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03: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553年,7月。

途流湖北荆州的长江流域上,一艘已经残破不堪的龙舟正在江面上快速疾驰。

龙舟之上,几个士兵正在用力划桨,而他们身后,是一个十分消瘦的年轻人。

宝锦盘发,腰间佩玉,黑红的华服,软犀的靴子,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很有身份地位的人。

但此时,他原本庄重的盘发已经凌乱不堪地垂落到腰间,而一身龙纹的华服更是袖袍尽裂,血迹斑斑。

这个人是谁呢?

正是南梁武帝萧衍的第八个儿子,萧纪。

举目望去,江河渺茫,长天秋水共一色,水势湍急,水流汹涌。

百年以后,唐代诗人杜甫面对长江,曾留下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叹,但此时此刻,萧纪却没有兴致体味长江的波涛汹涌,气势雄浑。

身后,几艘战船正穷追不舍,身前,一艘庞大的舰船横亘于江面之上,拦住了去路。

此刻,萧纪已陷入绝境。

几艘战船合围,龙舟再也划不动了。

那体型庞大的舰船上“腾腾腾”跳下来三十多名兵士,立足龙舟之上,已经将萧纪团团围住。

领头的兵士,是一个叫做樊猛的人。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樊猛形象)

他手持一杆银枪,寒光闪烁,气势夺人。

而被围住的萧纪,手无寸刃,他的身前只有一张小小的茶几。

樊猛右手持枪,举枪便刺,萧纪无从躲闪,只能绕着小小的茶几周旋。

他一边跑,一边从茶几下拿出一袋子沉甸甸的金饼来。

朋友们,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黄金。

萧纪拿出袋子,掷向樊猛,用几乎哀求的语气说了这么一句话:

“以此雇卿,送我一见七官。”——《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樊将军,这袋金饼价值连城,今日我赠予你,不求其它,只求你让我见我的哥哥萧绎一面。

金饼被萧纪掷出,散落在地上,发出夺目的,耀眼的光芒。

但樊猛却冷笑一声,只轻轻地回应道:

“天子何由可见!”————《资治通鉴·卷一六五》

皇帝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么?

话音未落,樊猛长枪刺出,正中萧纪胸口,萧纪冷哼一声,已然命丧龙舟之上。

江水流淌,明月高悬,江面上重归宁静,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题记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南梁王朝)

公元548年,太清二年。

南梁王朝爆发了一场十分严重的叛乱。

大将侯景举兵反叛,一举攻陷了南梁都城建康,顺道把梁武帝萧衍给俘虏了。

我们知道,南北朝是个十分混乱的时代,天下分南北,隔江相对峙。

在江南,荆湘一带,先后有四个政权当家,分别是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眼下这个时节,正是梁武帝萧衍篡齐自立,建立南梁的第四十六年。

侯景同志掌握了主权,入主建康,成为了天字头一号的权臣。

权臣当家做主,那么做皇帝的肯定要倒霉。

果不其然,侯景把皇帝囚禁在别宫之中,不给水不给饭,居然把武帝活活给饿死了。

开国皇帝饿死宫中,这恐怕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皇权旁落,接下来被拥立的傀儡皇帝的日子,也不好过。

梁简文帝萧纲,登基不足两年,先被废黜,后被侯景杀害。

梁废帝萧栋,做皇帝更是连一年都没到,就把皇位规规矩矩地让给了侯景,那是在公元551年。

这一年,侯景篡梁自立,成立了全新的侯汉政权。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侯景形象)

南梁走到今天这一步,基本上就算凉了。

虽然南梁暂时覆亡,但南梁皇帝们不像前两朝的刘宋和南齐的皇帝们那样喜欢残杀亲族,所以散落在各地的南梁皇室还是不少的。

这帮南梁皇室之中,势力最大的,有两位。

第一位是梁武帝萧衍的七子,湘东王萧绎,属地在荆州。

第二位是武帝的八子,皇子萧纪,属地在成都。

两位皇子势力都不算太小,听说侯景篡权自立,当时就坐不住了。

萧纪率先组织了十几万人马,二话不说就打算出兵讨伐侯景,但他刚要出发,却被哥哥萧绎的一封书信拦住了。

书信上的内容十分简单,只有短短一句话:

“蜀人勇悍,易动难安,弟可镇之,吾自当灭贼。”——《资治通鉴》

什么意思呢?

萧绎表示,兄弟你的属地在四川,当地民风彪悍,你在当地镇着他们那自然没事儿,但你要是全军出击,倾巢而出,保不齐当地的蜀人就会发生叛乱,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成都待着吧,讨伐叛军侯景的事儿,交给我就得了。

这话说得十分友好,滴水不漏,满满都是兄弟情深,我怕你受伤,所以脏活儿累活儿我来干。

但实际上,萧绎之所以劝阻萧纪率先出兵,并不是担心自己这位弟弟的安危,而是怕萧纪快速平定侯景之乱后,借势称帝。

您还别说,萧绎这么一顿糊弄,还真就把萧纪给糊弄住了。

萧纪一看,兄长如此关爱自己,那还说什么了,我就老老实实地在成都等着我兄弟传捷报就得了。

结果萧纪不仅等来了捷报,还等来了哥哥萧绎已经平定叛乱,并且意欲称帝的消息。

直到这时,萧纪才明白,自己被耍了。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萧纪形象)

口口声声说是关心我的安危,实际上,你是怕我抢的你的皇位!

萧绎啊萧绎,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于是,萧纪同志抢先一步,于公元552年,在成都率先称帝了。

平定叛乱的萧绎知道自己早晚要和弟弟撕破脸,索性也不装了,摊牌了,不久之后也即位登基,改元称帝。

一国无二帝,天下无二主,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再也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既然如此,那就打呗!

南梁原来的首都是在建康,然而侯景之乱已经把曾经富丽堂皇的建康城化作了一片焦土,所以萧绎登基,把都城定在了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

在讨伐侯景之前,萧绎的兵力其实是要大过萧纪的,但是来来回回又是杀敌,又是平叛,这就折损了不少人马,所以萧绎登基之后,论军事实力反而不如萧纪了。

萧绎不是傻子,他知道以现在自己的实力,如果硬碰硬,肯定没戏,搞不好自己就得被萧纪给收拾了,所以他果断决定,搬救兵。

所谓南北朝,南方有政权交替,那么北方自然也有政权交替。

南朝的宋武帝刘裕初开南北朝时代,建立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南朝宋的前后,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族也逐步统一草原,建立了北魏。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宋武帝刘裕画像)

北魏政权比较稳定,一直持续到梁武帝萧衍建立南朝梁的前后才逐渐衰败。

北魏朝堂的两位大臣,分裂了北魏,各自单干,建立了西魏和东魏。

而萧绎找来的帮手,就是势力范围处在萧纪身后的西魏。

你想跟我打?我先找个帮手偷袭你的后方,我让你首尾难顾,我看你如何是好!

从军事意义上来讲,这的确是不太好办。

敌人在长江对岸,战机刻不容缓,但自己如果率军倾巢而出,自己的大本营必然会被西魏军队偷袭,搞不好后院起火,家都没了。

难办,相当难办。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萧纪做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决定。

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蜀中大片区域,全军南征,顺长江而下,打算和萧绎拼命。

家?我不要了!我说什么也要先把你萧绎给收拾了!

萧纪要放弃蜀中全军南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军营,但将士们的兴致却不是很高。

原因不外乎一点,这些将士们大都家在蜀中,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十分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长途跋涉,到外地作战。

思乡之情,实在可以理解,但战机稍纵即逝,萧纪家都不要了,军队必须尽快出发。

于是,萧纪把自己在蜀中经营多年所积攒下的财富全都拿了出来,共计金饼100箱,银饼500箱。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金饼)

在誓师出征的会议上,萧纪对将士们许诺,只要大家跟着自己好好干,早晚有衣锦还乡的一天,我手里这些金银,就是用来给你们发俸禄的。

只要你们作战勇猛,立了战功,别说这些金饼银饼我会全都赏赐给你们,以后就是金山银山,你们也有得拿。

萧纪这么一动员,大家眼里可就放光了,家也不想了,故土也不思念了,纷纷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愿意跟随萧纪共同进退。

在这些财物的激励之下,战士们果然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军队顺着长江一路高歌猛进,眼见就能击败萧绎,一统江南。

南征势如破竹,但萧纪的心里却开始犯嘀咕了。

将士们跟着自己卖命,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刀口舔血,按理说应该把自己手里这些金银赏赐给他们,况且自己当时也许下过这样的承诺。

但这些金饼银饼可都是当初自己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下来的,真要是这么撒手全都赏赐给将士,自己还真有点舍不得。

于是,我们的萧纪同志反悔了。

将士们立下战功,来讨要封赏,萧纪要么装病,要么躲着不见,要么就谎称军务繁忙,容后再议。

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话我的确说了,但钱我也的确给不了。

时间一长,将士们明白了,咱们这位皇帝,现在眼见战事胜利,用不着咱们了,他想耍赖不给了。

说是给咱们兄弟金饼,其实上是给咱们画饼。

将士们不干了,大家认为自己受到了萧纪的蒙骗,军心动摇,于是仗也不好好打了,信心也没有那么足了,乃至还有很多将士,要么偷偷溜走,要么投诚萧绎。

这回算是完了。

情况急转直下,萧纪带领的军队一来减员严重,二来军心涣散,连吃好几个败仗,到最后,居然被萧绎组织起的精兵给打了个灰头土脸,支离破碎。

这叫什么?功败垂成。

公元553年,曾经有着绝对优势的萧纪声势一落千丈,混到最后,居然只剩下几十个老弱残兵,他本人在长江上撑着一支残破不堪的龙舟逃窜,结果被萧绎手下的将士合围,身死乱军之中,稀里糊涂的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就是本篇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幕。

兄弟阋墙:南梁皇位争夺战

(梁元帝萧绎画像)

萧纪死了。

但萧纪之死,不在于士兵的质量不精锐,也不在于将领的能力不优秀。

天时地利人和,萧纪基本上都占全了。

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他的失败,源自于他吝啬的性格。

他那一张张价值连城的金饼,变成了给将士们画饼。

萧纪守住了金饼,但却由此失去了人心。

人无信不立,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是通用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侯景乱梁,南梁的军 队何在
...的来降,因为侯景在几年之后,亲手制造了一场波及整个南梁的大动乱,萧衍本人也被侯景活活饿死在台城。这场大动乱被称为“侯景之乱”,史料记载,侯景进入南梁都城建康后,将满朝文武大臣
2023-11-20 20:22:00
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的8个儿子都在干什么?
...西魏失败以后,侯景骂骂咧咧地看了看整张地图,就剩下南梁了!因此侯景跑到了南边,去找梁武帝宣布效忠。梁武帝跟侯景倒没什么接触,也不太了解这家伙的人品,所以照单全收。此外,梁武帝
2023-02-28 11:32:00
陈霸先弑君篡位为何名声不坏,他杀王僧辩真的是大义灭亲吗?
...件不合适的事,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随着萧绎的死去,南梁陷入了无主的状态。在萧绎称帝的两年多时间里,南梁虽然实力不济,但朝廷的权威犹存,法令仍是畅通无阻的,各地藩镇全都听命于江
2023-01-08 22:05:00
古语“千军万马避白袍”,历史上四位白袍大将,谁更胜一筹?
...阵反戈,加入了李世民的部队。之后罗成最终死在了皇位争夺战中,世人都知道罗成是李世民亲信,李建成却强行命令罗成跟着自己出战,而且还诬陷罗成,罗成不活捉贼首便无法进城。最终导致罗
2024-12-01 09:26:00
...时的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朝代名叫南梁,而南梁也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当时的南梁是一个经济文化极其发达的国家,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治理有方,励精图治,在
2024-03-16 17:45:00
侯景如何以八百残兵击败南梁?
...残兵干废了梁武帝的萧梁王朝就是因为:旁观者清,对于南梁的问题,侯景比萧衍看得还要透。寒山之战的失败虽然让侯景脚踩南梁和西魏两条船纵横捭阖走割据道路的计划最终破产,但这却让侯景
2023-12-03 22:06:00
南梁时期的淮水之灾,夺走了30万生命
...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公元514年,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雄心勃勃,为了给予北魏军队沉重的一击,决定在淮河上修筑一个工程浩大的拦河大坝,壅水回流,水淹北
2024-02-21 20:34:00
南朝的齐、梁本是同宗,为何萧衍还要改国号为梁?
...吊胆。就这么萧道成开始谋划篡宋,人家还成功了。二、南梁萧衍萧衍:“南齐是姓萧,但不是我萧衍的萧!”南梁的老大萧衍,要追根溯源起来南齐的老大萧道成可是萧衍的叔叔。萧家是大户,在
2023-07-09 07:50:00
陈霸先一生豪横,却也会忌惮门阀?
...门阀势力压缩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孙恩之乱时间发展到南梁后期,皇室对门阀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趋严,地方上多以皇族子弟掌军掌政,朝堂上不断弱化门阀的影响力,彼时的皇帝对皇族子弟的信
2023-05-04 11: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见证抗战胜利荣光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
2025-09-03 07:39:00
西安90后男子在自家建“博物馆” 曾3次捐赠藏品给陕历博
因为喜欢收藏,西安市蓝田县90后男子张仪楠在自家建了一个“博物馆”,展示着各类证件、信件、委任书、旧照片等,记录蓝田县的历史
2025-09-03 07:42:00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以文艺为枪、以歌声为弹,在另一个战场上凝聚民族的斗志,点燃理想的火焰。现居杏花岭区的94岁抗战老兵
2025-09-03 07:45:00
《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出版 填补厦门抗战史系统研究空白
(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防御体系的部署中共厦门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战厦门沦陷八年的苦难历程厦门人民英勇无畏海外华侨捐纾救国台湾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近日
2025-09-02 08:10: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肥开幕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11:04: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2025年9月2日上午,敦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话剧《血色戴营》首场演出在敦化市大剧院隆重举行
2025-09-02 14:30:00
长眠于贵州84年后,中俄共同确认了他的身份!
贵州沿河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去年才被确认但他的故事已被当地百姓铭记多年……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200多名苏联飞
2025-09-02 16:47:00
宁夏银川:黄土与史诗 贺兰山下的千年残梦
宁夏,银川。地处西北腹地,倚贺兰之雄浑,揽黄河之浩荡,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2025-09-02 16:5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时期 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抗日战争时期,由妇女界进步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以救济教养战时难童为宗旨的抗战爱国团体——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2025-09-02 20:25:00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