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2 08:01:00 来源:阿木育儿

你如何看待“农民工”这个词?是一个褒义词,一个没有其它含义的普通称呼,还是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前段时间有代表提议,如今农民工这个称呼带有贬低色彩,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为了能够让那些进城务工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建议取消“农民工”这个词,改为其它既能够体现农工特点,又不带有任何贬低色彩的新称呼。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关于农民工“改名”的讨论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但“农民工”这个词真的带有不好的色彩吗?如果改名又应该改成什么名字?改名之后能够改变农民工面临的各种问题吗?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农民工为什么要改名

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我国能够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各个城市能够建设的这么漂亮,很大程度上都是农民工的功劳。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借助广大农村地区的帮助。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另一方面,因为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水平要普遍高于务农,城市中的就业机会也更多,很多农村人会选择前往城市谋生。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市里打工的现象,这一部分人就被称为农民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我国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了2.925亿人,数量非常的庞大,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动群体,才能满足我国的劳动力需求。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农民工说的是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的建筑工人们,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跟随建筑队在各大城市中穿梭,每天灰头土脸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但在某种意义上,农民工指的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农村居民,它涵盖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例如在城市中常见的建筑工,服务员,保姆,清洁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一些工厂工人,或是近些年来新兴的客服、销售等等在办公室办公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广义上都可以算是“农民工”。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我国的农民工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流动性大。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家里都有地,他们趁着农闲的时候到本地城市或邻近城市中打零工,农忙的时候就会回家收拾庄稼。另一种农民工会跟随者雇主四处流动,在一个地方干完活就会去下一个地方,他们一般都背井离乡常年不回家。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交通、网络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开始到大城市里打工,他们从事的工作涵盖各行各业,一般会选择在城里租房常住。这一部分劳动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会在几年之后离开城市,或反复的在不同城市间来回跳动,也符合农民工的一些特点。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无论是哪一种农民工,他们的流动性都很大,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在城市中定居,自然也就难以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简单来说就是无法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去。虽然身在城市,但其实总是游离在城市边缘。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农民工从事的都是比较基础的行业。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为从事的大多是基础的体力劳动,收入水平自然也不高。干的活比较脏累,收入较低,也是导致人们觉得农民工不好听的原因之一。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相较于城市,农村是比较落后的地方,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很难适应城市中的一些生活规则,也基本上不会参与城市中的灯红酒绿,所以总是给人一种“土”的感觉。这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也是原因之一。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农民工改名叫什么

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农民工这个称呼不好听的感觉,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单单是通过一个改名可能无法从根源上改善农民工面临的各种问题。那么农民工改名之后叫什么呢?答案是新产业工人。产业工人听上去确实要比农民工更加和善,这是一个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词,主要说的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村入城打工人员,以80后和90后为主。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新产业工人是指那些年轻的农村居民,他们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半年以上,以租房等方式常住在城市当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叫做新生代农民工或新生代产业工人。

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年轻,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本身也向往城市生活,他们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但另一方面,年轻的孩子们也不愿意从事父辈们曾经做的脏活累活,他们很难补充老一辈农民工走后留下的空缺。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在建筑等重劳动高风险行业,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开始禁止雇佣高龄农民工,为的是避免更多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体力劳动者年龄的整体升高。2021年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41.7岁,占大头的基本上是中年人。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孩子们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互联网等媒介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进城之后他们能够选择的工作种类也就更多,去干脏活累活的人自然就少了。体力活农民工数量的减少和整体年龄的提高,与农民工待遇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农民工这个称呼一样,如果不从根源下手,就算改了名字也无济于事。

“农民工”叫法即将取消,新名字体面又好听,待遇会随着提高吗?

无论是干着建筑等重体力行业的老一辈农民工,还是新兴一代的年轻新产业工人们,受限于收入,教育水平等问题,他们都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新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一一进行改善,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切身利益,否则怎么改名也很难有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民工”的叫法被取消?“新名字”已确定,今后再叫错就尴尬了
...市,也解决了城市区的建设人才缺口,在社会上也形成了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对一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所住的高楼,所上的学校,都是从他们手中一砖一瓦盖出来的。农民
2024-03-25 10:20:00
农民工1人占6个行李架位被小伙怒怼 你怎么看?
...样那样的问题。这不,1月12日,K195次列车兰州段,一名农民工因行李占地过多,引发另一位男乘客的不满。视频中,小伙子说,农民工一个人的行李占了6个行李架,他想把小的那个箱子
2023-01-16 13:21:00
“农民工”改名了?新名称被提出来了,有气势,还好听,那叫什么
...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流汗付出,辛苦奉献,恰恰农民工在发展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对于“农民工”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农民工”这个称呼也是
2023-04-09 07:50:00
打胶也能月入4万元,透露了什么社会趋势?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接近3亿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4780元,全年算下来,这一水平已远高于39218元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这两个指标不宜直接对
2024-01-18 09:32:00
月入养老金不足200元,农民工养老短板如何补上?
月入养老金不足200元,农民工养老短板如何补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并不能直接转为城
2023-07-31 14:04:00
网红阿兴工地搬砖1天赚1800,但他的工作你真干不了
...赚,上班就赚钱,不上班,一分钱没有特别是很多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正在步入晚年!根据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0岁以上农民工高达8600余万人,再过十年,他们都将步
2023-12-25 10:23:00
...,泗阳县人社局坚守民本情怀,主动行政靠前服务,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通过“调”“裁”等务实措施及时化解欠薪纠纷等劳资矛盾,去年已为367名劳动者调解工资待遇395.
2023-01-19 06:18:00
立案处理欠薪案件425件,为1.5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亿元 四川“春风行动”成效显著
...)开展以来,四川全省立案处理欠薪案件425件,为1.5万名农民工等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亿元;协调处理欠薪案件1.2万件,为9.2万名农民工等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8.6亿元。为做
2024-01-18 20:10:00
...‘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将工资性工程款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户’,是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重要原因之一。”会上,临安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该局创新推出的根治欠薪监管方式。
2023-12-19 19: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
涉及粥店街道下旺村!岱岳区发布征收土地公告
10月14日岱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泰岱征公告〔2025〕5号2025年9月30日,泰安市岱岳区2025年第19批次建设用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2025-10-16 17:35:00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网10月16日讯 10月12日,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以“锚定科技前沿,赋能成果转化”为主题
2025-10-16 17:39:00
“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网上热传后续|警方通报: 一男子编造谣言被拘留
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大皖新闻独家报道《“杭州一新娘与摄影师的瓜”在网上热传 当地回应:初步判断是虚假信息》,引起了各方关注(详见当日报道)
2025-10-16 17:41:00
为减轻父母种地负担 灵璧一男子自制撒化肥“神器”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为了给老爸老妈减轻负担,安徽灵璧人吴云东就地取材,制作了撒化肥神器——三只底部开孔的塑料桶,装上化肥
2025-10-16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