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母校就是母亲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2 09: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叶葆菁

近三十年来,我每年至少要回六安探亲一次。我父母早逝,那里也没有家。我探亲就是看望老师,在母校校园里走走。这里有我割不断的亲情,有我永恒的思念。这里就是我的家。

那是1951年8月中旬的一天,六安中学(今六安一中)当年录取新生的名单张榜了。大红榜就贴在头道巷的中学大门口(当时校址位于六安城区南门头道巷),顿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向头道巷涌去。当时我父母均在外地工作,我只能一个人赶去看榜。虽说我人小个儿矮,却一眼就瞅见了自己的名字。

那年我13岁。

十几天后,我背着书包,扛着行李,住进六安中学初一甲班大宿舍。到了晚上,许多小伙伴开始想家,只有我不想家,因为我觉得,这就是我家。

入学之初,老师除了上课,还教我们铺床叠被、洗衣服,吃饱饭,守校规。唱《解放区的天》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讲一些让人开心的故事。很快,同学们成了好朋友。老师,成了大家依赖的人。

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后来,学校迁至北门外三里桥头。再后来,我考上了学校高中部。就这样,我在这个“家”里呆了整整六年,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六年。

六年里,老师大手牵小手,带领我们不知不觉中走了很长一段路。从一个个站着没大人坐着高的少年,长成大小伙子、大姑娘;从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娃娃,成长为一届知书达理的青年。时至今日,许多往事仍历历在目,回想起来宛如昨天——

起床铃响过,体育李老师就来敲门,招呼大家快去锻炼,有时还会掀“小懒虫”的被子,拍拍小屁股的情景,每每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晚上熄灯铃响过仍有人说话,班主任老师在门外压低声音喊“别说话了,赶紧睡觉”的催促声,犹在耳畔。

许多同学的饭菜票是老师掏钱买的,衣服上的那个补丁是师母打的。秦同学父母双亡,无经济来源,冬天还穿着单衣。校长吴季讷听说了,就把准备给儿子御寒的棉衣棉裤,送给秦同学过冬。

有着严重胃病的何主任,一边板书一边吞着药片坚持上课的感人情景;青年教师印倩用自己的薪水作盘缠,远赴青岛带回海洋生物标本的欢乐场面……

这一桩桩一幕幕,汇成一部学校的史书,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受用一生的教材。

初迁三里桥新址时,出入连一条路都没有。校长、主任、老师、同学齐上阵,每个星期日义务劳动,用汗水浇灌泥土和砂石。没有夯就用脚踩,硬是修成一条大道。那喊着号子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记录的不仅是劳动景象,更是一幅精神画卷,一个时代的掠影。每年春天,老师带领我们沿着道路和运动场栽下一棵棵幼苗。施肥、浇水,看着它们一天天长高。经历了颠沛,年届半百的老学校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在激情澎湃的岁月里再现青春。母校越来越美了。

学校的东边有一条公路。那时候汽车很少,晚饭后,公路就成了师生们的步道。老师领着我们一边散步,一边拉家常,像听外婆讲故事,像听父亲出远门前的叮咛。谈笑之中,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如今,这段公路已成为城市干道。道旁高楼林立,道上车水马龙。我沿途追寻昨天,昨天已远。

在中学,我参加过四个兴趣小组:无线电爱好者小组、作文小组,我还当了一年气象小组组长和绘画组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余,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泛舟,到更高远的理想天空中飞翔。兴趣丰富了人生,让我们受益终身。

记得1994和1997年返校谢师时,台上坐着17位当年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他们是那么健康、慈祥。阔别40年,重逢的幸福拥抱着在场所有的人。可今天,16位恩师已乘鹤西去,令人痛惜。至今不能原谅自己的是,在他们离世那一刻,学生没有在他们身边送上一程。

……

徜徉在校园中,像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听远处教学楼传来朗读声,如昨,如我。朦胧中,我依稀看见那16位老师又匆匆赶往教学楼,为我们上课来了。此时,我强忍思念的泪水,环顾熟悉的校园,轻声喊了一声“妈妈”!

呵,母校就是母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你魂牵梦萦永远怀念,这便是校园,那个被亲切地称为母校的地方。在长春市第二十三中学4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近20名老同学回到母校,心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青少年。多么熟悉的静谧而温
2023-09-16 01:17:00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桃李满园,百色六中,你的名字,让我自豪和光荣……”熟悉的校歌在我耳畔回荡。这个书香四溢的地方,孕育了我的鸿鹄梦想,助力我展翅高飞。这里有优雅的环境。进校大道右
2023-10-31 09:34:00
笔下故土情浓,心中母校恩深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笔下故土情浓,心中母校恩深金庸百年诞辰,嘉兴一中师生深情缅怀“大师兄”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通讯员 沈微微 孟 翀 图片由嘉兴一中提供 江湖犹在,侠义永存。
2024-03-17 07:09:00
...结束后,进入毕业典礼环节。典礼由“难忘师恩——难忘母校——放飞梦想”三个篇章组成。师生济济一堂,共同回忆一起走过的六年美好时光。同学们走进六万情峡电影小镇,实景观看《大别山传
2023-07-06 08:44:00
...”原来是来自北京的一个1964级小学部的校友,许久没回母校,路都认不识了。我是1964年入校的,初一,德语班。我对母校充满深厚感情,每次校庆都要返回母校,看望昔日的老师,会会
2023-10-18 00:51:00
六安二中为高三学子上一堂毕业思政课
...紧扣立德树人主题的毕业思政课。关世宏希望同学们牢记母校六安二中“理想、勤奋、朴实、文明”的校训,不断弘扬“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风,践行“尊严、幸福、快乐、向上”的办学
2023-06-08 09:04:00
六安11岁“小暖男”:爱看书,帮父母做家务……
...其中两个书柜买了七八年了,还有一个书柜去年刚买的。母亲王厚丽介绍,目前吕岩旭最喜欢看历史和科学类书籍以及杂志,除了父母帮他挑选的书籍外,大部分书是他自己挑选的,周末时,会有同
2024-05-31 20:40:00
临沂汪沟第一中学举行2021级毕业典礼
...学们带着老师的祝福鹏程万里;杨凡霁同学的发言饱含对母校的感谢、留恋与不舍;李菡同学言语中充满对学长学姐的祝福;刘国梁同学的母亲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对同学们的祝福和期望。学生代
2024-06-24 11:54:00
今天杭高、学军中学、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等提前放学,学校让每个学生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学了。学校让每个孩子都去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回母校看老师。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这项传统坚持了25年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昨天各校区就发了相关通知,周五提前放学,让同学们去母校看望
2024-09-06 20:5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