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科院再生医学专家戴建武:删繁就简做技术转化,打造人体“4S”店 | 36氪专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6 09:11:00 来源:36氪

“对于再生医学,我有一个梦想:打造人体组织器官修复的‘4S’店。就像汽车需要加油、保养一样,人在面对创伤、脏器衰老衰退时,可以通过再生医学技术修复,维持或恢复健康的状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育生物学研究所再生医学中心主任戴建武教授对36氪表示。

为了加速再生医学技术的产业转化,早日实现“人体4S店”的梦想,作为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深耕多年的科学家,戴建武团队创立了再生医学平台公司“独步吾奇”。

对于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两个不同角色,戴建武有着自己的理解:科学家,是由简入繁;创业者,是删繁就简。“做科研,要挖掘简单现象背后的规律,做得越深入、复杂,越容易发好文章;但创业做技术转化,是要将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抓住主要矛盾,砍掉复杂的枝节,将其产品化。”

产品化,是访谈中戴建武多次提到的关键词。出乎意料,这位在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等再生医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具备极强的产品思维。通过与临床医生高频互动,了解该如何设计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此前,戴建武已成功开发多款医疗器械产品,在技术转化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今,新成立的“独步吾奇”定位是一家再生医学平台型公司,运用生物材料修复组织器官的平台技术,针对中枢神经修复之脊髓损伤、新生儿膈疝等多种适应症,开发神经纤维、生物膜等系列产品。

现阶段,独步吾奇已经搭建了较完整的团队,近半数为研发人员,也形成了具备生产、质控、注册、临床等职能的团队。据了解,公司于近日启动融资,募集资金以支持开展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支架NeuroRegen®等产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二十年如一日,攻克脊髓损伤修复难题

脊髓,是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之间沟通的主要载体,形似“电缆”。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肢体瘫痪,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去沉重负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0-14万人罹患脊髓损伤,累计患者数量超过200万。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针对这一创伤界最难以修复的“不治之症”,有望诞生可用的生物材料医疗器械。

脊髓损伤后,会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这与皮肤、骨损伤后形成自体再生的微环境不同。“脊髓损伤后,轴突的生长受到很多因子的抑制,如Nogo、MAG等髓鞘蛋白,”戴建武在6月召开的“第三届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讨会”上介绍道,另外,“脊髓损伤后会形成胶质瘢痕,胶质瘢痕中的软骨素蛋白多糖等会通过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轴突生长。”

正因为如此,脊髓损伤的修复几乎是“不可能事件”。但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改善症状、逐步恢复功能,戴建武带领团队从2001年开始研究,从研发线性有序的胶原支架材料、揭示脊髓损伤的神经元分化机制,到发明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支架产品NeuroRegen®并开展动物试验、探索性人体临床试验,20年如一日,做正确而非容易的原创性创新,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NeuroRegen®是一款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自2015年1月第一例脊髓损伤入组至今,NeuroRegen®的临床研究开展已超过8年,入组了100余病例,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其中,陈旧性完全损伤患者入组80余例,60%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急性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入组20余例,五年随访结果表明:40%患者出现较准确的大小便感觉,30%以上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后续,随着康复医学的介入,这一恢复结果有望进一步提升。

前期研究中,戴建武团队在脊髓制造的种子细胞选择方面也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临床级人脊髓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三维培养方法,并率先建立了胶原蛋白纤维支架、人脊髓制造种子细胞等项目的标准。

据了解,针对脊髓损伤,独步吾奇将开发两代产品:第一代以生物材料为主,通过有序的空间物理结构引导内源因子和细胞再生;第二代产品,会加上相应的再生因子、种子细胞,以加速组织修复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载药医疗器械。

近日,独步吾奇已经启动NeuroRegen®以医疗器械注册为目的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未来或考虑优先出海,在欧盟取得CE认证,以加快技术转化的步伐。

回看研发、设计神经胶原支架的过程,戴建武认为和临床医生的互动合作十分关键。在他看来,科学家绝不应该只坐在实验室、办公室,而是要花大量时间和临床专家交流,了解临床医生真正需要什么。“能够同时理解医、工两套话语体系很重要,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临床医生,而且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手术现场跟台,以了解该怎样更合理地设计产品。”

研发再生医学平台技术,打造人体“4S店”

谈及再生医学概念,戴建武认为,“任何一种技术,只要能够引导组织器官再生,都属于再生医学的范畴。再生医学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生物材料、生长因子、干细胞。其中,生物材料可以说是基础,处于核心位置。”简单理解,在引导组织器官修复的过程中,生物材料可以创设合适的组织微环境,类似植物生长所需的基础“土壤”,引导内源因子和细胞再生。

另外,从注册申报的角度,生物材料作为医疗器械的定性明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路径清晰,开发成器械产品后,距离临床也更近。在独步吾奇的规划中,未来会有两种商业模式:首先,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等核心管线,团队将自主开发产品,推进临床获批及销售;另外,也将为合作方提供生物材料原料、技术服务,如可注射胶原等,由合作伙伴进行开发。

对于生物材料而言,能否重塑受损后的组织微环境,关键在于支架设计,要搭建适合特定组织再生的物理架构。戴建武以两个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这一原理:比如骨裂后,骨周围会产生大量的BMP2(骨形成蛋白),如何通过支架设计将BMP2迅速吸附过来、参与重建,而非随血液流走,这中间就涉及到支架设计的know-how细节。再比如,脊髓是像电缆一样有序排列,设计神经胶原支架时,需参照这一性状,并在有序架构上,令组织生长出目标神经元,而非胶质细胞。

基于对生物材料及其物理架构的深入理解,戴建武团队开发了再生医学平台技术,其中“吾奇生物膜”系列,可用于新生儿膈疝补片、皮肤补片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神经胶原支架技术,可以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等应用场景。上述平台技术具备很强的拓展性,针对临床适应症的具体需求,可开发出多种产品剂型,如生物膜、纤维、因子、涂层等;具体的力学强度、降解周期、工艺等性状也可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以膈疝补片产品为例:中国每年有几千例新生儿膈疝(胎儿发育过程中膈肌出现缺陷)发生,通常会在出生缺陷二期防控阶段被终止妊娠。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若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手术、修复膈肌缺损,新生儿大概率可以正常发育。

戴建武团队根据膈肌结构设计的膈肌再生修复支架GTR-DH已于6月5日启动临床试验,与北京儿研所等机构合作,有望在生育压力显著的今天,通过治疗新生儿膈疝,拯救上千个幼小生命。

除了在生物支架设计方面的深厚积累外,戴建武团队在生物材料胶原蛋白的制备上也积累了较为领先的工艺。其对动物源胶原蛋白进行脱细胞加工,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掉胶原中的杂质,包括可能引发免疫原性的分子。由于纯化等工艺比较先进,无需通过化学交联法屏蔽免疫原,从而保证胶原材料的可降解性、再生能力及低免疫原性。

在访谈过程中,戴建武多次提及研发要做真正“原始创新”的产品,而非一味模仿。“临床上有需求,但市场上没产品,这一类的产品研发较长的需要时间,以找到适合临床的产品形态,最终进行产品定型,”戴建武对36氪表示。既往,其带领团队历时10-15年开发脊髓损伤、心肌、子宫内膜等组织修复产品,过程中沉淀下的领先技术也将用于后续产品研发。

为了让再生医学造福更广泛的人群,戴建武创建“独步吾奇”走上创业之路。据了解,独步吾奇下属全资子公司中科再康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助力更多创新技术的开发及转化,解决临床难点,造福患者。

尽管当前再生医学已经成为热门研发领域,但脊髓损伤等神经修复由于过于艰难,坚持走在这条路上进行研发、技术转化的公司寥寥无几。此前从事干细胞产品研发的美国公司Geron、StemCells等相继终止了用干细胞等方式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当前世界上进入人体临床实验的脊髓修复支架仅有NeuroRegen®,这也是戴建武为公司取名“独步”的原因之一。

攀登脊髓损伤修复这座“珠峰”过程,可谓孤独与艰难并存,但戴建武带领团队有望取得关键突破,NeuroRegen®也有望成为由国人自主开发的首个脊髓损伤修复医疗器械,成就“国货之光”。在戴建武的规划中,独步吾奇将为人体组织器官的护理、修复乃至器官制造提供原创的底层技术及产品,不断实现“人体4S”店的梦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款商业健康险产品……(点击此处获悉详情)中科院再生医学专家戴建武:删繁就简做技术转化,打造人体“4S”店 | 36氪专访“对于再生医学,我有一个梦想:打造人体组织器官修复的‘
2023-07-06 22:36:00
干细胞再度走出火爆行情 ,多家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术,被誉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中科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裴钢曾公开表示,理论上讲,干细胞具有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潜力。它不仅可以
2024-08-09 10:03:00
“细胞工厂”种出胶原蛋白
...中试试验,是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实验室完成的。没有中科院的帮助,再给我们三五年也未必能出成果。”徐兰举说。中试,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然而,那些昂贵的实验设备,作为初创
2024-04-08 06:57:00
研发新型肿瘤治疗技术,「壹加细胞治疗集团」在自贸区开启细胞治疗先行示范
...自贸区横琴医院成立了横琴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已和包括中科院、港大、哈佛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了多项细胞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和包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内的
2023-02-21 09:12:00
...力也是湘雅生物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今年,湘雅生物与中科院西高所合作建立了重组蛋白实验室,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是一支在新药开发及临床
2023-10-30 07:24:00
医教研齐头并进 牢筑医学高地——专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崔元善
...年开始带青岛大学两名研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发表了4篇中科院二区SCI收录文章,单篇最高15.3分。”说起自己的学生时,他很骄傲。而在所有他指导过的学生中,已累计发表30余篇SC
2024-04-23 20:50:00
潮涌千亿蓝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烟台方案”发布
...物医药方面:积极融入省级“蓝色药库”重大工程,发挥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科环渤海(烟台)高等药物研究院科研优势,加大海洋创新药物开发力度,加快海洋功能产品、医疗器械产品技术研
2023-07-14 09:41:00
专访张克镇:新医学模式视角带来新的解题思路
...“新”在何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张克镇教授进行了专访。张克镇教授成果在《Research》期刊上发表医学模式是解决医学难题的关键所在医学模式是人类在医学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渐
2024-12-05 16:58:00
...分布在中低端市场,高端3.0T磁共振设备100%依赖进口。”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烨回忆道,10年前他加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想跟这里的团队一起,自
2023-07-08 21: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