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09 13:19: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许多老人都强调,要抓紧手中的财富,为将来的养老做好准备。确实如此,年迈之时,拥有充足的养老金才能确保晚年生活的安稳。

手中有钱,心中踏实,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如果手头缺少资金,不得不向子女开口要钱,那必定会让人感到不便。

就拿王女士来说吧,在儿子家照顾孙子时,几乎不花一分钱。她只是负责照顾孩子,其他开销都由儿子承担。

然而,渐渐地,王女士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不愉快。于是,她开始改变自己,适当地为儿子家承担一些开销。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亲情回报。于是,她恍然大悟:老年人不能把钱攥得太紧了!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我今年已经59岁了,是单位内退,每月领取7600块的退休金。

我出生在农村,毕业后进了县里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我丈夫和我是同事,他也来自农村。

我们结婚时租住了一间带院子的小平房,孩子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我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辛苦工作,省吃俭用,除了给父母零用钱和家用,就是为了供养孩子。我们俩几乎不舍得花一分多余的钱,有时甚至连几年都不买新衣服,都是为了攒钱买房子。

最终,我们辛苦攒了钱,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楼房。但这并没有让我们生活更宽裕,因为我们还要还房贷。

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单位不错。每当有人问起,我们总是感到自豪,但又因为他在省城需要买房而担忧。

当时我们手头只有十几万,远远不够买房!

幸运的是,我们的工资稍微涨了一点,于是我和丈夫开始更加省吃俭用,为儿子攒钱买房。

我们终于凑够了儿子在省城买房的首付款。他很懂事地对我们说:“妈妈,你们付出太多了,我会自己负责还房贷的!”听了儿子的话,我们心里稍感欣慰。很多父母都为子女的房贷操心,有时甚至需要父母帮忙还款,这种压力何时才能解脱呢?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我们决定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这一生我们都不容易,虽然我们是双职工,别人可能认为我们应该过得很好,但实际上我们一直都很拮据。买房、赡养父母、供孩子读大学,然后还得为他们买房,这是多么大的负担啊!

终于,我们可以放松下来了。我们开始舍得买新衣服穿了,餐桌上也有了鸡鸭鱼肉。

那年冬天,我们计划去海南过冬,既能省下家里的取暖费,又听说在那里租房不贵。我们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儿子已经帮我们买好了去海南的机票,我们准备好行李,提前约好了出租车,准备去机场。

早晨我准备好了早饭,但是老伴还没有醒来。我们即将去海南旅行,我心里纳闷老伴怎么还不起床呢?

我走过去推了他几下,可他没有反应。我感到恐慌,才发现老伴双眼紧闭,已经停止呼吸。

我急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赶来后遗憾地宣布没有抢救的必要。

我顿时心如死灰,老伴啊,你怎么就离开了呢?我们这些年过得如此辛苦,你连享受生活的日子都没来得及。

我整日茫然失措,无法面对现实。即便老友邀我出门,我也无心应约,只沉浸在悲伤之中。

儿子和儿媳妇担心我独自在家,每天都视频电话关心我,嘱咐我照顾好自己,但我无法下口吃饭。渐渐消瘦,一个月内瘦了十几斤。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儿子曾提议我搬去他家,但我不愿意,知道婆媳关系难处理,而且听说有些人在子女家付出劳动金钱也不得人心。

我继续孤独地生活,直到儿媳生了孩子。虽然她是本地人,但也忙着帮忙照顾孙子。

只好去帮忙坐月子,照顾孩子。

在准备去省城之前,老朋友们告诉我:“去了儿子家,千万别心软,要保护好你的积蓄,不要轻易出手。儿媳妇和儿子不一定都会知恩图报,如果他们不孝顺,你可就麻烦了。”

她们的提醒让我深思,确实,我听说过一些婆婆在子女家当保姆还得倒贴钱的故事,但最后却是一场伤心事。

我在儿子家帮忙坐月子时,一分钱都没花。有些婆婆都会给儿媳交月嫂的钱,但我没有。

儿子雇了个月嫂,我帮忙做些小事,给孙子洗洗衣服,打打扫地,不觉得辛苦。

我来的时候就和儿子儿媳说:“我虽有退休金,但也要攒钱养老。我帮你们买菜,你们把钱放在抽屉里,我需要时从那里取。”

儿媳有些愣了,她可能以为我来帮忙会出钱。

儿子拿出了3000块钱,但因为儿媳妇需要吃有营养的东西,月嫂每天给我一个食谱,让我去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牛肉羊肉,3000块很快就花光了。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当我要求儿子再放钱时,他却说:“妈妈,这个月我们除了支付月嫂费用,还有房贷要还,你先帮我们解决生活费吧。”

我答应了:“好的,但下个月你发工资时记得还我。”

儿子开玩笑说:“妈妈,我们之间何必这么计较呢?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我说:“家庭财务还是要分得清楚,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在孙子满月时,要办满月酒,亲家虽是企业退休,退休金不高,她给了2000的红包。我想了想,也给了2000,不能比亲家多,也不能比她少。

我听到亲家和儿媳妇在卧室里低声说:“你看,婆婆退休金那么高,居然只给了2000块红包,太小气了吧?”

儿媳妇说:“妈,别说了,别让婆婆听到。她在我们家做饭买菜都不出一分钱,还是少说多给红包。”

亲家评价我:“这个婆婆真会做人呀。真是难得一见!”

我对此并不在意,我在这里帮忙已经够了,还要我出钱吗?

儿子过生日时,儿媳妇买了蛋糕和一大束鲜花。我做了几个菜,儿子说:“妈妈,我生日你不给我发个红包吗?”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我当时就反驳他:“孩子的生日,母亲的辛劳日。应该是你给我发红包,我为什么要给你发?这样岂不是倒过来了?”

儿子赶紧给了我一个200块的红包,感谢我的养育之恩。

但他还是抱怨道:“妈妈,想花你的钱真难。我同事生日时,父母都给了他几千块的红包,你就给我发个100的也行啊!”

我并不受他软磨硬泡的影响,我就是不出钱,他还能怎么样呢?

随着孙子开始学走路,学说话,我的心情确实好了很多。在儿子家带孙子,我感到很愉快。再说,儿子和儿媳妇也算孝顺,很少让我生气,从未让我不高兴过。

每逢我在楼下与邻居们聊天时,常常听到一些大妈们抱怨,说他们每月给儿子花费数千元的生活费,但儿子和儿媳妇却对他们不闻不问,只觉得婆婆应该出钱出力。

我则感到庆幸,多亏了我精打细算,不仅把钱赚得紧紧的,还常常敲打儿子和儿媳妇:“我帮你们带孩子,省去了保姆费,别再指望我给钱了。”

带着孙子出门时,周围的人总是热心帮忙,有求必应。无论孙子要什么,大家都会买给他。

有一天,我和儿媳妇带着孙子去超市逛,孙子拉着我去玩具区,抱起一个玩具就要走。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售玩具的售货员对我说:“阿姨,给孙子买一个吧,只要70块钱,不贵。”我断然拒绝了,买玩具浪费钱干嘛?我儿子小时候我也没给他买过,他不也考上了大学吗?我拽着孙子往外走,他却哭了起来。

儿媳妇看不下去了,对我说:“妈,虽然乱花钱是不对的,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孩子哭,我们也挺尴尬的啊!”

儿媳妇这么说,我就不再计较了,你爱给买就买吧。儿媳妇给孙子买了个玩具小汽车,孙子当场笑逐颜开。

听见售货员对儿媳妇小声说:“你婆婆看上去挺体面的,不像是没钱的样子,给孩子买玩具还得这么折腾。”

儿媳妇说:“她在我们家从来不花钱,几乎一分都不花,当然不会给孩子买玩具了,我们也没指望花她的钱。”

售货员感叹:“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婆婆。她以后不指望你们养老吗?老了之后,有再多的钱也不如有儿女照顾啊,即使去养老院,如果儿女经常去探望,护工对老人的态度也会好一些!”

儿媳妇说:“我婆婆把钱看得这么重,应该攒了不少钱了,等她老了让她指望钱,不用指望我们。”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听到儿媳妇和售货员的对话后,我有些目瞪口呆。

售货员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却说了实话,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老年即将来临,我手里攒下了几十万块钱。

将来若生活不能自理,虽然有钱应对,但却需要有人照顾,一旦躺在床上,自己雇保姆也无法解决。

虽然儿子孝顺,但若儿媳妇不支持他照顾我,他心里也不好受。

那段时间,我心里乱糟糟的,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退休的我到底是否应该资助儿女家?

由于我一直血糖高,血压也高,日子过得头晕眼花,甚至有一天还呕吐了,医生建议我住院治疗。

很快,我就完成了住院手续,但还没来得及开始输液,我的血糖又飙升了,陷入了昏迷状态。医生及时抢救,多亏在医院里才避免了意外发生。

当我睁开眼睛时,看到儿子和儿媳妇亲切地围在我的病床前询问我的感受,情况如何。

那一刻,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心中涌起一股柔软之感。此刻,儿子和儿媳妇仿佛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我只想牢牢地抓住他们。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这时我才意识到,以前的做法并不合适。我一直想着紧紧抓住手里的钱财,但躺在病床上时,才明白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何用呢?还不是要依靠儿子和儿媳妇去照顾我,为我奔波劳碌。

幸好儿子和儿媳妇都孝顺,他们并没有因为我平时不出钱而嫌弃我。

在医院住院期间,亲家帮我照顾着孙子,而儿子和儿媳妇则在医院里照料我,操心我的一切。

某天,姐姐带着小孙子来看望我,他知道我想念孩子,于是孙子便在我的病床前与我聊天,让我感到一片温馨。

血脉关系确实是神奇的,小孙子和我如此亲近。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一丝愧疚,小孙子已经这么大了,我几乎没给他买过任何东西。

亲家看我有些疲惫,便让儿媳妇带着孙子离开,让我闭上眼休息一会儿,我陷入了半睡半醒之中。

这时,我听见亲家轻声对儿媳妇说:“你婆婆现在应该明白了吧?人到老年,光有钱是不够的,更需要依靠儿女,依靠亲情。”

亲家的话让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得太直接了,但她说的却正是我此刻所思所想的。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刚开始住院的几天,我对食物没有胃口,但几天后身体稍感好转,食欲也渐渐恢复了。

那时我非常想吃车厘子,因为我四处寻找,却没有找到其他什么我想吃的东西,口中一片苦涩,没有一丝滋味。

我拿起手机,给儿媳妇发了一笔666元的转账红包。我还有点担心她不好意思收,但没想到她秒速收下了!

她有点尴尬地对我说:“妈,看到红包就兴奋,别笑话我啊!”

我笑着对她说:“去给我买些车厘子,再买些你们喜欢吃的东西吧。你们一直在这里照顾我,也不容易,应该吃点好的,补充下体力。”

儿媳妇收下了红包,出去给我买了车厘子,还买了山竹等一些我喜欢的水果。

她还给儿子买了他喜欢吃的烤鸭。看着他们在病房里吃着烤鸭,我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家人啊,不是说给钱就好,他们对我也很好。我给他们一点钱,他们也高兴,因为那代表着我的心意。

从儿媳妇秒收红包开始,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把钱看得那么重了。

在住院期间,我为了感谢儿子和儿媳妇的照顾,每隔几天就发个红包。他们俩争着来照顾我,我心里也很欣慰。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同病房的老太太女儿在外地工作,她只得请护工,每天花费420元。她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护工有时候对她也不太上心。

相比之下,我只是偶尔给儿子和儿媳妇发个红包,他们却尽心尽力地照顾我。我花这点钱真算不了什么。

出院后,我会隔三差五地给小孙子买点东西。我会带儿媳妇去买件衣服,或者我出去逛街的时候给她带些水果回来。

我发觉我的儿媳对我越来越好,每次都喊我“妈”,还帮我洗衣服。

有一天,她给我办了一张美容卡,说:“妈,你还年轻,要爱护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心情也会更好。”

最近,儿子和儿媳要去给亲家过生日,我决定跟着一起去。在路上,我买了一条丝巾和一些保健品作为礼物。

到了亲家家里,他们都非常高兴。我明白,他们开心并不只是因为我带着礼物来,而是因为我心意到位,这让他们感动。

有一天,儿子问我:“妈,你怎么突然开始豁达了?愿意花钱了呀?”

我告诉他:“儿子啊,以前不是我不舍得花钱,而是觉得留着钱可以让我感到安全,保障老年生活。但自从我生病后,我意识到再多的钱也比不上你们的关心和照顾,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亲情的缺失。”

人到老年,不要把老本攥太紧,我每月给儿子2千6,有吃有喝享福

儿子点点头:“妈,其实我们并不把钱看得太重要。但有时候,花钱并不是数额的问题,而是表达一种心意的方式。比如你给孙子买小礼物,他会更亲近你,感受到你对他的疼爱。”

我赞同儿子的看法,很有道理。

尽管我会为儿子一家花钱,但我也有自己的度。

我的退休金每月7600元,我会留出最多2600元给儿子一家,剩下的5000元我会定期存入银行,为将来的养老做准备。

每月我只给儿子一家2600元,但这却让我获得了更多的亲情,让儿子和儿媳更加孝顺,孙子也更亲近了我,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我不再过分紧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花点钱也是应该的。

老年人保留老本是必要的,过度花费给儿女可能会导致养老时的困境。

但我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为子女花费,表达一下心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会让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六旬阿姨痛诉经历:帮儿子带娃8年,生病了,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
...容儿子离开。而儿子果然不负所望,不到半年便成功娶得儿媳妇。这本应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以为不久之后,我们将会拥有更多的身份。然而,儿子的成家却成了我们半条老命的负担。儿媳妇
2024-02-03 19:02:00
儿子买房给20万,儿媳带咱旅游,听儿媳亲家母通话,我将计就计
...伴。于是,我们承诺儿子换大房时,再拿20万资助他们。儿媳妇乐得笑开花,当即表示要带我们老两口出去旅游,散散心,犒劳下这些年的辛苦付出。虽然马上要大出血了,但想着能和儿子一家三
2024-05-28 11:14:00
儿媳接来她父母,婆婆旅游,儿媳改孙姓:钱花光,只给我儿留个姓
...,年老了也尽心尽责帮衬儿子带孩子料理家务。却不料,儿媳妇却抢先把她的父母接来养老,还直言儿媳妇没有义务养婆婆。对于儿媳妇的叫嚣,李阿姨没有声张,也没有替自己委屈和辩解。毕竟,
2024-06-02 11:00:00
阿姨:人到晚年不把钱看得太紧,学会适当松松手,儿女更孝顺
...的陪伴,突然只见一个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儿子和儿媳妇见到我这种状态非常的担心,便提出让我去他们家生活,还说我这样一个人他们也不放心。 可想到常常看到的那些婆媳矛盾,也担
2024-05-20 17:01:00
孙子周岁生日,我们没有参加,儿媳三年没回家,说我们不配当爷奶
...路上奔波着跑了,我那天要是有时间就去了。话音刚落,儿媳妇的脸上看着有些不高兴:"你孙子可是一周岁了啊,你的意思是没时间就不来了?我忙解释说:家里你奶奶瘫痪在床,离不开人,你爸
2024-02-27 06:24:00
70岁张大爷的做法,又好用,又聪明
...,儿子理所应当得给我养老。可老伴走之前那4年和儿子儿媳妇共同生活的经历,让我觉得,靠儿子养老,怕是不靠谱。那时,儿媳妇怀了孙子,小两口要求我们去帮忙照看孩子。像大多数传统的父
2023-07-25 06:59:00
70岁阿姨哭诉:我没有守住老本和老窝,晚年苦不堪言,后悔莫及
...嫁出去了,成了婆家的人。我刚来儿子家里的时候,儿子儿媳妇对我确实热情了几天。我也很自觉。每天我帮他们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他们下了班回来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可是不久,儿子和儿
2023-05-11 13:13:00
大妈去儿子家住一周,7天吃咸菜,孙子:等你离开了吃煎牛排
...是故意的。这些天,我在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每天都是儿媳妇做饭,简单到让人心疼,只有水煮面和咸菜,偶尔加点简单的青菜。虽然第一天还能忍受,但第二天、第三天,乃至接下来的几天,都
2024-03-15 08:35:00
68岁老人泣诉:儿子啃老,女儿不嫁,有退休金的晚年也不幸福
...味道还是不错的。由于他长相不差,在这里他找到了我的儿媳妇小珊,小珊人长得挺漂亮,性格也温柔,是酒店的服务员。两个人谈了一年就结婚了,婚后一年生下了我的大孙子。我以为儿子逐渐收
2023-10-10 09:5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细致服务筑防线,暖心守护客户“钱袋子”
东南网龙岩9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凡 黄国栋)近日,农业银行龙岩金融中心支行的柜台前,一场无声的“资金守护战”悄然展开
2025-09-19 12:27:00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