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30 19:5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周小涵 记者 孔雨童 高广超

鼓声一响,铜片窸窣。

逢年过节,气势磅礴的霸王鞭表演会在东营不少村落的广场上演。男男女女几列成队,顺势前进,一束长鞭敲击四肢、肩、背,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观之,侧翻劈如流星,空中撒鞭如云,时而脚下生花。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霸王鞭,又称打花杆、金钱鞭,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因表演时的器具形似楚霸王的兵器而得名。千百年来,其流传于祖国各地,与当地民俗相结合,演化出风格多样的形式。作为民间文艺昌盛之地的山东东营,丰富的庙会和汇演活动成为霸王鞭传承发展的沃土。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一呼百应的热爱

军屯村地处东营与淄博的交界处,相传明洪武年间大将徐达曾屯兵于此,故得名“军屯”。

军屯村霸王鞭表演队的队长李玉美回忆,她自小就看到村子里有人会打霸王鞭。2000年的时候,因为要起集市,村里就找了一些老人教大家打霸王鞭。刚开始她只是看看,却不想立马被热血沸腾的场面吸引,干脆“把孩子扔了”来打鞭。

“那时候冬天特别冷,大家都穿着大袄,打一圈,脱一件,打一圈,脱一件,最后剩个单衣,也热得呼呼冒汗。”

二十多年前的鲁北农村,少有手机、网络,生活有些单调。虽然刚开始练习时腿疼得“得搬着走”,在家啥也不想做,但每每听到院子里大鼓一响,李玉美和邻居们还是拖起杆跑着就去。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李玉美(左一)带领村民打霸王鞭

围观群众也很热情,院子里整天满满的。李玉美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支持打鞭,有时在大棚里干着活,鼓声一响可以立马就走。“大家都心情特好,该吵架的不吵了,干不动活的也干得动了。”

军屯霸王鞭讲究一个霸气。“一个是转身要有劲儿,一个是打点儿要清脆。”打了20多年霸王鞭的李玉美介绍,因为军屯曾驻过军,军屯的霸王鞭就融合了不少军队操练的动作。走着十字步的同时,要用鞭结实地击打身体的背、肩、手、臂等八个部位,铜片清脆、声音齐发。在鼓点节奏上则采用“玉狮子、二鼓通”合并循环,节奏急、频率高,打起来犹如万马奔腾,脚下尘土如云。

军屯村的男女老少曾经大半都会打霸王鞭,每家每户都是自己手工制作,大到成年人用的长杆,小到儿童几十厘米的短杆,只要寻一根竹竿,在两端凿上孔,再用铁丝穿上两片铜钱或钢片,就能人手一支,随时随地舞起来。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2000年前后,东营各地文艺活动众多,李玉美与表演队奔波于乡里和镇里的各大集会比赛,所到之处皆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如此积极的反馈也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干劲儿,军屯霸王鞭在大小比赛中几乎“次次都是第一,年年都是第一”。随着人数不断壮大、场子不断扩大,他们从军屯出发,一路打到了区里、市里,打到了省会济南的大街上。

提及去济南表演的火爆盛况,军屯村几个打鼓大爷满是自豪,当年的意气风发仿佛如今犹在。村民郭振明说,那一天,军屯村的队伍浩浩荡荡200多人,从泺源大街打到泉城广场。“我们是代表东营市参加汇演的!大街上水泄不通,好长时间都走不动路!”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东营广饶县乐安公园的“军屯霸王鞭”雕塑

霸王鞭与军屯人之间的联系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强身健体运动,更是属于他们那个时代蓬勃的青春记忆。

“打一轮吧。”午后,李玉美在微信群里一声呼唤,几分钟后,军屯村的大街就热闹起来。人们从村里的四面八方赶来,有的开车拉着自家的大鼓,有人骑电车带着邻家姐妹,花花绿绿、喜笑颜开,开始奔赴一场“盛宴”。

不久,广场上响起了一阵铿锵的鼓声。

有霸王鞭才更有“味”

在军屯村以北约50公里的东营牛庄镇牛庄村,霸王鞭已传到第四代传人隋志强这里。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牛庄霸王鞭第四代传承人隋志强

牛庄霸王鞭已有百年历史。相传,创始人隋明镜曾在胶东讨饭,回到牛庄后,在民间流行的踩寸子秧歌基础上,融合海阳秧歌特色,形成牛庄霸王鞭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牛庄村每逢庙会、正月十五、中秋节举行演出,霸王鞭都会作为当地代表性传统舞蹈之一,参加展演。

相对于军屯霸王鞭的气势威武,隋志强介绍说,牛庄霸王鞭显得更加“秀丽开朗”。通常情况下,表演时需要男女搭配,双行站立,男性站在前排,右手持鞭高举,跟随鼓点落脚劈叉;女性手持竹板彩绸,随之敲打并做出舞蹈动作。蹦、劈、翻、跳、打动作连贯,当地俗语称“脚黏膝颤身前倾,两臂带腰随鼓行,挥臂三步有一颠,与人相见肩碰肩。”牛庄霸王鞭能充分展现出身体的灵活,文雅带羞,有“广北一绝”的美称。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除了兼具秧歌舞蹈的形式美和武术力度美的动作,牛庄霸王鞭走场形式也颇为丰富,有二人斗、四人斗、一步秧歌、两步秧歌、荚箔帐子、中心开花等十几种花样,让人目不暇接。

在牛庄,霸王鞭像这里的一张名片,不少人都能给来客讲上一讲。

“霸王鞭,就是拿着个杆扭秧歌,很好看!”提着水桶路过的大爷热情评价。

“以前丰收的时候,锣鼓声声,人山人海,没有霸王鞭表演就没那个味了……”当年参与过打霸王鞭的奶奶说着说着陷入了回忆。

“一看到就高兴,精神振奋!”

“随机性”的独特魅力

来自“民间”的霸王鞭,在表演时也讲究一个灵活随机,领队会随着场地大小、来的队员多少甚至鼓点快慢、气氛冷热临时决定表演的花样,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节要表演什么——这也成为霸王鞭的一种魅力。

李玉美和隋志强在每一次表演中都担任那个“灵魂”角色。

“场地和人数,都是需要我提前观察、做好决策的。每次人员不一样,有时候40个人,有时候80个人,走一圈的距离和打鼓的时间都不一样。”李玉美说,早年时候,表演人数多,可以两队变八队、变十六队,走蝴蝶、走五角星等各种花式队形。由于要保证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完成接头,队员和打鼓老师都需要看李玉美的指示,到了需要转换的地方,她会发出信号,完成队形的切换。因此,何时变换、怎么变换、都需要依靠李玉美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和对场地的精准拿捏。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对于隋志强来说同样如此,在常年的配合中,他和他的团队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无需过多的排练,一声哨响、一个眼神,村民们会自动跟随,自然而然就能完成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

守护一方民俗

作为东营人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霸王鞭曾经历了一段辉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霸王鞭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后来可能是因为转行吧,”提到现状,李玉美更多的是无奈,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这个“老”运动,有了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在家种地,年轻的去城里上班、去城里买房,老人忙着照看孩子,参加一次活动东拼西凑也就几十个人。”

为牛庄霸王鞭打了一辈子鼓的郭文峰同样在发愁,已经71岁的他至今还未找到合适的传承人。“主要是电视手机的冲击,年轻的不怎么学这一套了。上面都老了,我也敲不了几年了。”牛庄如今的锣鼓队总共5个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

隋志强从15岁开始学习霸王鞭,17岁开始做领队。因为成家后忙于生计,他一度远离了霸王鞭8年之久。但想想身上的责任,2008年,他又把村里的锣鼓抬出来,把队员们一个个找了回来。年纪大的有心无力,他就把目标转向了孩子。经过挨家挨户推广霸王鞭,村里的孩子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做家长的工作,叫老队员鼓励他们,慢慢地一点点教他们。孩子们有信心以后就融到里面来了,慢慢的就喜欢上了。”至今,隋志强已经陆续培养了20多个95后和00后的孩子,逢年过节,各类演出活动在牛庄开展,隋志强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在霸王鞭的演出队伍中多数已是年轻的面孔。

“年轻人很有朝气,小孩们穿上那身衣服就很招人喜欢。”隋志强介绍,年轻力量为牛庄霸王鞭带来了新的活力。相比老一辈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有的孩子学习一两天就已经很像样。

牛庄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立华说,近年来,在东营市文化旅游局和牛庄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牛庄霸王鞭先后获评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霸王鞭的传承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此外,牛庄霸王鞭每年都参加镇、区、市组织的秧歌比赛,成绩优异,逐步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隋志强的老师隋忠修前些年去世了,将牛庄霸王鞭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他的心愿。如今,隋志强觉得终于可以对老师有个交代。“之前培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00后,最小的现在也上高中了;又培养了一代,04、05年生的,也起来了;下一步就要培养10后了。我们得把这个东西继续传承下去,老人们留下的东西不能砸在咱手里。”

我在山东守民俗|东营:不老的霸王鞭

隋志强在教00后隋瑞康打霸王鞭

一条霸王鞭,传承千百年。至今,仍有一代代将其握在手中的鲁北儿女,把这一古老的民俗艺术传承、发展,抖擞出新的精气神。它承载着历史和记忆,延续了珍贵的民俗文化,也将在当下继续记录时代民风,给未来留下宝贵而丰厚的遗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民族性格。随后,霸王鞭队伍紧随其后,他们手持长竹棍,两端留穗,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跳起了欢快的霸王鞭舞蹈。这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古代
2025-02-09 11:11:00
“花样”上新 “冬游东营·暖意融融”春节文旅活动等你来!
...艺术队伍将在乐安大街进行巡游展演,包含非遗、秧歌、霸王鞭、高跷、舞龙舞狮等形式,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极具本土特色、内容丰富多元、亮点纷呈的非遗民俗文化盛会。“渔海船说”冰雪奇缘
2024-12-29 21:26:00
山东阳信:“虎斗牛”闹元宵
...安安;在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富有韵律、节奏明快的“霸王鞭”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2024-02-26 00:26:00
浓情端午,豹街夜宴共享西宁味道
...精彩了,大型巡游表演里面有花车,有舞龙舞狮,还有耍霸王鞭、现代歌舞表演……氛围一下子就拉满了,这趟来得值!”6月9日晚上,从海东市乐都区来西宁的王平专程来到豹街,体验后他竖起
2024-06-10 01:59:00
涿州市三城村:红红的日子火火的年
...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远近闻名的‘十不闲’和‘霸王鞭’是三城村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逢年过节或是一些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村演出队的身影。听这敲锣打鼓声,是她们正排练节
2023-01-29 09:16:00
美文欣赏丨横河庙会:亦武亦文赓续古韵新歌
...双成对出场。第一对出场的是头戴毡帽、足蹬靴子、手持霸王鞭的男丑角扮相,这两人身子灵活,舞动着霸王鞭哗啦啦地作响。霸王鞭是一根木棍制成,长约一米,两头挂彩色布条,木棍中间镂空部
2024-03-02 12:53:00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七站)毕节·百里杜鹃 | 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点燃赛场热情
...被红色文化舞台剧《征程》、民族文化展演《滚山珠》《霸王鞭》点燃,以健康自信的姿态迎接这场红色体育盛宴。“希望感动所有的参赛选手,激发大家重温这段光辉岁月的热情,跟着革命先烈的
2024-12-15 22:14:00
...办2次戏曲知识专题讲座,将“太极拳”“舞龙舞狮”“霸王鞭”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弘扬传承的浓厚兴趣。打造文化“新载体”“霸王鞭”是新乐市化皮镇民间传统舞蹈艺术
2023-07-21 05:49:00
...织将剪纸、布糊画、清音会、面塑、萨满舞、二贵摔跤、霸王鞭、满族民歌、满族舞蹈等非遗项目引入我市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实践课程,定期开展教学和交流活动。各学校共建立社团60余个
2023-10-17 08: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昨天,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人上榜
2025-10-16 07:3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一个人来南京旅游被陌生人送了件外套,被这个姐姐感动到不行,南京人民真的太好了!”10月14日
2025-10-16 07:39:00
江苏省中医院AI穿戴设备创新监测模式告别插管束缚 生命体征实时显示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实习生黄佳琪)10月14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的一间病房里
2025-10-16 07:39:00
今年全国成人高考于10月18日、19日进行。10月15日,省招考中心公布了我省各市今年成人高考考试期间举报电话、网站地址和微信公众号
2025-10-16 07:39:00
康尼机电:智造车门“闯”世界,全力冲刺四季度
10月14日,南京经开区康尼机电智能工厂内,工人全力冲刺四季度任务。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与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门系统远销40余国
2025-10-16 07:38:00
八昼夜抢救让新生儿重获生机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10月13日上午,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阳光格外温暖,一位患儿父亲送上锦旗后双手紧紧攥着阿克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胡向文的手
2025-10-16 07:07:00
近日,13岁的小青(化名)左乳悄然长出一个近乎拳头大小的包块,随着肿块不断增大,左右乳房已经出现明显不对称,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
2025-10-15 15:22:00
即热集团启动2025-2026供暖季充水试压工作|@全体热用户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鲁网10月15日讯2025-2026年供暖季临近,为确保冬季供热安全稳定、按时达标,即热集团于近期正式启动对主管网及所辖供热小区供热设施陆续开展充水试压工作
2025-10-15 15:3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李强一份善意可以超越学历标签。近日,一则关于大连理工大学食堂杨阿姨的新闻温暖了无数人的心。该校一同学遗失校园卡后
2025-10-15 15:53:00
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这类许可,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被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栏获悉,10月11日,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收江苏能源监管办罚单
2025-10-15 15:59:00
身边有榜样,邻里更温暖
为深化身边好人学习宣传,用榜样力量感染辖区居民,近日,任城区仙营街道仙北社区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主题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身边好人
2025-10-15 16:00:00
开始报名啦!遵义师范学院2026年拟招38名硕士研究生
一、学校概况遵义师范学院位于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前身为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200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2025-10-15 16:08:00
这名00后在竞赛与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站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演讲台上,聚光灯刺眼,台下是来自全国的优秀选手
2025-10-15 16:25:00
法眼|200万起拍“8个6”靓号:使用权?所有权?看法律咋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日,阿里资产平台上一则“1**66666666”手机号的司法拍卖信息,凭借极具辨识度的“靓号”属性
2025-10-15 16:33:00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钥匙姑娘”于文英上榜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张云霞、谌佳琦、黄旺宣、曹晓霓)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
2025-10-15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