奋战与辉煌
...巴蜀连成片,从而对六国起到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式,为秦始皇扫除六国提供的有利条件,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第三世:秦武王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同年秦武王继位,上
2023-10-21 07:33:00
安国君:上位三天的秦王,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却成就了大秦天下
...前六代秦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始皇上位,才把这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车推向了统一之路。自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开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
2024-02-19 15: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