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英明到荒唐:唐宪宗晚年的三大错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819年正月,藏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的凤翔法门寺适逢“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之时。唐宪宗令宦官郑重其事“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至皇宫供奉三日,由此在全国引发狂热礼佛热潮:“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刑部侍郎韩愈毅然上《论佛骨表》奏章,旁征博引论证迎奉佛骨可长生谬论,建议将佛骨“投之以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唐宪宗恼羞成怒,欲对韩愈处以极刑。在群臣劝谏下,唐宪宗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死里逃生,自嘲“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迎奉佛骨,仅是唐宪宗晚年的荒唐事之一。这个前半生英明神武的君王,后半辈子干过哪些荒唐事?

从英明到荒唐:唐宪宗晚年的三大错举

(一)英明神武

唐德宗将六七岁的长孙李纯抱在膝上玩耍时,随口问道:“你是谁的孩子?为何在我怀中?”李纯瞪大圆溜溜的眼睛调皮地回答:“是第三天子。”如此巧妙俏皮的回答,令“德宗异而怜之。”

李纯幼年随祖父历经“二帝四王之乱”,目睹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痛,慨然有平定天下的宏图大志。即位后,他认真研读“读列圣实录”尤其对“太宗之创业”和“玄宗之致理”仰慕得手不释卷。他励精图治,采取有效及果断措施,一改“德宗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多自临决”致使奸佞当道“宰相备位而已”旧弊,毅然放手将“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同时大胆放手使用一批青年才俊协助治国理政。他“刚明果断,自初即位,慨然发慎,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卒收成功。”

唐宪宗重用贤相削平藩镇、发展经济、减轻赋税、巩固国防,使得“唐室中兴”,被盛赞为“神断武功,自古中兴之君,莫有及者”的与唐玄宗比肩的“中兴之主”。

(二)宠信权宦

李纯被立为皇太子后,便对东宫“性敏慧,有才干”的小太监吐突承璀青睐有加,即位后将其一手擢拔至蓟国公高位。吐突承璀感激涕零,在得知“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反”消息后,敏锐揣度出唐宪宗必将锐意征讨,于是主动请缨挂帅出征。唐宪宗“见其果敢自喜”,认定他为国分忧精神可嘉,“诏吐突承璀率师出讨。”

白居易与一帮正直朝臣分别上疏,极力论证自古军中从无使用太监任主帅先例,“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且“诸将必耻受承璀节制。”唐宪宗置若罔闻,最终换汤不换药封吐突承璀为“招讨宣慰使”,在“承璀率禁军上路”时,亲自登上通化门楼为他出征送行。

吐突承璀除了善拍皇帝马屁,“御众无它远略”,率军征讨年余,无功而返。谏官们弹劾他缺乏军事才能、枉费国家钱粮、“损国威,不斩首无以谢天下。”唐宪宗迫不得已,小打大帮忙给了吐突承璀一个降职处分。

吐突承璀利用唐宪宗宠信,染指同事受贿买官事件,从中分一瓢羹。同事东窗事发被赐死前,供出吐突承璀是同谋。唐宪宗鬼迷心窍,“于承璀殊厚”,企图蒙混过关。宰相李建绛义正辞严反复弹劾吐突承璀,唐宪宗无奈忍痛割爱,贬吐突承璀为淮南监军。两年后,唐宪宗为召还吐突承璀,竟罢免李绛相位,将吐突承璀召回京城官复原职。

吐突承璀习惯了在唐宪宗庇佑下飞扬跋扈,终于在拥立太子时惹来杀身之祸。皇太子突然病薨,吐突承璀“欲以威权自树”,在朝廷“议立储副”时,“独排群议”力推澧王李恽。唐宪宗出于各种考虑,宣布立实力雄厚的遂王为太子。遂王即位变身唐穆宗后,深恨“承璀不佑己,诛之。”

吐突承璀才能平平,唐宪宗却对他“恩宠特异”,先委以禁军统帅重任,再开创“宦官统帅大军”与权宦参与储君废立的先河,如此重用权宦,埋下此后宦官干政的祸根。

从英明到荒唐:唐宪宗晚年的三大错举

(三)崇信佛道

虽然吐突承璀并未在削藩事业上为唐宪宗立下汗马功劳,但唐宪宗最终依然实现复兴唐室的目标。由于历史及认识的局限,唐宪宗并未将平藩事业得以顺利推行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英明神武及朝臣的群策群力,反而认定国家取得系列成就全凭佛祖庇佑。

僧人释端甫自唐德宗便成为宫廷贵客,再被唐顺宗当成“相与卧起,恩礼特隆”的兄弟,最后被唐宪宗“待之如宾友,常承顾问。”唐宪宗被他迷得五迷三道,竟认定这厮“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可思议之事”,一次次掀起礼佛求福运动,直到上演“迎佛骨”闹剧,将礼佛运动推到高潮。

为双保险,唐宪宗在大力礼佛同时,不余遗力“好神仙”、“锐于服食”,企图以药物求长生。为此,他在宗室李道古及宰相皇甫镈(bó)等人蛊惑下,“颇信神仙,诏求天下方士。”

李道古是个文不能测字、武不能卖权的三脚猫,倚仗宗族身份陪王伴驾期间,发现唐宪宗帝依照道家延年术服食丹药,顿生谄媚之心,决定将“自谓能化金为不死药”的道友柳泌通过皇甫镈推荐给皇帝。

皇甫镈善于钻营,在权宦“吐突承璀恩宠莫二”之时,他“厚赂结其欢心”,在权宦力挺下得以拜相。为维护巩固既得利益,他与“李道古叶为奸谋,荐引方士柳泌、僧大通,言可致长生。”

唐宪宗得知柳泌“能合长生药”,迫不及待召见。柳泌煞有介事“言天台多灵草”,如能出任天台当地长官,采仙草炼仙丹唾手可得。唐宪宗鬼迷心窍,立即任命柳泌担任台州刺史。柳泌“至台州,驱民入山采药”,折腾岁余,一无所得。柳泌畏罪潜逃进山躲藏,被“浙东观察使捕送京师。”

柳泌犯下欺君之罪,自分必死,索性海阔天空一通胡侃,将自己“逃入山中”美化成涉险采药的壮举。李道古与皇甫镈唯恐因此受牵连,相继为他求情打包票。唐宪宗再次脑子短路,赦免柳泌,任命为翰林待诏,继续为其炼制丹药。最终,唐宪宗“服其药,日加燥渴,遂暴崩于中和殿”,年仅四十二岁。

唐宪宗早期英明神武,“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同为一人,为何前为明主后变昏君?百年后,后唐庄宗重蹈唐宪宗覆辙,溺爱戏子导致亡国丧身,欧阳修沉痛总结出原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见,目标实现后忘却初心,往往是王朝覆灭或个人毁灭的根源。《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谓警钟长鸣,响彻古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9: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愈被贬潮州之谜:元和年间的政治风波
...贬潮州是因为上了一篇言辞激烈的《论佛骨表》,得罪了唐宪宗,从而导致祸从天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我们探讨历史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到复杂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
2023-12-12 05:19:00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的领袖李宗闵和牛僧孺还是两名刚踏入仕途的小年轻。唐宪宗为了选拔出德才兼优的士子,在正常制科考试外,特设“贤良方正科”,尤其青睐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良才。唐宪宗画像在众多考生中
2023-01-07 01:28:00
...,而且差点就实现了荡平天下的宏图大业,这个明君就是唐宪宗李纯。唐宪宗号称小玄宗,可见他在史官们的印象中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且比较有作为。他年幼的时候,爷爷
2024-06-04 06:25:00
唐穆宗李恒:大唐基业的荒唐败家子
...太子公元795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大明宫之别殿内,唐宪宗李纯的贵妃郭氏产下了龙子。这就是后来的唐穆宗李恒。当时李恒的父亲唐宪宗已经有了两位儿子,长子李宁和次子李恽。按照皇
2023-12-26 08:53:00
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治国有方,晚年时却被他的妻儿暗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经的盛唐进入低迷状态,一直到唐宪宗李淳上位,又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唐宪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位期间治国有方,平定藩镇叛乱,开创“元和中兴”的局面
2022-12-12 16:03
他是中晚唐最伟大的皇帝,平定藩镇使国家统一
唐宪宗李纯可以说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就是削平藩镇,使唐帝国暂时恢复了统一,因此饱经风霜的李唐天下才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年号是元和
2023-06-19 12:41:00
聊聊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的集团和以李德裕为首的集团之间的斗争。牛李党争起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对直言策时与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发生冲突为开始,终于李德裕贬死崖州的宣宗大中三
2024-06-02 15:23:00
元和中兴:唐宪宗的智慧与领导力
元和是唐朝第十二任帝王,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从元和元年(806年)至元和十五年(820年),这一时期是中唐年间难得的一次“小盛世”。所谓盛极必衰,大唐经过唐玄宗开元盛世,就一直在走
2023-09-16 19:33:00
萧俛四次对唐文宗征召说不,是居功自傲还是心怀愧疚
...然在试卷中“讥刺时政,忤犯权幸”,激烈的言辞刺激得唐宪宗极为不满。裴均趁机指使党羽大肆制造李吉甫是考生黑后台的舆论,“冀以摇动吉甫。”萧俛不顾安危,主动联合几名谏官“密疏陈奏
2024-06-15 1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