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胡萍
单位对面有一排店铺,有卖烟酒副食的,有卖早餐的。
早餐店约10平方米,是个年近六十的瘦高女人独自经营。她在门口支起一个煤气炉,用大铁锅蒸馒头。她的馒头都是手工做的,又软又筋道,我每次跑步回来,都会在她那里买馒头。
她的早餐店面积虽小,生意却很好,同事们都喜欢在她那里吃米粉,说她的米粉分量足,味道好。偶尔会看到她哥哥来店里帮忙。她哥哥以前是镇上的教师,在我家隔壁住过,现在退休了。
去年底,女人的早餐店突然歇业了一段时间。又开张时,女人站在店里的案板前,脸色苍白憔悴。有人来买馒头了,她笑着说:“自己拿。”
过了一段时间,她又走了,隔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如是反复。我感到很奇怪,没见过这么开店的啊!
一天傍晚,我去街上买东西,遇到女人的哥哥郝老师。我问他妹妹怎么早餐店经常关门?郝老师叹了一口气,说起他妹妹的故事来。
他妹妹小名叫小凤,读书不多,一直靠打零工为生。她老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一技之长,身体也不好,主要靠她挣钱养家。她的公公患病去世时,婆婆50多岁,很快又嫁人了。转眼婆婆已70多岁,去年11月的一天突发重病,经抢救治疗,命虽保住,但下半身却瘫痪了。
小凤的丈夫有个弟弟,兄弟俩商量,两家轮流照顾母亲,两月一轮换。这样一来,照顾的重担主要就落到了两妯娌身上。轮到小凤照顾的时候,她不但把婆婆接进了屋,还把最好的卧室给她住,并在她房里搭了个床铺睡觉,方便照顾。
原来是这样,我不禁在心里为小凤叫好。郝老师接着说:“小凤的家离镇子有几十公里远,她在这里只有我一个亲人。我叫她住我家,她不想给我添麻烦,婉拒了。我又提议帮她租个房子,她说,租房每月最少要几百块钱,划不来,在阁楼上睡就行。”
这以后,再到小凤的店,我会情不自禁地朝阁楼望上几眼。阁楼外侧堆着一些杂物,里侧一隅靠着一架铝合金直梯,这是小凤的命运之梯。这个善良、坚韧的女人,让我想起生活的孤勇者,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扎根、生长,谁说他们不是英雄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