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 实习记者 郑娜
7月14日,德州市委宣传部召开“2023最美家庭”记者见面会,德州市妇联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邢晓云出席发布会,通报德州“最美家庭”选树工作开展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部署,团结引领广大家庭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打造“大德·好家风”工作品牌,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汇聚磅礴家庭力量,2023年2月,德州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启动2023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评审考察等环节,最终确定10户德州“最美家庭”,并于“5·15国际家庭日”当天举办了发布仪式。这10户德州“最美家庭”,都是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有爱党爱国、传承红色革命家风的军人之家;有传承技艺、接力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家;有孝老敬亲、于平凡点滴中演绎亲情的孝德之家;有胸怀大爱、用爱心传递文明的公益之家......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家庭昂扬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杨淑萍为了将“一勾勾”这一临邑县独有的民间戏曲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在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下,放弃企业高薪职位,从身患肺癌的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毅然接手“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脚步坚定地走在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在“传承、有为、互爱”家训的影响下,杨淑萍全家人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为传承“一勾勾”戏曲文化而不懈努力。杨淑萍的公公是乐器组成员,她的爱人闲暇时间编写剧本,孩子放假时帮着主持节目,母亲在家负责做饭、搞好后勤保障,家人们的全力支持让杨淑萍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中去。让“一勾勾”在传承中焕发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张利利来自夏津县东李官屯镇陶桥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多年来,张利利和丈夫一起照顾公公婆婆、智障的弟弟、单身的大爷、养子意外去世的二大爷二大娘。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是一家人互相支撑、互相依靠,张利利也曾控诉过命运的不公,但是靠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儿和家风家训,她勇敢地迈过生活中的这些坎儿,扛起了家庭重担,勇敢面对生活难题。“有爱才有家,家庭是我的铠甲,亲情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什么能比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陪伴更重要。未来,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够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张利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获得市级“最美家庭”荣誉以后,村里的父老乡亲对张利利和她的家庭更加支持认可。在她的影响下,周围的人们对家教家风有了新的理解,推动了陶桥村“孝老敬亲、互助友爱”优良家风的传承。
夏华庆是一名退役军人,于1983年参军,入伍四年间先后两次受到部队嘉奖。退伍后,夏华庆永葆军人本色,在汶川地震、疫情防控期间多次捐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成为一名飞行员,2次登上国庆阅兵场,先后完成10余项“国字号”“军字号”大项任务,儿媳是某旅政治工作部干事。良好的家风家训使这个大家庭养成了忠诚于党、服务人民、诚信第一、勇于奉献的良好作风。“我们一家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家庭和睦,我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教子不如做榜样’,我父亲和我叔叔那一辈就不曾分家。到我这一辈有兄弟三人至今也没有分家,我的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是出类拔萃的,我感到很欣慰和自豪。”夏华庆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