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无插管 恢复快
市第一医院率先施行新技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日,该院胸心外科许志扬团队联合麻醉科喻耀华主任团队,成功开展莆田市首例3D胸腔镜重症肌无力Tubeless(无插管)全胸腺扩大切除术。据了解,该技术目前在省内仅少数几家医院可以自主开展,标志着该胸心外科Tubeless手术进入成熟应用阶段。
这名女患者17岁,因“发现右眼睑下垂”到一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经口服药物治疗,患者肌无力症状有所缓解,但口服激素量大,一直无法顺利减量,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虚胖等症状。后来,患者及家属慕名找到了市第一医院许志扬团队。胸心外科副主任许建新主任医师接诊后,与麻醉科林良青副主任医师充分沟通,制定方案,决定为患者实施“3D胸腔镜重症肌无力Tubeless全胸腺扩大切除术”。
当日,手术顺利进行。术中采用喉罩全醉联合神经阻滞,完全摒弃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术后患者即刻苏醒,双侧眼睑对称。患者于术后2天出院,此后激素用量持续减量。
医生介绍,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导致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在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80%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生,10%至20%患者有胸腺瘤。胸腺切除后70%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或痊愈。
传统的胸腺切除术麻醉需要双腔气管插管,并应用大量的肌松药及镇痛、镇定药物,这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如同噩梦一般。资料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小剂量肌松药的气管插管全麻后,术后发生呼吸机麻痹、肌无力危象等概率可达10%至50%。病人在术后冒着可能需要长期呼吸机维持呼吸的风险。而Tubeless手术完全摒弃气管插管,并且不使用肌松药,术后恢复快,不用担心术后因肌无力而导致呼吸肌麻痹。
目前,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能成熟开展覆盖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Tubeless保留自主呼吸技术,包括Tubeless技术下的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手汗症、纵膈肿瘤、重症肌无力、肺大疱等。
赖越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